Workflow
OpenManus
icon
Search documents
给你一群顶尖AI,如何组队才能发挥最大战力?UIUC用一个新的多智能体协作基准寻找答案
机器之心· 2025-07-09 04:23
朱昆仑是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计算机科学系的研究生,现隶属于Ulab与Blender Lab,曾在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CMU)与蒙特利尔学习算 法研究所(Mila)进行学术访问。他的研究方向包括大语言模型(LLM)智能体、多智能体系统、AI科学家与工具学习等,在ICML、ICLR、ACL、TMLR等顶 级会议与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总引用超过1500次。 他积极参与多个广泛影响的开源项目,包括 OpenManus(RL)、ChatDev(MACNET)、ToolBench 等,累计 在 GitHub 上获得超过 5万+ stars。此外,他曾受邀在 AMD 开发者大会、阿里巴巴云栖大会等重要学术与工业会议中作报告,分享其在AI智能体方面的开源成 果。 这不仅是一个评测集,更是首个能够全面、系统化地评估 LLM 多智能体系统协作与竞争能力的综合性基准。它不仅仅是一套「考题」,而更像一个「模拟 真实社会动态的实验室」,旨在揭示多智能体协作的奥秘,并回答一系列关键问题: …… 论文标题: MultiAgentBench:Evaluating the Collaboration and Compet ...
OpenManus 00后主创现场演示,Agent开发的“快”与“痛” | 万有引力
AI科技大本营· 2025-04-11 09:49
以下文章来源于CSDN ,作者万有引力 CSDN . 成就一亿技术人 作者 | 万有引力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当 Manus 以其惊艳的自主任务执行能力点燃 AI Agent 领域的热潮时,其"一码难求"的现 状也让众多开发者望而却步。几乎在同时,一个名为 OpenManus 的开源项目以"火箭 般"的速度问世,不仅成功复刻了核心功能,更以完全开放的姿态,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 间内于 GitHub 吸引了超过四万 Star 数的关注(截止本文发布,项目 Star 数已经达到 42.2k)。 OpenManus 项目 Star 数 这一现象背后,站着一群充满活力的 00 后程序员。他们利用下班后的短短三小时,凭借对 技术的热爱与开源精神,迅速将一个想法变成了现实。这种惊人的执行力与纯粹的"Just for Fun"动机,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这一代年轻开发者是如何学习、成长并拥抱前沿技 术的?他们与 AI 工具的深度协作达到了何种程度?支撑他们快速行动的技术积累和开源理 念又是什么?OpenManus 的诞生仅仅是复刻吗?其技术内核与未来方向又将如何演进? 梁新兵 : 向劲宇 : Op ...
开发 Agent 简单,让它好用难;如果大模型成为流量入口;英伟达的推理故事丨AI 月报
晚点LatePost· 2025-04-03 06:20
2025 年 3 月全球 AI 重要趋势。 文 丨 贺乾明 2025 年 3 月的 AI 月报,我们开始尝试一种新形式:和知乎一起举办 "AI 脑暴" 线下活动,围绕每月 一个热门 AI 主题,邀请相关学界研究者、业界从业者(研发或技术人员)、投资人等一起做闭门圆 桌讨论。 3 月 30 日,第一期 AI 脑暴举行,主题是 Agent,我们邀请 6 位嘉宾参加,他们来自高校、互联网公 司和非营利 AI 研究机构。本期月报中,我们摘录了部分 AI 脑暴中的讨论。 本期月报,你会看到: 为什么开发 Agent 简单,但做好很难 AI 脑暴活动中 "壳重要还是模型重要" 部分讨论要点 以下是我们第 5 期 AI 月报,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补充我们没有提到的重要趋势。 开发 Agent 简单,让它好用难 3 月初,通用 Agent 产品 Manus 上线第二天,就被复刻出两个开源版本——OpenManus、OWL。 OpenManus 甚至只用 4 个人,花 3 个小时。 这种 "速成" 似乎暗示:做 Agent 没那么难。但从实际体验和系统复杂度来看,让 Agent "真正好用" 仍存在挑战。 大模型公司 Anthro ...
