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中亚精神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东西问|拉希德·阿利莫夫:上合组织魅力在于“共创氛围”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12 12:21
近日,阿利莫夫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表示,上合组织魅力的秘诀,在于其营造了一种"共创氛围",每个伙伴的声音都能被倾听和重视。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题:上合组织魅力在于"共创氛围" ——专访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 中新社记者 王肃宁 日前,72岁的拉希德·阿利莫夫专程到北京,出席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并获颁第二届兰花奖杰出成就奖。 2025年7月10日,阿利莫夫(左二)获兰花奖杰出成就奖。中国外文局兰花奖秘书处供图 2005年至2018年,阿利莫夫相继出任塔吉克斯坦驻华大使和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13年间,他南来北往,穿行东西,直接参与和推动塔吉克斯坦"2030年前 国家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推动上合组织首次扩员。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在华工作期间正是中国高速发展的阶段。您怎么看这些年中国的发展变化? 阿利莫夫:我非常荣幸有机会见证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大转变。中国在经济、减贫、基建、科研、航天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 的减贫成就,8亿人因此摆脱了贫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减贫案例。 在中国生活和工作期间,我有幸走遍了几乎所有省份:从 ...
深刻理解把握“中国—中亚精神”的宏阔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Ren Min Ri Bao· 2025-06-29 22:01
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主席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同中亚五国元首举行 会晤。在本届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弘扬"中国—中亚精神" 推动地区合作高质量发展》的主 旨发言,首次系统阐述了"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 神"。"中国—中亚精神"的提出,既是对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历史演进内在逻辑的理论升华,也为中国 同中亚国家关系未来发展确立了价值遵循与行动指南。"中国—中亚精神"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 时代价值,在中亚地区及国际社会引发广泛关注与积极反响,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注入强劲的精神凝聚力和理念向心力。 习近平主席指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唯有不移公平正义之心、不 坠互利共赢之志,才能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人类 面临诸多全球性挑战,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中国—中亚精神",从发展维度、安全维度等为 地区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其内含的维护公平正义、推动互利合作、倡导开放包容等核心价值,在当今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肆虐的背景下,更加凸显宝贵 ...
市政府召开第154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建设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开展全国第三轮地方志书编修试点、地质资料信息管理等工作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28 00:41
6月27日,市政府召开第154次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 批示精神,研究部署建设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开展全国第三轮地方志书编修试点、加强 地质资料信息管理、调整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等社会救助对象保障标准等工作。 会议要求,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做好调整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等社会 救助对象保障标准工作,精准识别和帮扶救助对象,完善社会救助资金监管和服务机制,确 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切实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发言精神, 自觉践行和弘扬"中国—中亚精神",充分发挥武汉开放枢纽优势,加强与中亚地区人文交流 与经贸合作,提升中欧班列华中区域集结中心能级,加快建设"五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实 施更多务实合作项目,更好服务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见习编辑:冯瀚莹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足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 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工作部署,以深化足球改革创新为牵引,全面推进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 市建设,聚焦聚力抓体制机制、抓基层基础、抓综合保障、抓环境营造,大力发展校园足 球、大众足球 ...
中国中亚合作“高光时刻”带给世人的五点启示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5 08:39
2025年6月17日,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圆满落幕。六国元首齐聚一 堂,"中国—中亚精神"、《阿斯塔纳宣言》、"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55份合作文件、31个合作倡 议,这一份份沉甸甸、实打实的成果,不仅为下阶段中国中亚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更为变乱交织的世界 提供弥足珍贵的启示。 ——"国家不分大小一视同仁"。当个别国家肆意打压欺凌弱小国家之际,中国中亚合作向世人证 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完全能够并肩开辟一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的道路。中国国土辽阔,经济体量位居世界第二,中亚五国面积、人口和经济体量各异,发展诉求不 一。中国始终恪守平等相待原则,认为无论国家大小强弱,都是真诚合作伙伴。正是在这一原则引领 下,中国中亚关系从建交初期的睦邻友好,到相继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再到锚定"命运共同体"这 一历史性目标,实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全覆盖、双边和区域命运共同 体全覆盖,呈现元首引领、政府推动、各界参与、多轨并行的立体多元合作格局,生动诠释了"大国尊 重小国,小国信任大国"的平等相处之道。 ——"有事大家商量着办"。当某些政客大搞 ...
弘扬“中国—中亚精神”:中乌学者在撒马尔罕开展文明对话
Xin Hua Wang· 2025-06-25 00:18
新华社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6月24日电(记者郭洪海 耿鹏宇)"红厅论坛:中国—中亚文明对话"24 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历史文化古城撒马尔罕举行。来自中乌学界、智库和媒体的20多位嘉宾围绕文明交流 互鉴进行了深入探讨。 撒马尔罕国立大学教授萨尔多·雅库博维奇·乌马罗夫说,各国文明具有多样性,文明对话对于加强人民 相互了解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乌中两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深 化交流合作,使古丝路重新焕发生机。不久前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再次印证了中国与中亚各国加强合 作的重要性。在"中国—中亚精神"指引下,未来各方将继续推动多领域合作,为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 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李颖说,当前,中国和中亚五国均处在发展振兴的关键时期,都 坚持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与中亚五国发展战略优势互补,共建"一带一路"倡 议同中亚五国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中国与中亚国家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路人,是命运与共的现代化伙 伴,深化合作符合六国和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乌兹别克斯坦"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负责人诺迪尔·胡什瓦克托夫说,中国与中亚国家商 贸 ...
