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器官

Search documents
百诚医药(301096) - 301096百诚医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03
2025-07-04 09:32
证券代码:301096 证券简称:百诚医药 杭州百诚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3 投资者关系 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反路演 其他(电话) 参与单位名 称 财通证券、青骊投资、国寿安保基金、招商基金、弘尚资产、光大保德信、 上海开思私募基金、中金公司、摩根基金、方正富邦基金、德邦基金、宝盈 基金、运舟资本、国联基金、惠通基金 时间 2025 年 6 月 30 日、2025 年 7 月 3 日 地点 线上会议 上市公司接 待 人员姓名 1、董事长兼总经理楼金芳 2、董事会秘书程丹丹 投资者关系 活动主要内 容介绍 1、公司的创新药研发情况如何? 传统仿制药 CRO 竞争加剧,公司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秉承创新药 和仿制药研发双线发展思路,布局自主立项的创新药物研发,目前创新药物 研发项目众多,广泛布局于肿瘤、自身免疫、神经精神及呼吸道疾病等关键 医疗领域。 从小分子创新药项目上来看,公司小分子创新药研发中心有两个案例获 批准,在研品种众多:BIOS-0629、BIOS-0623、BIOS-0632 ...
百诚医药20250703
2025-07-03 15:28
百诚医药 20250703 摘要 百诚医药自 2018 年起转型创新药研发,应对集采政策和 MH 制度变化, 加大对创新药和 AI 医疗等新兴技术投入,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目前已获 两项创新药 IND 批件和 11 项改良新药临床批件。 公司拥有小分子、大分子创新药及创新药发现和评价三大研发平台。小 分子创新药 0,618 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和 OSA 患者日间嗜睡,多个在 研品种包括抗肿瘤 XPO1 靶点 0,629 等。 百诚医药积极拓展 BD 市场,目标包括 0,618 项目及其他项目,已进行 全球布局,包括非洲、东南亚、日本、韩国及欧洲,并获得欧盟 CEP 证 书。 公司将 BD 作为 2025 年最大考核方向,力求在洽谈中的商务合作中落 地项目,推动创新药研发,并积极与一级市场优质标的合作,优化产业 布局。 0,618 项目针对 OSA 日间嗜睡适应症市场潜力巨大,同靶点药物替诺利 森销售额增长迅速。XPO one 靶点产品 0,629 在小鼠体内试验中显示 出优于阳性药物的抗肿瘤效果。 Q&A 百诚医药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经营情况如何?未来的盈利预期是什么? 百诚医药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延 ...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荣辉课题组招聘公告
生物世界· 2025-07-02 08:03
李荣辉 博士,于 2025 年 6 月入职新加坡国立大学 (NUS) 生物化学系,担任助理教授(独立 PI ,博 士生导师)。课题组主要从事对体细胞重编程以及干细胞模拟发育过程和定向分化 的研究 ,用以开发新型 药物筛选平台和再生医学治疗。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但不局限于 :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荣辉课题组招聘公告 1 )基于干细胞的 类器官或类胚胎 模拟发育过程并产生功能性组织或细胞; 注 :本公众号免费为各科研机构及课题组发布博后招聘广告,请将需要发布的材料以Word文档形式发送到 邮箱:genecong@163.com。 微信加群 2 )多细胞类器官或类胚胎系统的编辑与精准调控; 3 )细胞重编程以恢复和增强工程化细胞功能以提升治疗应用。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Cell 、 Cell Stem Cell 以及 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国际著名期刊,详见 Google Scholar 以及 ResearchGate 。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en&user=LgS14ZAAAAAJ&view_op=list_works&sortby h ...
