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Search documents
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动力
Jing Ji Ri Bao· 2025-07-11 22:21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本次会 议的举行架起了融通中外的文明之桥,开启了交流互鉴的团结之窗,彰显了中国方略、中国方案的胸怀与担 当,将推动全球文明倡议落地落实,也将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构建开放包容世界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对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 的经济全球化具有积极意义。 在论坛开幕式上,印度尼西亚民主斗争党总主席、前总统梅加瓦蒂忆及1955年亚非会议时语气激昂,"今年是 标志着亚洲和非洲各国在印尼万隆市以团结和独立精神凝聚在一起的70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即大家熟知的 1955年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不仅是印尼民族历史的一部分,更是至今仍深刻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重要篇章"。 "我将中国视为值得效仿的典范。"梅加瓦蒂坦言,这个曾参与亚非会议的国家,如今已崛起为全球政治经济 强国。其发展历程印证了全球南方国家——那些曾被视作"边缘地带"的群体完全有能力成为世界格局的核心 力量。 7月11日,在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文明交流互鉴与科技创新发展"分论坛上,嘉宾正在进行交流研讨。 本报记者 杨啸林摄 ...
“里斯本丸”号的历史回响(创作者谈)
Ren Min Ri Bao· 2025-07-10 22:52
Core Points - The documentary "The Sinking of Lisbon Maru" aims to uncover the historical tragedy of the Lisbon Maru, a Japanese transport ship that sank in 1942 with British POWs on board, highlighting the human stories behind the event [2][4][7] - The film serves as a historical record, documenting the experiences of over 1,800 British POWs and the heroic efforts of Chinese fishermen who risked their lives to rescue them during the sinking [4][6][8] - The narrative emphasizes the shared human values and moral choices made in extreme circumstances, showcasing the humanitarian spirit of the Chinese fishermen [6][7] Summary by Sections Historical Context - The Lisbon Maru was transporting 1,816 British POWs from Hong Kong to Japan when it was torpedoed by a US submarine, leading to a tragic loss of life and a desperate struggle for survival among the POWs [2][4] - The ship sank after being hit, with many POWs attempting to escape only to face gunfire from Japanese soldiers [4][5] Rescue Efforts - Chinese fishermen launched 46 boats and made 65 rescue attempts, saving 384 British POWs during the chaos [5][6] - The fishermen provided clothing, food, and shelter to the rescued soldiers, demonstrating remarkable bravery and selflessness [6][7] Personal Stories - The film includes poignant interviews with descendants of the POWs and the rescuers, revealing the long-lasting impact of the tragedy on families [5][8] - Many families of the victims have lived with the pain of loss for generations, and the documentary aims to bring these untold stories to light [5][6] Cultural Significance - The documentar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remembering history and the shared legacy of humanity across different nations [7][8] - It serves as a reminder of the need for peace and the enduring connections formed through acts of kindness during wartime [8]
专访丨成为金砖伙伴国为古巴带来“战略机遇”——访古巴中国问题专家雷加拉多
Xin Hua Wang· 2025-07-03 03:32
新华社哈瓦那7月2日电 专访|成为金砖伙伴国为古巴带来"战略机遇"——访古巴中国问题专家雷加拉 多 新华社记者蒋彪 2025年1月1日,古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雷加拉多指出,在当前全球格局加速分化、美国对古持续封 锁的背景下,金砖机制为古巴提供了打破孤立、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渠道。 雷加拉多指出,金砖国家近年来持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强调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主张 构建不干涉内政、尊重主权、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这些理念与古巴长期奉行的外交立场高度一致。 雷加拉多表示,金砖机制有助于古巴加强与金砖成员国在经济、科技、医疗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特 别是通过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平台获得更加灵活的融资支持,提升可持续发展与抗风险能力。他还指 出,古巴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可以为金砖国家拓展拉美和加勒比市场提供桥梁,促进双向交流和互利共 赢。 雷加拉多说,古巴已与中国等金砖国家在生物技术、农业等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具备进一步发展潜 力。 作为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雷加拉多表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通过共 建"一带一路"倡议向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发展经验、技术和投资,推动共同繁荣。 他指出,中国提出的人类 ...