环球圆桌对话:在制度化中推动中国中亚合作“提质升级”
Huan Qiu Wang· 2025-06-24 22:56
编者按: 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取得丰硕成果,其间提出的"中国—中亚精神"对于地区乃至 全球具有怎样的意义?制度化不断提升的中国中亚合作如何迈向更加广阔的前景?本期"环球圆桌对 话"邀请三位学者就此展开讨论。 韩璐 早在2022年1月,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提出中国同中亚五 国成功合作的四项原则,即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这四项原则既是中国—中亚合 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友好交往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在今年第二届中国—中亚峰 会上,习近平主席对中国—中亚合作进行了进一步的提炼升华,提出"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 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 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深化互信、同声相应,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守望相助、同舟 共济,"中国—中亚精神"为中国—中亚世代友好合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中国与中亚国家同属发展中国 家,一直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中国—中亚精神"凝结着中国同中亚国家对发展的普遍共识,明确 了中国同中亚合作的努力目标。可以说,"中国—中亚精神"植根于六国在长期合作中形成的共同理念和 价值, ...
专访|中国—中亚通讯社论坛是弘扬“中国—中亚精神”的生动实践——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邱小琪
Xin Hua Wang· 2025-06-23 01:02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邱小琪21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中亚通讯 社论坛等交流活动的举办是落实"中国—中亚"精神的切实举措,为弘扬"中国—中亚精神"注入动力,是 我国面对中亚地区公共外交的重要一环。 在邱小琪看来,类似交流活动还是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的"黏合剂"。他举例说,22日在阿斯塔纳举行的 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下设的"丝路融通"分论坛直面地区互联互通、 地缘政治、人工智能合作等议题,邀请各界嘉宾坦诚对话。"这种高质量的对话将有效增强互信,夯实 双方社会和民意基础。" 作为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之一,中国—中亚通讯社论坛22日在阿斯塔纳举行。中国—中亚通讯社 论坛由中国新华通讯社倡议并主办,新华社、哈萨克斯坦总统广播电视总局、吉尔吉斯斯坦卡巴尔国家 通讯社、塔吉克斯坦霍瓦尔国家通讯社、土库曼斯坦东方通讯社、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通讯社负责人出 席。 邱小琪说,民心是国家间关系发展的根基,"中国—中亚精神"作为中国与中亚各国领导层的战略共识, 需要转化为各国人民能够感知、认同和参与的生动实践。 新华社阿斯塔纳6月22日电 专访|中国—中亚通讯社论坛是弘扬" ...
述评丨弘扬“中国—中亚精神”开创更加美好未来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近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 平同中亚五国元首再度相聚,共叙传统友谊,共商合作大计,共绘发展蓝图,推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 更加紧密,合作更加深入,前景更加广阔。以本届峰会为契机,中国同中亚五国持续夯实互信基础,凝 聚合作共识,深化战略对接,推动各领域合作提质升级,达成百余项合作成果,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 —中亚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深化互信,开辟合作新空间 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多年来,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新路,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典范。近 年来,在元首外交掌舵领航下,中国—中亚机制升格至元首层级,中国同中亚五国政治互信不断深化。 本届峰会期间,六国元首共同签署《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阿斯塔纳宣言》,集中体现本届峰会达成的 重要政治共识。六国决心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并重申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 上互予理解、尊重和支持。塔吉克斯坦阿维斯塔通讯社副社长巴赫蒂亚尔·哈姆达莫夫认为,这份宣言 极为重要,体现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高度的政治互信,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深入发展开辟新空间。 在本届峰会主旨发言中,习 ...
凝众志者成其远
Ren Min Ri Bao· 2025-06-20 21:41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从一场对话,到一个机制,再到一种精神,中国中亚关系在短短 几年间大踏步前行,用这句古语探寻它的历程颇为贴切。 一场对话,举行于2022年1月,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在视频峰会上提到要办好 中国同中亚五国之间的一系列对话合作机制,新的探索掀开历史一页。 一个机制,建立于2023年5月的西安,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宣布,正式 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 一种精神,就诞生于当下,仲夏时节的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今年6月17日,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如 期举行。 "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纵览时代风云,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中 国—中亚精神",中亚五国元首一致表达支持。随后,蘸着万千期盼写就的《阿斯塔纳宣言》出炉,载 入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共识:"应大力弘扬这一精神,使之成为机制成员国发展友好关系、推进互利合作 的基础。" 以"精神"之名提炼相处之道,沉淀历史的荡涤、岁月的沧桑,昭示共同的理念、共同的梦想,是为在时 移世易中看清走过的路,是为走好脚下的路。 (一)中国"外交词典"的两个字 中亚为何重要? 铺开地图," ...
凝聚发展梦想 引领世代友好(和音)
Ren Min Ri Bao· 2025-06-20 21:41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 化"的"中国—中亚精神"。这一精神根植于六国在长期合作中形成的共同理念和价值,彰显了六国循睦 邻之愿、强信任之基、聚团结之力、行互助之举的坚定意志,为双方世代友好,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 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引领和遵循。 "中国—中亚精神"以双方长期的合作实践为基础,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中国—中亚精 神"诠释于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30余年来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发展道路问题上的坚定相互支持、相互 尊重,标注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双边和区域命运共同 体"三个全覆盖",也展现于当前六国在中国—中亚机制牵引下的全方位合作。以实践为基础,提炼"中 国—中亚精神",既是对双方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事业的经验总结和理念升华,更昭示着赓续合作、共 赴新程的坚定决心。 "中国—中亚精神"提炼了双方合作的成功密码,为双方世代友好、守望相助提供了重要指引。习近平主 席精辟概括了这一精神的核心要义,即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深化互信、同声相应;坚持互利 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守望相助、同舟共济。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