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亚精神

Search documents
中吉乌铁路启航,互免签证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6-20 12:05
2025.06. 20 本文字数:1740,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钱小岩 图片 | 2025年首列天津港经霍尔果斯直达塔什干的中亚班列准备发车 (新华社) 在中亚,来自中国的日用品、家电和新能源汽车开始逐渐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同时,来自中亚的 蜂蜜、饼干、驼奶粉也日益成为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商品。 随着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以下简称"峰会")的召开,中国和中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在此 次峰会中,还提出了"中国—中亚精神"。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副教授韦进深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中亚精神"的提出是本届峰会最大的 亮点,这是中国与中亚国家长期交往合作形成的理念与价值的提炼与升华,对于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 的务实合作,推动中国-中亚机制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去年年末,筹备已久的中吉乌铁路启动。中吉乌铁路是中国同中亚互联互通的战略性项目。这条起 自中国新疆喀什、终至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城市安集延的铁路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跨境物流效率,促 进人员交流与贸易往来,为破解长期困扰地区发展的一系列难题提供"金钥匙"。据外交部网站消息,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说,这条铁路不仅是一条运 ...
新华述评丨时代的呼唤 历史的必然——深刻领悟“中国—中亚精神”的宏阔意涵
Xin Hua Wang· 2025-06-20 02:11
"中国—中亚精神"在历史长河中淘洗、于时代风云中淬炼,深深植根于中国与中亚国家友好交往的 实践沃土,深刻回应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民对共同发展的时代呼唤,更是以其鲜明的合作共赢品格和超 越零和的实践逻辑,在变乱交织的当今世界,为国际关系健康发展开辟了崭新路径。 源于实践的深刻凝练:一部风雨同舟的合作史 精神之树,必植根于实践的沃土。"中国—中亚精神"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其厚重的历史根基与现实 土壤。 回望历史,两千多年前张骞"凿空西域",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浩荡史诗。这份跨越千年的 情谊,为今天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文化根基。进入新时代,这种友好传统在更为复杂的国际格局中 得到淬炼与升华。三十多年来,中国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与中亚各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 的边界问题,使长达3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变成了连接彼此的和平纽带与合作桥梁。这正是"相互尊 重、平等相待"最朴素、也最坚实的起点。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题:时代的呼唤 历史的必然——深刻领悟"中国—中亚精神"的宏阔意涵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17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成功举行。本届峰会最突出的亮点是,习近平主 席宣布了"互尊、 ...
中国中亚关系发展展现坚实确定性(和音)
Ren Min Ri Bao· 2025-06-19 21:51
当地时间6月17日下午,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峰会并发 表主旨发言,首次提出"中国—中亚精神",全方位阐释加强中国中亚合作的中国方案,为构建更加紧密 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在中国周边外交全局中,中亚始终是优先方向,中国中亚关系成功发展充分展现了亲诚惠容理念的生命 力。中国—中亚机制的建立与发展,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为新 形势下推动中国中亚合作乘势而上搭建了平台、提供了牵引。在全球大国纷纷同中亚国家建立对话机制 背景下,中国—中亚机制发展快、合作实、成果多,得到中亚各国高度认可,已成为区域合作的标杆。 在西安峰会共识全面落地的基础上,此次峰会全面擘画中国中亚合作未来蓝图,具有接续加力的重要意 义。习近平主席提出系统合作方案,引领中国同中亚国家以更加进取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加强合 作,有助于共同抵御风险挑战,为各自推进现代化事业注入强劲动能。《阿斯塔纳宣言》凝聚六国重要 政治共识,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将世代友好的原则固定下来,中国中亚关系发展在时代风 浪中展现清晰的方向感、坚实的确定性。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 ...
第一观察 | 丝路的回响 时代的创举
Xin Hua She· 2025-06-19 14:49
站在哈萨克斯坦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蓬勃希望的土地,脑海中总会浮现习近平主席2013年作为中国国 家元首首次访哈时的深情讲述: "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 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 成功的密码,正是习近平主席在本届峰会上深刻阐明的"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 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 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深化互信、同声相应,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守望相助、同舟 共济。这既是历史积淀的丰厚经验,更是着眼未来的团结宣言。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共建"一带一路"首倡地举行,人们真切感受到推进中国—中亚合作的现实和长 远意义。 一番真挚话语,是对千年丝路文明传承的深情回望,也开启了新时代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的壮阔篇章。 正是在这次演讲中,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 当时间来到2025年6月,习近平主席赴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擘画 未来合作新蓝图。习近平主席宣布的"中国—中亚精神"赢得深切认同和热烈响应。因丝路结缘的中国与 中亚国家,正在书写 ...
致力永久睦邻友好 树立区域合作标杆——习近平主席中亚之行推动中国中亚携手迈向共同现代化
Xin Hua She· 2025-06-19 14:30
致力永久睦邻友好 树立区域合作标杆——习近平主席中亚之行推动中国中亚携手迈向共同现代 化 新华社记者张伟 王雅楠 杜鹃 6月16日至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哈萨克斯坦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阿斯塔纳不到 48小时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密集出席十余场多双边活动,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叙传统友谊,共商合 作大计,共绘发展蓝图,达成百余项合作成果。 多国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此行推动全面提升中国中亚合作水平,对做 优做强中国—中亚机制、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深远。 中国—中亚机制发展快、合作实、成果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各国人民期待、契合地区共 同利益,已成为区域合作的标杆。中国同中亚国家致力永久睦邻友好,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 代化,将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 "体现高度的政治互信" 本届峰会最突出的亮点是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中亚精神"。"这一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积 淀,彰显着团结的力量、凝结着合作的智慧、守护着友谊的纽带、加固着信任的基石,体现了中 国与中亚国家对探索现代化道路、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期盼和决心。"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秘 ...