“歌剧之王”多明戈执棒“大师音乐交流会”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7-01 13:02
2025年6月30日,北京华彬歌剧院内乐声悠扬、掌声雷动。以"当东方遇见西方"为主题的"大师音乐交流会"在此举行。这场国内外艺术家同台交流高级别、 高规格的精品音乐交流会,展示了极致的艺术水准与深邃的文化内涵,同时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献上深情礼赞。 已经84岁高龄的"歌剧之王"普拉西多·多明戈先生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传奇艺术家对音乐艺术强大的掌控力。当日,他不仅展现了依旧磅礴而有力的歌喉,更 亲自指挥乐队,与中国青年艺术家王传越、马飞同台演唱交流。中国泰斗级钢琴家刘诗昆携7岁爱徒陈玥伊也一同登台,和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合奏《和 平的天空》。刘诗昆在交流会中表示,举行"当东方遇见西方"音乐会是一种家国情怀与可贵魄力,尤其是《和平的天空》,通过这样的国际交流演出形式, 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和平发展理念。 作为主办方,华彬文化基金会秘书长卢战表示,音乐是跨越国界的语言,在全球化面临挑战的当下,文明互鉴更显珍贵。华彬文化基金会始终秉持发起人、 名誉理事长严彬先生的初心,通过"当东方遇见西方"等文化精品,以民间力量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理解,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未来,华彬歌剧 ...
国际经济形势座谈会在金边举行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7-01 07:53
赵海燕指出,当今世界变局加速演进,随着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扩员,全球南方国家作用显著上 升,国际格局展现出多强共存、复合竞争的特点。为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和平、发展、安全和治理四大 赤字,习近平主席提出三大全球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社会贡 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面对个别国家大搞单边霸凌和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将坚定维护自身正当权 益,维护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当前,中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同时也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 段。中国始终将周边外交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近年来,中柬友好合 作的"含金量"不断提升。双方以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为主线,不断充实"钻石六边"合作架 构下的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柬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外资来源国地位,为柬埔寨 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林俊华表示,作为外向型经济体,香港无可避免会受到美国对等关税和单边主义政策的影响,但凭借中 央强有力的支持和祖国强大的经济基础,香港展现出极强的经济韧性。香港的核心策略是"背靠祖国、 联通世 ...
“有感召力、影响力、生命力的理念”
Ren Min Ri Bao· 2025-06-29 22:01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超越了地理和文化的界限,强调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人类命运紧密相连。"巴基斯坦议会可持续发展目 标秘书处全球发展倡议小组顾问沙基尔·拉迈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 出10多年来,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和共鸣,为各国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迈向共同繁荣开辟 了新路径。 "中国的选择和行动对全球产生了深远影响。"拉迈说,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多重挑 战。面对这些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转化为实践,开创国际交往新格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和新时代发展经验,体现了中国对全球未来发 展图景的构想,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宏远的视野和广阔的胸襟。"拉迈表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促进共建国家互联互通、携手发展,实实在在地造福民众,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各地深入人心。拉迈认为,巴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巴基斯坦交 通和能源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助力巴基斯坦现代化发展。作为两国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标志性工程, 中巴经 ...
马怀德:为全球人权共识注入中国古典智慧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8 07:43
2025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也是"中欧人权研讨会"这一中欧在人权领域深层次交流对话的机制化平台创立10周年。近日, 以"国际人权共识:80年的回溯与未来展望"和"古典文明中的人权智慧"为主题的研讨会,分别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和希腊雅典举行。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从重塑全球人权共识的中国视角出发,阐述中国古典文明中的人权理念与智 慧。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80年来,国际社会主要达成了哪些人权共识? 马怀德:在过去80年里,国际社会在推动人权规范体系构建方面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尤其是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通过,标志着人类对尊严与自由的 共同追求达成初步共识。此后,从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生效,到多项主题性、群体性国际人权 公约的建立,我们见证了人权理念的不断扩展与深化。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人权保障也取得长足进步。自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启动,全球已有逾十亿人摆脱了极端贫困,饥饿和疾病显著减少,女性受教育程 度提高,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下降了一半以上。 ...
