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ocat(688737)
Search documents
中自科技(688737) - 总经理工作细则(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9 11:40
第三条 公司设总经理一名,由董事长提名,董事会聘任或解聘;设财务 总监一名,副总经理及总经理助理若干名,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聘任或解聘; 设董事会秘书一名,由董事长提名,董事会选举产生。 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为公司高级管 理人员。 第四条 《公司法》第 一百七十八条规定的情形以及被中国证监会确定为市 场禁入者,并且禁入尚未解除的人员,不得担任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总经理及管理层的工作,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章 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对公司全体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有约束力。 第二章 任职条件及聘任程序 第五条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后连聘可以连任。 第六条 公司应与高级管理人员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第三章 职责与分工 第七条 总经理负责主持公司日常工作,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协助总经理工 作,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第八条 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 (一) 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并向董事会报告工作; (五)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 (二)组织实施董 ...
中自科技(688737) - 对外担保管理制度(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9 11:40
第一条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司的对外担保行为,有效防范公 司对外担保风险,确保公司资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 "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担保"是指公司为他人提供的担保,包括公司为控股子 公司提供的担保。 本制度所称"对外担保总额",是指包括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担保在内的公司对外担 保总额与公司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之和。 第三条 公司对外担保实行统一管理,公司对外担保必须经董事会或股东会审 议,未经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批准,任何人无权以公司名义签署对外担保的合同、协议 或其他类似的法律文件。 第四条 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审慎对待和严格控制担保产生的债务风险, 并对违规或失当的对外担保产生的损失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条 公司对外担保应当遵循合法、审慎、互利、安全的原则,严格控制担 保风险。 (一)因公司业务需要的互保单位; (二)与公司具有重要业务关系的单位; 第六条 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应 ...
中自科技(688737) - 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9 11:40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规范运作,充 分发挥董事会秘书的作用,加强对董事会秘书工作的管理与监督,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 称"《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交所 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 运作(2025 年 5 月修订)》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中自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章 董事会秘书的地位、主要职责及任职资格 第二条 董事会秘书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 并对董事会负责,承担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所要求的义 务,享有相应的工作职权,并获取相应报酬。 第三条 董事会秘书的主要职责: (二)办理信息披露事务,包括负责公司信息对外发布、未公开重大信息的 保密工作以及内幕信息知情人报送事宜,制定并完善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 (三)督促公司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遵守信息披露相关 ...
中自科技(688737) - 募集资金管理制度(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9 11:40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募集资金管理制度 第三条 公司应当建立并完善募集资金存放、管理、使用、改变用途、监 督和责任追究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募集资金使用的分级审批权限、决策程序、 风险控制措施及信息披露要求,规范使用募集资金。 公司董事会应当持续关注募集资金存放、管理和使用情况,有效防范投资风 险,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条 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应及时办理验资手续。募集的货币资金须 经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实物资产须经相关资 产评估机构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且该资产所有权已转移至公司。 第六条 募投项目通过公司的子公司或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实施的,公司 应当确保该子公司或者控制的其他企业遵守本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法 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募集资金的管理和运用,维护股东的合法利益,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以下简称"《证券法》")、《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以下简称"《监 管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颁布的《上海证券交易 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 ...
中自科技(688737) - 信息披露管理制度(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9 11:40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披露 工作的管理,保护公司、股东、债权人及其它利益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公 司的信息披露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和《中自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披露所有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交 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或者对投资决策有较大影响的事项(以下简称重大信息或者 重大事项)。 信息披露义务人是指公司及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股 东或存托凭证持有人、实际控制人、收购人,重大资产重组、再融资、重大交易 有关各方等自然人、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破产管理人及其成员,以及法律、行政 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承担信息披露义务的主体。 第三条 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收购 人、资产交易对方、破产重整投资人等相关方作出公开承诺的, ...
中自科技(688737) - 对外融资管理制度(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9 11:4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保证公司科学、安全与高效地做出决策,明确公司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等 组织机构在公司融资决策方面的职责,控制财务和经营风险,依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一切融资行为。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外融资管理制度 第二章 融资的决策权限 第五条 公司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由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计划财务部、 证券事务部共同组织拟定具体实施方案,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报股东会批 准。 第六条 公司债务性融资决策的审批权限: (一)新增融资金额使公司资产负债率(以合并报表为计算依据)达到 50%以上的融资事项,由董事会审议批准; (二)新增融资金额使公司资产负债率(以合并报表为计算依据)达到 60%以上的融资事项,除公司董事会审议外,应当提交股东会审议批准; (三)未达到本条(一)款标准的融资事项,由总经理办公会批准。 第七条 公司融资方案涉及以资产对外提供抵押、担保的,需同时按《公司 章程》及相关规定履行相应的程序。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融资是 ...
中自科技(688737) - 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9 11:40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幕信息管理, 做好内幕信息保密工作,维护信息披露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保护广大 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 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5 号——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以 下简称"《监管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 票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 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下属各部门、分支机构、控股子公司及公司能够 对其实施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 第三条 公司董事会是内幕信息的管理机构,应当保证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 真实、准确和完整,公司董事长为主要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负责办理公司内幕信 息知情人的登记入档和报送事宜。 第四条 公司在报送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时应当出具书面承诺(见附件四), 保证所填报内幕信息知情人信息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董事长与董事会 ...
中自科技(688737) -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9 11:40
第一条 为了提高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规范运作水平, 增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建立并规范对公司年报信息披露 责任人的问责机制,提高年报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规则》")以及《中自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 定本制度。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年报信息披露相关人员的职责 第六条 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人员负责 组织有关部门人员编制年度报告草案,提请董事会审议;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子 公司负责人有义务将年度报告需披露的信息及时向上述人员报告。 第七条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保证披露信息的 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 第三章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责任追究 第八条 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的,公司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年报 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 ...