外媒聚焦:中国—中亚峰会为世界带来更多确定性和增长动力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9 12:13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进一步指出,面对世界格局变化,中国同中亚五国之间定期开展建设性对话,有 利于推进经济发展,加强地区安全治理。中国同中亚国家"自信地展现了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发展模 式,正在以更加坚定的决心面向未来"。 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时报》也关注到"中国—中亚精神"。该报还指出,中亚五国同中国之间的战略伙 伴关系意义重大,是亚欧大陆的"和平基石",并称,在民族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球舞台上卷土重来的大 背景下,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将为世界带来更多"确定性和增长动力"。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通讯社援引专家分析称,对于中亚国家而言,本次峰会不仅将巩固先前达成的协议, 而且将为做出重大且重要的决策奠定基础,这些决策未来将对整个欧亚空间产生影响。 乌兹别克斯坦民族新闻社也对此次峰会的成功举办进行了报道。报道援引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 夫的话称,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而这种友谊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 基础上,期待中国同中亚国家未来开展更多高质量合作。 多家外媒指出,以此次峰会为战略支点,中国同中亚国家在政治互信、经济融合、绿色转型和民心相通 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 ...
6月19日周四《新闻联播》要闻22条
news flash· 2025-06-19 12:08
6月19日周四《新闻联播》要闻22条 3、赵乐际在内蒙古调研和开展执法检查; 4、前五个月我国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5、【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冲锋在前 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上海:电影节里的文化产业新发展; 7、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 8、中东部迎强降雨 国家防总对五省市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9、6000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洪灾灾后应急恢复; 10、2025年空军高考后招飞定选在北京启动; 11、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经费10年增长86.5%; 12、《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发布; 13、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14、第八届世界闽商大会签约845.3亿元; 15、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预计将有3.6万名运动员参赛; 16、2025年暑期档票房目前已超10亿元; 18、以色列称袭击伊朗阿拉克核反应堆 伊朗称使用"泥石"弹道导弹打击以色列; 19、媒体称美军正在向中东地区部署第三艘航母; 20、联合国秘书长敦促以色列和伊朗缓和冲突实现停火; 21、美"星舰"飞船在点火测试中发生爆炸; 22、印尼火山持续喷发 三座机场临时关闭。 1、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通电话; ...
热解读|“新的里程碑”是如何铸成的?
Yang Shi Wang· 2025-06-19 00:24
热解读 当地时间6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首次提出"中国—中亚精神"。 在此次峰会上,中国同中亚五国共同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将世代友好原则固定下来,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创举。这一举措标 志着六国关系实现战略性突破,习主席将其定义为"六国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习近平主席首提 亚指神 核心内涵: ● 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 推进共同现代化 详细阐述: "中国—中亚精神"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从丝路记忆的千年回响,到共同发展的时代脉动,再到命 运与共的价值认同,共同促成中国同中亚国家合力打造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丝路情缘"火"千年 "我们的合作根植于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巩固于建交30多年的团结互信,发展于新时代以来的开放共赢。" 共同的历史记忆构筑了"中国—中亚精神"的情感基石。 2000多年前,中国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了伟大的丝绸之路。历经千百年积淀,中国与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为世界文明交流交 融、丰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 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国家不分大小 视同仁,有 ...
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 友谊之花越开越灿烂
Ren Min Ri Bao· 2025-06-18 21:53
"我欣喜地看到,从千年古都西安到草原明珠阿斯塔纳,从黄海之滨到里海之畔,从天山南北到帕米尔 高原,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共识全面落地,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友谊之花越开越灿烂。"当地时间6月 1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斯塔纳独立宫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主旨发言,系统阐 释"中国—中亚精神"的深刻内涵,宣布进一步加强中国中亚合作的务实举措,引发中亚各界人士热烈反 响。他们表示,习近平主席在主旨发言中提出的"中国—中亚精神"将引领中国中亚合作始终沿着正确方 向阔步前行,中亚国家与中国开展更加紧密的务实合作,将为地区发展和人民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前 景。 "中亚国家同中国各领域合作不断践行着'中国—中亚精神'"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发言中强调,我们的合作根植于2000多年的友好往来,巩固于建交30多年的团结互 信,发展于新时代以来的开放共赢。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探索形成了"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 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 "我们高度认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中亚精神',中亚国家同中国各领域合作不断践行着'中国—中 亚精神'。"哈萨克斯坦旅游和体育部副部长叶尔詹·叶尔金巴耶夫说,在元首外交 ...
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国—中亚精神”
Ren Min Ri Bao· 2025-06-18 21:53
当今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逆流涌动。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团结协作还是以 邻为壑,考验各方勇气与智慧。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同探索形成的"中国—中亚精神",是对"世界怎么 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的有力回答,启迪我们唯有不移公平正义之心、不坠互利共赢之志,才 能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发展。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探索形成了'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 中亚精神'。"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发言中,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中国—中亚精神"。这一 精神是对中国中亚合作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以实际行动弘扬这一精神,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具有重要意义。 "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建交30多年的团结互信""新时代以来的开放共赢",从这三个维度把握"中国— 中亚精神",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中国中亚合作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坚实的实践土壤、广泛的民意基 础。"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深化互信、同声相应""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守望相 助、同舟共济",习近平主席强调的这"四个坚持",体现了中国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原则方针,彰显 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给国际交往的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