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opec Corp.(600028)
Search documents
“绿色石油”时代:全国已规划800+氢氨醇项目,锚定900万吨绿氢产能
Zhong Guo Neng Yuan Wang· 2025-11-17 02:38
在氢氨醇一体化框架下,氢、醇、氨形成优势互补的"能源金三角",各自发挥独特作用,解决可再生能 源的"看天吃饭"问题,彻底改变传统化工生产对电网稳定性的依赖,实现从"电网随生产"到"生产随风 光"的颠覆性转变。 如今,随着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绿色氢氨醇产业凭借独特的技术优势和战略价值,正从概念走向实践, 成为连接绿电与终端应用的关键纽带。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近日公开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0月,我国累计规划氢氨醇一体 化项目超800个,合计规划绿氢产能近900万吨/年,已建成产能超20万吨/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近日在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拓展新能源非电利用途径"作为"十五 五"新能源高质量平稳发展的重点方向,将重点推动风光制氢氨醇、风光供热供暖等多元转化和就地利 用。加快建设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鼓励工业领域风光绿电替代化石能源供热供汽。 业内普遍认为,风光氢氨醇一体化模式不仅将绿电转化为"绿色石油",打通电力、化工、交通、农业等 多个领域的关键路径,更构建了一个跨行业、多能源协同的新型能源产业生态,将为解决可再生能源消 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高耗能产业深度脱碳 ...
供给过剩趋势下,国际油价走势纠结 | 投研报告
Zhong Guo Neng Yuan Wang· 2025-11-17 02:22
国信证券近日发布金属行业2026年投资策略:截至2025年11月14日当周,国际油价小幅 波动。本周,前半周,10月中国原油进口增长,美元汇率下跌,美国推进结束政府停摆的法 案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叠加此前美国对俄罗斯的最新制裁影响正在发酵,且乌克兰继续对俄 基础设施进行打击,利好支撑下,国际油价实现上涨。周后期,欧佩克月报预测调整为供应 过剩,释放看空市场信号,国际油价下挫。整体看,本周布伦特油价较上周末实现小幅上 涨,WTI则出现小幅下跌。截至本周五(11月14日),布伦特、WTI油价分别为64.39、 59.39美元/桶。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本期内容提要: 【油价回顾】截至2025年11月14日当周,国际油价小幅波动。本周,前半周,10月中国 原油进口增长,美元汇率下跌,美国推进结束政府停摆的法案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叠加此前 美国对俄罗斯的最新制裁影响正在发酵,且乌克兰继续对俄基础设施进行打击,利好支撑 下,国际油价实现上涨。周后期,欧佩克月报预测调整为供应过剩,释放看空市场信号,国 际油价下挫。整体看,本周布伦特油价较上周末实现小幅上涨,WTI则出现小幅下跌。截至 本周五(11月14日),布伦特、WTI ...
立“军令状”为诺 践绿色发展之责
Qi Lu Wan Bao· 2025-11-16 16:19
这份三十多页的白皮书,系统阐述了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十四五"以来绿色低碳实践、绿色低碳成效、绿 色低碳展望,也被业内视为油气工程领域首份由企业主导的绿色低碳"军令状"。 发布会上,石油工程公司领导张建阔、山东省生态环境厅领导伍其东、中国石化健康安全环保管理部领 导陈俊、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领导舒华文分别致辞。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领导葛磊宣读《绿色低碳发展白皮 书》,魏钦宣读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倡议书。 近年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改革发展全过程、各环节,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 融合发展,对内聚焦绿色高效用能,以建设绿色低碳示范队伍为切入点,攻关应用新能源技术,推动能 碳最优化;对外聚焦工程技术服务,发挥井筒技术优势,打造胜利工程新能源技术服务品牌,以"含绿 量"提升高质量发展"含金量",为石油工程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胜利示范。 白皮书显示,和"十四五"初相比,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机电动化率由40%提升至80%,网电装备配套率 达到100%,绿电使用占比达到25%,万元产值碳排放量下降42%,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48%,连续5 年被评为中国石化绿色企业。 数据背后是"端牢能源饭碗"的主动选择,更是服务国家"双 ...