专访|中国—中亚峰会展现高水平区域合作——访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学家哈希莫夫
Xin Hua Wang· 2025-06-26 08:51
新华社塔什干6月26日电 专访|中国—中亚峰会展现高水平区域合作——访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学家哈 希莫夫 新华社记者李奥 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学家哈希莫夫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举 办,充分展现了当前区域合作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彰显了中国—中亚机制各方共同应对挑战的坚定意 愿。 哈希莫夫指出,从各国元首的表态可以看出,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中亚国家均高度评价中国在推动 地区合作中的责任担当和建设性立场。 他认为,中国—中亚峰会清晰地向世界表明,中亚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基于平等互信原则。他指出,这一 合作机制的建立彰显了各方共同应对挑战的坚定意愿。 在当前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哈希莫夫认为,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合作正日益成为地区和平、稳 定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一种可持续、面向未来的区域治理模式。相信中国—中亚机制未来将成为推动 区域合作协调发展的核心平台。 哈希莫夫同时表示,乌中两国领导人的会见达成了涵盖广泛领域的一系列关键共识,涉及经济、贸易、 交通、绿色能源、教育以及人文交流等方面。 "对乌兹别克斯坦而言,中国不仅是重要的经贸伙伴,更是推进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朋友。"他补充说,这 次会见增 ...
中国中亚关系发展展现坚实确定性(和音)
Ren Min Ri Bao· 2025-06-19 21:51
当地时间6月17日下午,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峰会并发 表主旨发言,首次提出"中国—中亚精神",全方位阐释加强中国中亚合作的中国方案,为构建更加紧密 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在中国周边外交全局中,中亚始终是优先方向,中国中亚关系成功发展充分展现了亲诚惠容理念的生命 力。中国—中亚机制的建立与发展,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为新 形势下推动中国中亚合作乘势而上搭建了平台、提供了牵引。在全球大国纷纷同中亚国家建立对话机制 背景下,中国—中亚机制发展快、合作实、成果多,得到中亚各国高度认可,已成为区域合作的标杆。 在西安峰会共识全面落地的基础上,此次峰会全面擘画中国中亚合作未来蓝图,具有接续加力的重要意 义。习近平主席提出系统合作方案,引领中国同中亚国家以更加进取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加强合 作,有助于共同抵御风险挑战,为各自推进现代化事业注入强劲动能。《阿斯塔纳宣言》凝聚六国重要 政治共识,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将世代友好的原则固定下来,中国中亚关系发展在时代风 浪中展现清晰的方向感、坚实的确定性。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 ...
“坚定不移地追求设定的目标”(大道之行)
Ren Min Ri Bao· 2025-06-04 21:56
当年11月28日,"2017从都国际论坛"在广东开幕。论坛以"全球治理与中国主张"为主题,20国前政要及 中外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11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2017从都国际论坛"的世界领袖 联盟成员时,习近平主席着重介绍了中国发展道路以及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原则和主张,并听取外方嘉 宾代表发言。习近平主席高度赞赏世界领袖联盟为促进各国同中国的交往合作所做的大量工作,并希望 这些来自五大洲的新老朋友发挥自身优势,多为中国发展建言献策,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 解和友谊。 世界领袖联盟成立于2001年,由来自70多个国家的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国际组织前负责人等组 成,通过政界、学术界、企业界和民间社会组织等多种渠道,为应对全球社会及政治发展中的挑战架设 桥梁、促进对话。该联盟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机构合作举办从都国际论坛已有10年。 2017年起,习近平主席多次向论坛发表视频致辞、致贺信等,并会见出席从都国际论坛的外方嘉 宾。"从习近平主席的视频致辞、贺信以及与外方嘉宾的谈话中,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一位大国领导人 的风采:习近平主席关心自己国家的人民,也高度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