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安全
icon
Search documents
坚决打赢“三夏”攻坚战丨麦穗沉甸甸 粮安稳当当——省委一号文件系列解读①
He Nan Ri Bao· 2025-05-23 23:19
5月18日,焦作市马村区安阳城街道马界村麦田里,收割机轰鸣着在连续作业,拉开全区"三夏"麦收会战序 幕。 刘金元 摄 5月21日,小满。清晨6时,麦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刘记森穿梭在麦田里,不时俯身贴近麦穗,镜片后的眼 睛透着兴奋:"今年这收成,稳了!" 这位90后新农人蹲下,抓起一把泥土看墒情。今年天气较干旱,可商水县魏集镇的麦田不缺墒,滴灌系统可 以在小麦扬花期和灌浆期精准供水。"及时灌溉,加上提前喷了作物调节剂,前两天的干热风愣是没伤着麦 子。"他捏了捏湿润的土壤,语气里满是欣慰。 2014年从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毕业后,刘记森回到老家魏集镇。那时父亲的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正陷入困境: 小麦品种抗病性差,收购价低,仓库积压了好多麦子。"种地不能再靠老法子。"他翻出手机里的土壤检测报 告给记者看,"现在讲究科学种田。" 在刘记森的努力下,合作社成功引进了周麦系列品种,不仅穗大粒满,而且分蘖能力出众。 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李凤廷说,这是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河南作为中原粮仓的责任担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 源环境约束加剧的背景 ...
陕建股份 发力高标准农田建设
在秦巴山区,陕建股份下属单位通过整村整镇推进的方式,将9万亩分散的农田整合为高标准农田。 创新管理模式 陕建股份近年来积极响应高标准农田建设号召,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着力推动发展土地综合治理业 务。 在面对项目施工点多面广、工期紧、协调任务重,加之连续降雨等不利因素时,项目部人员迎难而上, 在工程建设和服务上充分发挥管理和科技优势,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用 实际行动展现了陕建股份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 ● 本报记者何昱璞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而高标准农田建 设,正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一环。 如何让贫瘠"瘦田"变为高标准农田?怎样将不利条件扭转为农业发展优势?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在陕建 股份(600248)调研了解到,自2012年起,陕建股份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至今已在新疆、青海、 吉林、宁夏、陕西等地建设20余万亩高标准农田,通过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安装配套监测设备及农 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将沙漠、盐碱地、山区耕地等改造为高标准农田,为农业增产增收和粮 食安全保障贡献了力量。 科学规划"瘦田"变良田 "要把一片县城大 ...
奋发有为 扎实推进农业强省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全省三农战线引发热烈反响
He Nan Ri Bao· 2025-05-22 23:55
"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 条,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富裕。"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 话在全省三农战线引发热烈反响,为全省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家纷纷表示,要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坚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扎实推进乡村全 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全力开创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守护大国粮仓 "'三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考察,再次嘱托河南要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 求。"省农业农村厅粮食作物处处长杨亚军表示,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粮食生产 寄予厚望,每到河南必讲粮食,作为从事粮食生产的"三农"干部,使命艰巨、责任重大。 杨亚军参与并见证了4月份以来全省上下抗旱保粮、"一喷三防"等小麦生产攻坚。他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 记嘱托,坚持夏粮一天不到手、工作一天不放松,毫不松懈抓好全省小麦后期管理和夏收工作,全力服务保 障夏收,组织好机械抢收、烘干晾晒等工作,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同时,抢抓 ...
康农种业(837403)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2 13:10
□特定对象调研 √业绩说明会 证券代码:837403 证券简称:康农种业 公告编号:2025-050 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 带法律责任。 一、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媒体采访 □现场参观 □新闻发布会 □分析师会议 □路演活动 □其他 二、 投资者关系活动情况 活动时间:2025 年 5 月 21 日(星期三)15:00-16:00 活动地点:价值在线(www.ir-online.cn) 参会单位及人员:通过网络方式参加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说明会的投资者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公司董事、总经理彭绪冰先生;董事、董事会秘书李丹 妮女士;财务负责人邓恢勇先生;一创投行保荐代表人刘毅先生。 三、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回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目前我国玉米种子行业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对 于种业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宏观层面讲,我国将粮食安全摆在极为重要的 位置,从政策层面对种业良性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从行业和企业层面讲,种 业行业竞争加剧有助于 ...