中石化石科院院长李明丰:废塑料热解油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DT新材料· 2025-11-16 15:32
中石化石科院 院长 李明丰 将出席 12月11-13日 于 宁波 召开的 2025(第三届)高分子循环 再利用大会 ,并在 现场分享 报告! 本文分享 中 石化石科院院长李明丰 对废塑料热解油深加工工艺发展方向解读 ( 全文较 中国石化作为国内能源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在废塑料资源化利用领域一直引领着国内行 业,通过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双轮驱动,构建了从化学回收到物理再生的全链条技术体系。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简称"中石化石科院")开发的废塑料连续热解(RPCC)技术代表 了当前国内废塑料化学回收领域的前沿水平。 这项技术针对以 聚乙烯(PE)、聚丙烯(PP) 为主的聚烯烃树脂回收难题,通过 梯级减容高效 液化脱氯(RDC) 和 连续热解(RPCC) 两大核心单元,实现了废塑料到基础化工原料的高效转 化。 中石化石科院废塑料连续热解(RPCC)技术路线图 RPCC技术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长,请下拉阅读 ) 。 1 前言 2024年,RPCC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应用的关键一年。作为技术落地的核心设备,RDC成套设 备经历了严谨的研发制造流程:5月完成反应器设计,6月确定制造方案,8月完成 ...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全球石油库存将持续增长至2026年,EIA预计今年全球原油将有184万桶、天的供应过剩-20251116
Shenwan Hongyuan Securities· 2025-11-16 12:15
2025 年 11 月 16 日 全球石油库存将持续增长至 2026 年,EIA 预计今年全球原油将有 184 万桶/天的供应过剩 看好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2025/11/10—2025/11/16) 证 券 研 究 uan 行 业 及 产 业 行 业 研 究 / 行 业 点 证券分析师 刘子栋 A0230523110002 liuzd@swsresearch.com 邵靖宇 A0230524080001 shaojy@swsresearch.com 宋涛 A0230516070001 songtao@swsresearch.com 研究支持 丁莹 A0230125070005 dingying@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丁莹 (8621)23297818× dingying@swsresearch.com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中庚基金 使用。1 本期投资提示: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评 报 告 石油石化 相关研究 - ⚫ 全球石油库存将持续增长至 2026 年,EIA 预计今年全球原油将有 184 万桶/天的供应过 剩。价格端来看,EIA 上调明年原油与天然气 ...
俄乌互相打击对方能源设施,俄油出口受阻支撑油价
Ping An Securities· 2025-11-16 09:00
石油石化 2025 年 11 月 16 日 石油石化周报 俄乌互相打击对方能源设施,俄油出口受阻支撑油价 强于大市(维持) 行情走势图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24-01 24-03 24-05 24-07 24-09 24-11 25-01 25-03 25-05 25-07 25-09 25-11 沪深300 石油石化 基础化工 证券分析师 核心观点: 行 业 报 告 行 业 报 告 行 业 深 度 报 行 业 深 度 报 行 业 周 报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告 石油石化·行业周报 投资建议: 本周,我们建议关注石油石化、氟化工、半导体材料板块。石油石化:俄乌互相打击对方能源设施,美委关系持续紧张,叠加美 国经济运行情况、未来降息政策尚存不确定性,短期内油价仍有一定支撑;但中长期油价仍将锚定基本面,随着 OPEC+增产的持 续推进,旺季之后基本面过剩预期或将逐步兑现,油价仍存在中枢进一步下移的担忧。面对国际油价剧烈震荡,国内油企通 过上 下游一体化布局和油气来源多元化降低了业绩对油价的敏感性,并加快在国内海上油气资源开放方面的投入,以降低能源对 外依 ...