中自科技(688737) - 自愿信息披露管理制度(2025年8月修订)
2025-08-29 11:40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愿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的自愿信息披露行为, 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与标准统一,切实保护公司、股东及投资者的 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 《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海证券交易 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称《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 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自愿信息披露》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中自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称《公司章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自愿信息披露是指虽然所披露的信息未达到《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 披露管理办法》《上市规则》等规定的披露标准,但基于维护投资者利益而由公司自 愿进行的信息披露。公司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公司章程》以及本 制度的规定,及时、公平地披露与投资者做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有关的信息(以下 简称"相关信息"),并应保证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第二章 自愿信息披露的基本准则 第三条 除依法需要 ...
中自科技(68873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9 11:15
Financial Performance - The company's total revenue for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was approximately ¥780.39 million,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5.65% compared to ¥738.68 million in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22]. - The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for the reporting period was approximately -¥11.92 million, a decrease of 313.86% from ¥5.57 million in the previous year[22]. - Basic earnings per share for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were -¥0.10, down 266.67% from ¥0.06 in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20]. - The company's total revenue for the reporting period reached ¥780,386,808.82, an increase of 5.65% year-on-year[32]. - The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the parent company was -¥11,919,741.79[32]. - The company repor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ales expenses, which rose to CNY 27,120,556.00 from CNY 11,810,614.72, an increase of 129.5%[141]. - The company reported a comprehensive loss of -11,919,741.79 RMB for the period, compared to a gain of 1,207,809.47 RMB previously[155].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The company's R&D expenditure accounted for 7.86% of operating revenue, an increase from 6.46% in the previous year, reflecting a focus on developing new growth areas[20]. - The company is actively expanding into energy storage and high-performance composite materials, increasing R&D and marketing efforts in these areas[21]. - The company has developed a collaborative R&D model, integrating independent research with partnerships, and has established a complete R&D process covering key stages such as project planning and validation[28]. - R&D investment totaled ¥61,352,800,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28.50%[33]. - The company achieved a total R&D expenditure of ¥61,352,802.42, representing a 28.50% increase compared to ¥47,745,708.19 in the previous year[50]. - The company has added 9 new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during the reporting period, including 5 invention patents[33]. - The company is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in environmental catalysts, hydrogen fuel cells,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s[62]. Financial Position - Total assets increased by 13.77% to approximately ¥3.27 billion from ¥2.88 billion at the end of the previous year[22]. - The company's total equity decreased to CNY 1,834,644,473.31 from CNY 1,845,229,350.58, a decline of about 0.64%[133]. - The company's inventory at the end of the reporting period was valued at approximately 349.65 million RMB, accounting for 19.66% of current assets, with a provision for inventory impairment of 15.58 million RMB[65]. - The company's total assets at the end of the reporting period are CNY 1,834,644,473.31, reflecting its growth and market position[161]. - The total owner's equity at the end of the reporting period is CNY 1,890,315,260.63, indicating a healthy financial position[161]. Risks and Challenges -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risks that materially affect the company's operations during the reporting period[4]. - The company has detailed potential risks in the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section of the report[4]. - The company faces risks related to the rapid upgrade of emission standards, which may increase the demand for more cost-effective catalysts[61]. - The company is exposed to risks from high prices and volatility of precious metals, which constitute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its production costs[63]. - The company has paused the certification process for its energy storage products due to high costs and unclear market demand[58]. - The company is facing competitive risks from foreign catalyst giants due to their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market share in the environmental catalyst sector[64]. Governance and Compliance -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management have confirmed the authenticity,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financial report[5]. - The company has a commitment to maintaining transparency and has outlined its governance structure[6]. - There are no violations of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s regarding external guarantees[7]. - The company has not engaged in non-operating fund occupation by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or related parties[7]. - The company has not experienced any major violations or penalties during the reporting period[98]. - The company plans to strictly adhere to legal regulations regarding share reduction after the lock-up period[96]. Shareholder Information - The company's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Chen Qizhang, committed not to transfer or entrust the management of shares held before the IPO for 36 months from the IPO date[88]. -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Chen Qizhang, holds 39,008,704 shares, representing 32.63% of the total shares[120]. - The company has no shareholders with special voting rights or preferred shareholders as of the end of the reporting period[118]. - The company has a total of 11 subsidiaries, with varying levels of profitability and asset values, indicating a diverse operational portfolio[79]. Cash Flow and Financing - The net cash flow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decreased by 469.16% to approximately -¥308.54 million, compared to ¥83.58 million in the previous year[22]. - Cash flow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5 was a net outflow of ¥308.54 million, compared to a net inflow of ¥83.58 million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4[148]. - The company raised 333,000,000.00 RMB through borrowings, a substantial increase from 80,000,000.00 RMB in the previous period, indicating a reliance on debt financing[152]. - The company has a total financing limit of 200 million RMB for fixed asset loans, of which 88.90 million RMB has been utilized[76]. Market and Industry Trends -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xhaust purification catalyst industry is in a mature stage, driven by the upgrade of emission regulations,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VI b standard and the upcoming National VII standard expected to expand market capacity significantly[28]. - The hydrogen fuel cell electrocatalyst industry i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commercialization, with domestic market share still dominated by foreign giants, but the domestic production process is accelerating due to supportive policies[29]. - The global energy storage market is projected to reach 200 GW by 2025, with a year-on-year growth of 35%, driven by policies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