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策性金融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国家发改委:制定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
news flash· 2025-04-28 03:22
国新办今日就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赵辰昕表示,扩大投资方面,将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社 会领域投资,制定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和I型大城市建设停车位。力争6月底前 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同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 资本金不足问题。 ...
从“四稳”看货币政策新探索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4-27 17:24
会议提出要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领域,设立服务 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在上述重点支持领域,部分已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覆盖,有些领域尚需创设新工 具。已有的科技创新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均属于阶段性工具,预 计央行会通过展期、扩大额度、降低利率、优化再贷款发放条件等方式加大对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力 度。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正向激励的市场化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更多投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 环节。相比之下,政策性金融工具既属于货币金融政策的组成,也兼具财政政策特征。此次会议强调要 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而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发挥逆周期调节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财政、货币政策在 科技创新、稳定外贸等领域的协调配合。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国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 聚焦高质量发展,通过逆周期调节与深化改革"组合拳",共同稳定经济大盘。货币政策将在其中做出新 探索更好支持实体经济转型。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孙璐璐 在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背景下,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 ...
银河宏观|离降准降息还有多远?
2025-04-27 15:11
银河宏观|离降准降息还有多远?20250126 Q&A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基准判断是什么? 我们认为在内外兼顾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将在二季度从宽松的序曲渐进走 向实质性宽松,并将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会逐步过渡到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呈现结构和总量工具双重发力的状态。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是如何运作的?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是一个内外兼顾下的相机抉择体系,实行多目标制,包括经 济增长、充分就业、币值稳定、金融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在不同阶段,这 些目标可能会有优先排序,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例如,2024 年 7 月至 12 月期间,货币政策主要聚焦于经济增长,而进入 2025 年 1 月后 则切换至金融稳定和汇率稳定。 • 政治局会议提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聚 焦科技、消费和外贸领域,引导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方向,解决重大项目资 本金缺口问题,推动信用扩张。 • 预计全面降息大概率在二季度落地,具体时间窗口可能在美联储 6 月再次 开启降息后进一步确认时,或保持政策利率不变,单独引导 LPR 下行。 为什么认为中国货币政策在二季度会转向实质性宽松? 摘要 • 中国 ...
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七大金融工作重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5 03:21
一、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 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 进 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完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强化融资增信和风险分担等支持措施。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下降,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便利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 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二、加强财政与金融配合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民生需求,发挥好各类政府投资工具作用,加强财政与金融配合,强化 项目储备和要素保障,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 "十四五" 规划重大工 程顺利收官。 切实选准选好项目,管好用好资金,保障在建项目 资金需求,坚决防止低效无效投资。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 3 5 0亿元。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强化超长期贷款等配套融资,加强自上而下 组织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