Cell重磅:华人团队首次从iPSC构建出高度血管化的肺和肠道类器官,一作已回国加入中科院
生物世界· 2025-07-01 04:04
该研究 首次通过人类 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 成功构建了 高度血管化的肺类器官和肠道类器官 。这些类器官模型不仅模拟了人类胚胎早期多胚层协同发育的 复杂过程,更突破了传统类器官缺乏功能性血管和器官特异性间充质的瓶颈,为研究人类器官发育和疾病中的复杂细胞间通讯以及再生医学提供了一个先进的平 台。 论文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 苗一非 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 ( H OPE) 研究员 ;共同第一作者 谈诚 博士现为北京大 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009 年,荷兰 Hubrecht 研究所的 Hans Clevers 等人使用来自小鼠肠道的成体干细胞培育出首个 肠道类器官 , 开创了类器官研究时代 。 此后, 类器官领域 研究成果不断,许多新型类器官和更复杂的类器官不断涌现,这些研究新药开发、精准治疗、再生医学等领域带来了更强大的工具 。 然而,目前的类器官中普遍缺乏器官特异性和功能性的血管网络,尤其是肺和肠道等内胚层器官,缺乏有效的血管化方法,导致 肺和肠道类器官 结构和功能的不 成熟,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疾病建模和治疗应用方面的应 ...
议程发布丨报名即将截止:100%全聚焦类器官与疾病建模、器官芯片与药物筛选、3D细胞培养、类器官培养及质量控制
生物世界· 2025-06-26 08:06
OTC2025: 产学研医共促类器官技术突破 OTC2025 类器官前沿应用与 3D 培养论坛 重磅来袭: 类器官与疾病建模、 3D 细胞培养、 AI+ 器官芯片推进新药发现、类器官培养及质量控制 等角度展开深度 探讨。 论坛名称 : OTC2025 类器官前沿应用与3D培养论坛 举办信息 : 7 月 24-25 日·上海 论坛规模 : 50 余授课嘉宾, 800 余参会嘉宾 主办单位 :上海傲顺医药、上海佰傲泰医药科技、药精通Bio 联合主办 :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 协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协同创新平台 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上海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院 大会主席: 苏佳灿,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 高正良, 上海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导/老年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展位&宣讲联系人 : 王晨 180 1628 8769 OTC2025论坛 扫码咨询免费参会名额 特惠展位咨询180 1628 8769 0 1 板块划分 | 目番 | | 论坛内容 | | | --- | --- | --- | --- | | 上午 | | 主会场:探索类器官星辰大海 | | | 7月24日 下午 ...
2025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在苏州举行
Su Zhou Ri Bao· 2025-06-21 23:37
Group 1 - The 2025 China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nference and Innovation Medical Summit opened in Suzhou, highlighting the city's role as a hub for biomedical innovation and high-end medical device R&D [1][2] - The conference aims to encourage young scholars to showcase their talents and achievements, foster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China Biomedical Engineering Society and Suzhou in talen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R&D, 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1] - The conference theme is "Integration of Medicine and Engineering, Innovation Leading the Future," focusing on key areas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mart healthcare, nanomedicine, organoids and organ-on-chip technology, regenerative medicine, medical imaging, medical robotics, biomanufacturing, and life support systems [2] Group 2 - The conference features keynote speeches from academicians, annual thematic forums, 21 sub-venues, and 15 sub-forums, along with competitions for young papers, innovative project roadshows, and entrepreneurship contests for comprehensive academic exchange and achievement display [2] - The opening ceremony included the awarding of the Huang Jiasu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ward for 2024-2025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fellow certificates from the China Biomedical Engineering Society [2]
类器官之父最新论文:利用人类气道黏膜下腺体类器官研究炎症和感染,一作已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
生物世界· 2025-06-13 07:33
2009 年,荷兰 皇家艺术与科学院 Hubrecht 研究所的 Hans Clevers 等人使用来自小鼠肠道的成体干细胞 培育出首个 肠道类器官 , 开创了类器官研究时代 。此后,类器官领域研究成果不断,许多新型类器官和 更复杂的类器官不断涌现,为新药研发、精准治疗、再生医学等领域带来了更强大的工具 。 2025 年 6 月 12 日 , Hans Clevers 教授团队 ( 林琳 为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 在 Cell 子刊 Cell Stem Cell 上发表了题为 : Human airway submucosal gland organoids to study respiratory inflammation and infection 的研究论文 【1】 。 该研究开发了人类 气道黏膜下腺体 (SMG) 类器官,用于研究呼吸系统炎症和感染。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鉴于 SMG 在黏液生成和宿主防御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团队从 SAE 和 SMG 区域的初级支气管组织中建立 了人类类器官,以探究它们独特的生理特性。 林 琳 ,2011 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2016 年博士毕业 ...