我们,想您了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22 01:45
一位是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 "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2021年5月22日 中国大地上两颗巨星完成了生命的谢幕: 一位是为亿万人解决温饱的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一个用稻香填饱了中国的肠胃 一个用柳叶刀护住了千万人的肝胆 他们看似行走在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上 却在"救国救民"的信念中殊途同归 人口多,耕地少, 两位院士 消除饥饿这一仗怎么打? "饭碗要牢牢端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手上。"当面对国际社会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时,袁隆平领 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 斤…… 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就是中国回应粮食安全质疑最完满的答卷。 "很多人对学农有想法,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学农。"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时,中国正深 陷粮食危机。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亲眼见过饿殍遍野的景象:浮肿的躯体、挖野菜充饥的农民、饿极 时吞下观音土的孩子……"金元宝比不上两个馒头"的叹息,刺痛了他的心。 这让他下定决心要用专业研究出高产水稻:"要让中国人吃饱饭,必须攻克主粮!" 中新社发 陆昕 摄 图片来源:CNSPHOT ...
强农兴业 沃野生金
He Nan Ri Bao· 2025-05-21 23:33
"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习近平 麦浪翻涌,沃野流金,邓州小麦进入收割季。5月21日,在邓州市构林镇,4台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穿梭,伴 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小麦被快速收割、脱粒。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调研期间,走进一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看到丰收在望,他指出, 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4年多来,南阳以"粮"为笔,以"智"为墨,绘就了一幅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富于农的新时代画卷。走进邓 州市国家杂交小麦项目产业化基地,满眼生机。这里是智慧农业技术实践与应用的重要场所,50多名国内外 优秀科技人才会聚于此,承担起国家杂交小麦育种联合攻关、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构建等项目,通过不断 育种和推广,大幅提升了小麦亩产,扩大了小麦适种面积,稳定并提升了全国小麦产量。 "我们要把邓州打造成国际一流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交流中心、研发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 究所研究 ...
向着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扎实迈进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孙巍峰解读省委一号文件
He Nan Ri Bao· 2025-05-21 23:33
5月20日,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正式向社会公布,文件聚焦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 兴这一主题,再度释放出强农惠农富农的鲜明信号。那么,2025年我省"三农"工作着力点主要有哪些? 本报特约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孙巍峰对文件精神进行解读。 "两确保"协同发力 守牢"稳"的底线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不容有任何闪 失,我们必须始终守住守牢。"孙巍峰表示。 我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和粮食生产核心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扛稳扛牢 粮食安全重任。2024年,全省克服极端灾害天气影响,粮食总产量1344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 以上。 "今年,全省将继续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深入 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孙巍峰介绍。 为此,今年要坚持稳面积提单产,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大力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 单产提升行动,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融合 ...
学习进行时|是贡献,也是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和河南的故事
Xin Hua She· 2025-05-20 00:43
是贡献,也是奉献 河南是产粮大省。"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殷殷。 【学习进行时】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河南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新华社《学习进行 时》推出文章,一起了解总书记和河南的故事。 河南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粮食大省、文化大省,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河南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赴河南考察调研,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希望河 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粮田察看小麦长势。 掌握科技创新最灵魂、最根本的东西 河南地处中原,不仅粮食产量大,而且工业基础雄厚。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考察。 该公司主要从事隧道装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技术服务等业务,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科研项目,突破了盾构机系统集成技术 壁垒。 2022年11月23日,工人在中铁装备集团车间内运输掘进机零部件。新华社发 "出口了多少台?""有竞争力吗?"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一台85米长的隧道掘进机,边走边问。听说一人就能操控 ...
牢记嘱托 奋勇争先丨深耕沃野绘新篇——写在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发布之际
He Nan Ri Bao· 2025-05-19 23:54
扛稳"国之大者" 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是今年省委一号文件 部署的首要任务,不难看出,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是一以贯之坚持的重要原则。 河南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但放眼全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河南作为粮 食大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这再度彰显了中原大地重农强农的鲜明底色,吹响了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奋进号角,为我省深入学习运用"千 万工程"经验,书写"粮安天下、产兴民富、村美人和"的河南答卷指明了路径。 眼下,全省小麦开始进入大规模收获期。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一品把办公 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滑县是全国产粮大县,作为农技人员,我们要努力打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助力每 一分耕耘"。 从去年开始实施到今年扩大实施规模,省委一号文件瞄准"单产提升"这一目标,以良田、良种、良法、良 机、良制"五良"集成为依托,着力打造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的"河南模式"。 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还需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中原农谷创新能级跃升,聚焦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全年培育优良新品种178个,农业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