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游

Search documents
文博游何以圈粉年轻一代
He Nan Ri Bao· 2025-06-10 06:15
酒香也怕巷子深,文博游要想持续圈粉年轻人,还需博物馆与时俱进,开发更多审美在线的文创产品, 融入更多科技元素,设置更精细合理的预约方式。如此,更多的"馆中好物"才能不断走进年轻人的视 野。 【责任编辑:杨鑫宇 编辑:王钟的】 既能增长见识,又能避暑纳凉,这是年轻人走进博物馆的最初目的,而年轻人热衷于逛博物馆的背后是 对传统文化的深深认同。他们对古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图景、精神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华民族 起源怀有旺盛的求知欲。这些都促使他们走进博物馆,自觉地去了解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从而文 化自信的底气更足。在物质充裕时代成长的年轻人,更注重精神世界的享受,他们愿意为文创产品"氪 金"。从3D复原秦墓主人头像,到汉服旅拍、沉浸式夜游,中国年轻人正以全新的方式拥抱古老文明。 开发数字IP、制作小程序与App、广泛使用文物数字化技术、开展各种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开发各类打 动人心的文创产品,"高冷"的博物馆主动下凡与年轻人同频,不仅让文物"活"起来,让展览"动"起来, 还让游客把"文物"穿在身上、吃进嘴里、带回家去,花样迭出的文物与博物馆叙事方式不断出现,融入 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巩义博物馆镇墓兽因为撞脸千万 ...
文博场馆成城市旅游新地标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5-22 22:52
游客头戴VR装置在海南省博物馆体验《遇见东坡》VR探索项目。 主办方供图 游客在昆明动物博物馆参观。 梁志强摄 新华社发 文博场馆受到各年龄段游客喜爱,不仅是年轻人热衷的"打卡地",也是亲子家庭寓教于乐的首选。 途牛旅游网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河南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游 客人气最高。 游客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参观。 孟德龙摄(人民图片)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多家博物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近年来,"网红"博 物馆、"网红"文物频频涌现,文博场馆地标效应凸显,成为城市旅游的新名片,越来越多的人"为一座 博物馆奔赴一座城"。 "文博游"产品热度高 "现在来北京的游客,无论是跟团游还是自由行,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必游之处,除了闭馆日,几乎 每天都是人山人海。"多家旅行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博物馆"搜索量同比增长近500%,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中国电影 博物馆的搜索量增长均超900%,青岛啤酒博物馆的搜索量增长超470%。一些特色博物馆尤其受到00 ...
博物馆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文化+科技”助推“文博游”持续升温
Yang Shi Wang· 2025-05-18 02:09
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铜萌兽话西周 素有"青铜器之乡"美誉的陕西宝鸡,有着我国第一座以青铜器命名的青铜文化专题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这里馆藏文物48万多 件,"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录就出现在镇馆之宝何尊之上的铭文中。除了庄严肃穆的青铜礼器和青铜兵器之外,这里还有不少生动活泼、寓 意丰富的动物形青铜器。这件3000年前憨态可掬的西周象尊,被称为青铜器中的"萌系担当",不仅四只健壮、鼻子高扬,身上的凤鸟纹优雅灵 动,它的功能是古时候的盛酒器。 在这里,象尊并不孤单。从天上的飞鸟到地上的走兽,再到水里的游鱼,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的"动物派对",是西周人观察自然的眼睛, 也蕴含着他们理解世界的密码。 秦皇岛玻璃博物馆:见证中国玻璃崛起 央视网消息: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近年来,博物馆正在积极适应变化,用可亲可近 的吸引力替代"高冷范儿",让逛展融入百姓日常。据统计,目前,我国备案的博物馆有将近7000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探访全国各地形形 色色的博物馆。 前不久的"五一"假期里,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60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我们看到,一些大型博物馆门口经常排起 ...
【省文物局】文博游,陕西旅游的“金字招牌”
Shan Xi Ri Bao· 2025-05-12 22:44
近年来,陕西不断加强博物馆建设,2024年新增国家级博物馆36座,备案博物馆总数达362座。全 省博物馆不断创新,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研发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让文博游成为游客在陕西独 特的文化体验。 "打卡博物馆"成为旅行标配。历史遗迹变身"网红"景点,文博游越来越受到大众追捧。 陕西,凭借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文旅符 号。 据统计,2024年陕西各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数7200余万人次,文博游成为陕西旅游的"金字招牌"。 特色展览阅古今 近日,在西安博物院展厅,洛阳游客刘威凝视着文物,发出感叹:"没想到一块不起眼的木头也大 有来头。这个展览让我第一次了解到渭桥遗址、北城村墓地。西安真是一块宝地。" 刘威正在参观的是"探长安——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 该展是对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推进中 华文明探源工程,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策展人陈斯文介绍,展览展示了考古工作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就,彰显了考古工作传承历史、 护佑文脉的核心主旨。 晶莹剔透的绿玻璃高足杯、五颜六色的铸马赛克玻璃镶嵌 ...
N种玩法“解锁”假期多巴胺 各地“小美好”汇成文旅“大流量”
Yang Shi Wang· 2025-05-02 09:22
央视网消息:"五一"假期第二天,国内旅游市场大幅升温,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其中,福建太姥山世界地质公园素有"海上仙都"的美誉, 今天,这里的客流情况怎么样?一起来看记者刚刚发回的报道。 太姥山的热门景点九鲤湖迎来客流高峰。截至11时,整体的入园人数已经达到了1.3万人次,是平日的6倍以上。作为典型的山岳型景区, 太姥山有着3600多级石阶,垂直落差超过了900米,登山是游览太姥山最传统的方式。但是对一些游客,特别是中老年人,或者体力较弱的游 客来说,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此,"五一"假期,景区特别引进了登山"神器",就是记者穿上的"外骨骼"智能登山设备。设备自重非常轻,走起路来感觉就像开了"外 挂",好像有外力会拽着你的腿往上走,很像"漫步云端"。工作人员告诉我,它会根据每个人的身高、体重,通过AI计算,给穿戴者提供额外 的助力。它的传感器还能实时感知地形,来调节关节力度。 "五一"假期,太姥山景区还为大家准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比如畲族竹竿舞、星空露营、飞拉达等等,可以说是惊喜多多、诚 意满满。 广西阳朔:泛舟漓江 住特色民俗 外国游客爱上"中国游" 这个假期,在广西阳朔,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