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

Search documents
传承文明 照鉴未来
Ren Min Ri Bao· 2025-05-16 22:12
5月16日,位于安徽马鞍山市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作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实证,凌 家滩是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关键遗存,约1100件展陈文物,讲述着凌家滩遗址之于中华文明起 源、形成及早期发展的重要价值。 历史与文明,浓缩于一件件文物、凝结成一段段故事、收存于一座座馆舍。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 博物馆工作,强调"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前所未有地繁荣兴盛。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数量以平均每年200多家 的速度增长,2024年底的统计结果有望超过7000家。 人们对于博物馆的热情远超以往。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累计优惠观众100余亿人次,"为一馆赴一城"成 为更多游客青睐的出游形式。 "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 今年"五一"假期,湖北云梦县博物馆凭借珍藏的"中华第一长文觚"等珍贵文物,迎来参观热潮。游客穿 梭于展厅,探寻历史印记。 2024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从刀笔留痕处,打开历史的画 卷,总书记目光长远:"让中华文明瑰 ...
【省文物局】文博游,陕西旅游的“金字招牌”
Shan Xi Ri Bao· 2025-05-12 22:44
Core Insights - The rise of "museum tourism" has made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popular among travelers, with Shaanxi province leveraging its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to enhance cultural tourism experiences [1][2] - In 2024, Shaanxi plans to add 36 new national-level museums, bringing the total number of registered museums to 362, showcasing a commitment to expanding cultural offerings [1] - The province's museums are innovating with diverse activities and unique cultural products, making cultural tourism a distinctive experience for visitors [1] Museum Attendance and Impact - In 2024, museums in Shaanxi are expected to receive over 72 million visitors, establishing cultural tourism as a key attraction for the province [2] Exhibition Highlights - Recent exhibitions, such as the "Exploring Chang'an" showcase, highlight archae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promot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3] - The "Glass Journey from the Mediterranean to Chang'an" exhibition features 155 artifacts, illustrating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Mediterranean and Eastern civilizations [3] Educational Initiatives - Shaanxi's cultural institutions are creating immersiv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hat encourage deeper engagement with history and culture [4][5] - Various museums are offering programs that integrate with school curricula, transforming museum visits into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5] Cultural Products and Market Trends -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useum-themed Sightseeing Bus" and the popularity of cultural restaurants reflect a trend towards making cultural experiences more accessible [6][7] - The sales of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s, such as refrigerator magnets inspired by artifacts, have surged, with a reported growth rate of over 200% in 2024 for the Shaanxi History Museum's products [7] - Shaanxi's "Museum+" strategy aims to integrate cultural resources with modern life, resul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over 400 popular cultural products annually [7]
文明探源|从“六大”到“十大”,“双入选”项目背后的文化密码
Xin Hua Wang· 2025-05-08 02:51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题:从"六大"到"十大","双入选"项目背后的文化密码 新华社记者冯源、杨一苗、屈彦 作为中国考古界极具学术价值的两项年度评选活动,"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六大)" 和"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于近期相继揭晓。 其中,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址、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和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均同步入选了"六大"和"十大"。四处遗址分处东西, 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早期到战国末年,各有特色,其背后又有怎样的文化密码? 实证文明宏大气象 从江南丘陵到黄土高坡,从关中平原到淮河之滨,四处遗址实证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宏大气象。 上山文化是长江下游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被誉为"世界稻作文化之源"。下汤遗址是上山文化遗址群中最南的一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仲召兵 研究馆员说,下汤遗址全景式呈现了早期农业社会的聚落形态和聚落结构,是我国南方早期稻作农业社会为1万年文化史提供的重要实证。 寺洼遗址则为探讨黄河上游早期文明化进程的诸多深层次问题,提供了重要突破口。它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发现了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内 涵最丰富、级别最高的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郭志委副研究员说 ...
多领域专家云集“东方人类发祥地”元谋 共探人类演化与文物活化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02 04:48
5月1日,值此元谋人发现60周年之际,2025中华文明探源·元谋论坛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 县举行,全国各地考古学、古人类学、博物馆学等多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促进文物活化利用,激发文旅 产业发展新动能"主题,从人类迁徙溯源、旧石器考古、遗址价值转化及数字文博创新四大维度,共探 人类演化奥秘与文物活化路径。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金沙江畔的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因发现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被誉为"东 方人类发祥地"。 中共楚雄州委书记张子建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自2023年首届元谋论坛举办以来,楚雄州在遗址 公园创建、多学科考古、文物活化利用等方面汲取宝贵经验,开启数字赋能文物活化利用的新征 程。"下一步,我们将与各方一道主动作为,将元谋论坛打造为推动中华文明探源的全国性学术平台, 以元谋人遗址公园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讲好'元谋人'故事。" "元谋人及其文化是华夏大地上古人类遗存的重要发现,对重建东方人类故乡百万年人类史具有不 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称,"建好元谋人研究中心、 元谋人考古遗址公园,充分发挥遗址的学术研究、科学普及等的作用是我们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4-29 00:29
乔云飞表示,2024年中国考古趁势而为、砥砺前行。三部委联合发文加强考古和大遗址保护用地保障, 中外联合考古专项规划、《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过去一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实 施1740项考古发掘项目,18个"考古中国"在研项目统筹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即将结项,夏 商文明研究工程正式启动,考古工作影响力持续提升。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是过 去一年田野考古工作的突出代表,涵盖了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夏商周考古、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佛教考古等多个领域,进一步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终评会评委通过抽签方式从评审委员会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21位评委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本届推介活动共收到30个参评考古 项目,经过初评、终评等环节选出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记者 成琪) 转自:中国经济网 4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举 行。经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最终评委投票选出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国家文物局副 ...
探源中华文明 解码历史谜题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4-27 22:46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出土的部分植物种子。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出土的大鼎。 浙江仙居下汤遗址出土的上山文化典型器物。 甘肃临洮寺洼遗址出土的陶器。新华社发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大型贵族墓M2401出土的马辔饰。 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出土的第二期遗物(石质、骨质、金属装饰品,骨针、滑石珠、红玉髓、玻璃珠 等)。新华社发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M17出土的铜带鋬觚形器。 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出土的石膏大佛脸。 除了上述10个项目,另有吉林和龙大洞遗址、内蒙古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等10个项目入围终评。"其 实,20个项目都很重要,评选起来也很纠结。"这是不少评审专家的感慨,也从侧面印证了过去一年中 国田野考古工作的成果。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的封泥。本版配图除署名外均由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活动办公室提供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日前在北京揭晓。按年代早晚排序,入选项目为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 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址、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陕西宝鸡周原遗 址、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这些 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