全面开启冬供战寒潮,能源央企筑牢温暖屏障“底气”足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11-16 05:41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大风降温,寒潮预警。11月15日,我国北方地区集中供暖已正式开启,能源保供也步入迎峰度冬关键 期。记者获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已全面开启冬供模式,全力筑牢冬季温暖屏障。 中国石油 长庆油田储气库协同发力,提升天然气管网储气调峰和应急保障能力。图为长庆油田榆37储气库。企业 供图 作为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生产供应企业,中国石油全力以赴完成天然气冬季保供任务。数据显示,11月以 来,中国石油日均向国内供应天然气近7亿立方米,同比增幅8.5%,最高日供气量7.35亿立方米;安排7 座储气库采气,日采气量近2000万立方米。 今年,中 中国石油 长庆油田员工坚守天然气生产一线,全力做好冬季保供。企业供图 据悉,作为冬季天然气保供的"压舱石",长庆油田每年贡献着全国20%以上的天然气产量,已连续三年 实现500亿立方米以上稳定增长。 严寒是大考,保供是担当。不仅仅在长庆油田,在资源供给方面,中国石油各大油气田也在加快增储上 产步伐:西南油气田安岳气田、川南页岩气田等主力区块持续稳产上产,能源"粮仓"愈加丰盈,以日产 气1.48亿立方米的充足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用气高峰;大庆、吉林、冀东、华北等油气田, ...
能源类央企加速集聚雄安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11-16 04:33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位于雄安 新区启动区的中国华能、中国中化总部大楼。王伟倩 摄 近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成功竞得雄安新区启动区总 部区88.16亩宗地,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即将开工建设。 今年以来,雄安新区以优质服务助力疏解跑出"加速度",能源类央企加快向雄安新区集聚。 入驻一个月引进新一批配套企业 走进雄安新区启动区,上个月正式迁驻并投用的中国华能总部大楼和中国中化总部大楼毗邻而居,相得 益彰。 两家能源类央企投运仅一个月,就快速开启了业务布局,吸引了昆仑数智、中石化节能等新一批能源领 域市场化疏解企业接踵而至。 在雄安新区这片热土上,中国大唐、中国华电总部大楼项目加快建设;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电 网、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中煤、中广核等十余家能源类央企的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 纷纷入驻……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集聚能源类央企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超100家(个)。初步形成了"央企 总部+研发基地+配套企业"的协同发展格局。 促进能源类企业重构和升级 此外,雄安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还创新构建"落地—发展—协同"全周期服务体系,集成政策工具,提 供 ...
上市公司全年纳税近4万亿元,前10名是这几家→
第一财经· 2025-11-15 12:46
2025.11. 15 本文字数:1808,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 经 陈益刊 《报告》数据显示,2024 年,上市公司实际纳税额的平均值为 7.8亿元,中位数为 0.53 亿元。 中国5000余家上市公司纳税"图谱"揭晓。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发布《2025中国上市公司纳税报告》(下称《报告》),对2024 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纳税费等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分析,揭示了上市公司最新纳税缴费情况。 《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5091家上市公司实际纳税额(已扣除税费返还)合计约39727亿元,与 2023年基本持平。这一实际纳税额占2024年全国税收收入比重约22.7%。 《报告》主编、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李建军教授告诉第一财经,受多重因素影响,尽管去 年上市公司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但受企业结构变化及盈利能力下降,造成纳税总额没有显著增加,反 而略微减少。 这与去年全国税收收入下滑势头相符。财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3.4%,其中 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均出现下滑。而这跟价格低迷拉低税收增长,部 分企业经营困难盈利下滑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税收贡献下 ...
上市公司贡献全国两成多税收,采矿、金融、制造行业贡献最大
Sou Hu Cai Jing· 2025-11-15 11:22
Core Insights - The report from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reveals the tax contribution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for 2024, indicating a total actual tax payment of approximately 39,727 billion yuan, which remains stable compared to 2023 [1] Group 1: Tax Contributions - A total of 5,091 listed companies contributed an actual tax amount of about 39,727 billion yuan in 2024, accounting for approximately 22.7% of the national tax revenue [1] - The top 100 listed companies contributed around 73% of the total actual tax payments made by all listed companies [1] Group 2: Industry Contributions - The industries with the highest tax contributions are concentrated in mining, finance, and manufacturing [1] -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and Sinopec ranked first and second in actual tax payments, contributing 3,961 billion yuan and 3,313 billion yuan, respectively [1] - Major banks such a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and Bank of China each contributed over 1,000 billion yuan, ranking third to seventh [1] - Kweichow Moutai,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China Mobile each contributed over 500 billion yuan, ranking eighth to tenth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