亚洲首台 CellXpress.ai 体外模型智能化工厂在沪成功安装
仪器信息网· 2025-06-13 05:39
导读: 近日,美谷分子多位工程师在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紧锣密鼓地安装调试仪器,经过一 周的奋斗,亚洲首台 CellXpress.ai 体外模型智能化工厂顺利完成安装。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 们的推送。 据最新消息,2025年6月初,Molecular Dev ices的技术团队在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 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紧张有序地完成了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经过一周的努力,亚洲首 台Cel lXpres s .ai体外模型智能化工厂顺利投入运行。这一里程碑标志着丹纳赫集团旗下的美 谷分子仪器与中心的战略合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全球药物研发模式的革新 自2022年美国《FDA现代化法案2.0》颁布以来,新药临床前研究领域迎来了根本性变革。该 法案首次系统性地认可了非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允许使用类器官模型、器官芯片、诱导多能干 细胞平台及人工智能算法等先进技术,以替代传统的动物实验进行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2025年4月10日,FDA再次发布重要政策更新,明确要求逐步取消单克隆抗体等特定药物的 强制动物实验,并将 ...
一场100%聚焦类器官的千人盛会,30余大咖授课话题曝光丨报名即将截止
生物世界· 2025-06-06 07:58
OTC2025: 产学研医共促类器官技术突破 类器官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逐步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虽然仍面临挑战,但随着生物工程、人工智能和细 胞培养技术的进步,类器官有望成为精准医疗和再生医学的核心工具,为人类健康带来革命性突破。值此 之际, OTC2025 类器官前沿应用与 3D 培养论坛 重磅来袭:围绕 类器官与疾病建模、 3D 细胞培养、 AI+ 器官芯片推进新药研发、类器官培养及质量控制 等角度展开深度探讨。 论坛名称 : OTC2025 类器官前沿应用与 3D 培养论坛 02 为何举办OTC2025 1 利用 AI 分析类器官大规模数据 ,加速个性化药物筛选疾病建模; 2 开发 自动化培养系统 ,提高类器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3 结合 3D 生物打印和微流控技术,增加类器官的细胞类型和结构复杂度,以更好地模拟人体微环境; 4 研究如何引入血管系统和免疫细胞,增强类器官的功能性; 5 研发临床级培养基和支架材料,减少批次间差异; 6 建立类器官生物库,为临床应用提供稳定的细胞来源。 举办地点 :上海 论坛规模 : 50 余授课嘉宾, 800 余参会嘉宾 主办单位 :上海傲顺医药、上海佰傲泰医药科技、药 ...
Science重磅:华人团队破解类器官关键难题,培养出具有逼真血管网络的心脏和肝脏类器官
生物世界· 2025-06-06 07:58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009年,荷兰 Hubrecht 研究所的 Hans Clevers 等人使用来自小鼠肠道的成体干细胞培育出首个 肠道类器官 , 开创了类器官研究时代 。 此后, 类器官领域 研究成果不断,许多新型类器官和更复杂的类器官不断涌现,大脑类器官用于研究神经发育障碍、肠道类器官用于模拟 乳糜泻、肺类器官用于研究新冠病毒,甚 至还有心脏类器官被送到国际空间站以测试微重力对心肌的影响,这些研究新药开发、精准治疗、再生医学等领域带来了更强大的工具 。 然而,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类器官研究领域—— 类器官通常不到绿豆大小 ,与人体内的器官不同,类器官没有血管系统来为每个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直 径超过大约 3 毫米时,类器官就无法再通过直接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资源来维持自身,就会从内部开始细胞死亡。 近日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 吴庆明 ( Joseph C. Wu ) 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Science 上发表了题为 : Gastruloids enable modeling of the earliest stages of human cardiac and hepat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