00后程序员当道!下班3小时“爆肝” OpenManus背后的故事
AI科技大本营· 2025-04-02 08:11
更意想不到的是, 推动 OpenManus 诞生的核心开发者,竟是一群 00 后 ! 这些年轻的程序员 完全出于兴趣和热爱 ,利用自己的时间写代码,探索 AI 的更多可能,只为让智 能体工具触手可及。 没有 KPI,没有商业利益驱动, 只有纯粹的技术信仰——Just for Fun 。 本月初, Manus 横空出世,迅速爆火!它凭借云端自主执行、多智能体协同、持续学习与记忆等核 心能力,无需过多的人工干预,就能直接交付完整的成果,也可以灵活调用各类工具,不仅能 写代 码、查资料、智能浏览网页 ,还能 操作各类应用 ,俨然一位"全能选手"。 因此,Manus 被不少人称之为"全球首个通用 AI 智能体",瞬间点燃了 AI 圈众人的热情。无数开发 者看到 Manus 的惊艳 Demo 后迫不及待想要体验。然而, 邀请码成了最稀缺的"硬通货" ,一码难 求,让许多人望而兴叹。 也就在 此时,国 内专注于多智能体系统的技术公司 DeepWisdom 的 MetaGPT 团队迅速行动, 复 刻 Manus 并开源,推出了 OpenManus,直接把门槛打了下来—— 无需邀请码,所有人都能免费 用! 同时,从复刻到上线 ...
独家|专访吴承霖,PH周榜冠军Coding Agents完成亿元融资,零推广月收百万美金,开源OpenManus
Z Potentials· 2025-03-25 02:34
我们的目标是自然语言编程。 MGX 就是 MetaGPT X ,核心在于解决 MetaGPT 的产品化问题。 我们已推出的产品 MGX 目前 ARR 增长速度可能是中国历史最快的,没有花费任何宣传费用。 OpenManus 的核心开发者仅是 4 名本科毕业不到一年的年轻人在 3 小时打造的 ...... 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具备良好的学术循环。学术循环使得 组织内的每个人都能撬动更大的杠杆,创造卓越的成果。 人类究竟在做什么?我们做所有事情究竟有什么意义?我们都没有找到一个真正的解 —— 我们并不清楚数学和物理背后是什么 ...... 所以我想,做什么 能让我更接近世界背后的本质?答案或许是做出解决问题的机器。 我的体会是,有些结果听起来很难想象的事情其实可以实现,但必须知道精确的路径,以特定方式完成 ...... 开源是文明最大的杠杆,推动着技术进步与社会变革。开源本质上是对全人类的知识共享,推动文明的进步。 许多突破并非源自单一的重大创新,而是由持续的增量改进组成。无论是 OpenAI 、早期的字节跳动,还是 DeepSeek ,它们的成功都符合 " 学术循 环 " 的逻辑。 学术循环的逻辑核心在于 ...
3小时复刻传奇,OpenManus一作梁新兵:通用Agent的构建与赋能
AI科技大本营· 2025-03-20 09:07
4 月 18-19 日,由 CSDN&Boolan 联合举办的 2025 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ML-Summit 2025)将在上海虹桥西郊庄园丽笙大酒店隆重举行。大会 云集院士、顶尖学者、IEEE Fellow、一线科技企业技术实战专家组成的超 50 位重磅嘉宾。他们将以独特的视角,解读智能体、联邦学习、多模态大 模型、强化学习等覆盖 AI 当下热门的技术实践专题。 在大会首日下午的「AI 智能体」专题论坛上,来自 DeepWisdom 算法研究 员、OpenManus 项目一作,MetaGPT 开源核心贡献者梁新兵将带来 《通用 Agent 的构建与赋能:OpenManus 的实践与探索》分享。 梁新兵是 DeepWisdom 算法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硕士。他不仅是 OpenManus 项目一作,同时也是论文 Data Interpreter /Self-Supervised Prompt Optimization 作者之一。如今,他正以其在智能体领域的丰富经验和 对开源的满腔热情,不断探索通用 Agent 的构建与赋能。 3 小时复刻传奇:OpenManus 背后的极速行动 作为 MetaGPT 开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