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庭教育
icon
Search documents
特写丨防沉迷,一个游戏家庭的重建实验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22 14:29
每经记者|张梓桐 每经实习编辑|余婷婷 5月初,一场特殊的角色扮演活动在位于成都的一家未成年人保护营地上演。 在这场名为"家庭雕塑"的环节中,一个来自河南驻马店的母亲李芳(化名)和在两年前因沉迷游戏而拒绝上学的女孩小雨(化名),还有"游戏""工作"等抽 象角色被请上前台,通过站位模拟出两年前家庭中彼此的心理距离。 图片来源:腾讯志愿者协会公众号 2021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空前严格的姿态,为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游戏的时间 与方式加上了"紧箍咒"——明确规定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 ,且必须 接入国家统一的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 "我从没想过她此前会这么看我。"活动结束后,在营地现场,李芳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回想起两年前矛盾爆发时的种种场景,几度哽咽。 李芳的遭遇并非孤例。 成都团市委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专家、 腾讯客服未成年人保护营地(以下简称未保营地)教育负责人马滢对此亦深有感受。在现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 者采访时,马滢表示,从社会层面来看,游戏防沉迷已 ...
【渭南】家风织就幸福网
Shan Xi Ri Bao· 2025-05-21 22:34
近年来,渭南市深挖家庭文明建设潜力,从家庭力量的凝聚共建,到优良家风的传承弘扬,再到家 教阵地的创新拓展,让文明新风在千家万户生根发芽。 "一家一家训,一家一故事。蒲阳村'家家户户都有家训'。"蒲阳村党支部书记周文科介绍。 在蒲阳村,蒲阳古城民俗博物馆格外引人注目。在150平方米的展厅内,陈列着千余件农耕器具, 百余幅家训字画与之相映成趣。斑驳陶罐旁,"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楹联诉说着岁月故事;耕织 ■ 家风化雨,浸润千家庭院 "以德立身,以孝传家。以诚待人,以和处世。以勤履职,以忠报国。"5月15日,记者走进全国最 美家庭——白水县王毅家中,门口挂着的24字家训格外醒目。这条家训在其后辈家中皆有张贴,成为王 毅家庭的"传家宝"。 王毅家共有17口人。注重家风传承是这个大家庭的鲜明特点。在教育子女上,王毅一直将家训家风 贯穿始终,为4个子女亲撰家训楹联、赠孙辈"天道酬勤"等书法作品。"家规是行为指南,也是家庭教育 的重要方面。有了家规,孩子的行为从小就规范了,让这个家庭持续向好发展。"王毅表示。 今年88岁的王毅,自2000年起,每年都义务为群众写春联。25年来,4000余副春联从他手中送出, 他分文不取 ...
从“网络围堵”到“智能共学” 认知升级破解数字时代家庭教育焦虑
Huan Qiu Wang· 2025-05-15 06:25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科技的飞速发展,深刻改变着孩子们的生活方式,也为家庭教育带来了全新的 课题与挑战。当短视频、网络游戏等数字娱乐产品充斥生活,不少家长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与焦虑之中。 面对这些新难题,家长们究竟该何去何从? 在近日举办的数字时代家庭教育研讨会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副代表毕曼达认为:"数字领域能为 儿童的教育、创造力和社交带来巨大益处,但同时也可能出现数据滥用、网络暴力和网络欺凌等不容忽 视的风险。在这个数字时代,积极的养育方式对确保儿童的安全和福祉至关重要,因为它能营造一个充 满关爱的环境,让儿童的情感与心理健康得到良好发展,培养适应能力,从而安全、负责任地探索网络 空间。同时,父母需要得到支持,以具备采取积极养育方式的能力。" 在数字浪潮的冲击下,家长对孩子使用网络和电子产品普遍存在焦虑:害怕孩子接触不良内容受误导; 担心孩子过度使用网络从而影响学习和健康;防范孩子遭遇社交隐患、隐私泄露,被有害内容带偏;烦 恼孩子热衷虚拟世界,导致亲子关系疏离……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儿童保护处处长朵拉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她认为:" 家长需要具备技 能,为孩子创造安全的数字环境。家长的担心往往源自于 ...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科学育儿新期盼新要求
Shan Xi Ri Bao· 2025-05-07 23:03
5月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就《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办 法》的内容和特点进行解读。 五是构建家庭教育协同机制。《办法》突出体现了以引导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为主,充 分尊重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自主性,不强加干预,重在有效发挥政府及有关部门、学校和社会的促进 作用。《办法》也对社会化家庭教育服务机构设立了准入门槛,要求依法登记,并制定行业规范和奖惩 机制,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有序发展。 省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部长褚海霏表示,省妇联将切实履行好法定职责,着力推动《办法》落地 见效。 (记者:杨小玲) 二是压实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对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法定主体责任作了补充性规定。进一 步明确了共同生活的其他家庭成员的协助义务,强调家庭内部的协作机制。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家 庭教育责任,实施家庭暴力、限制人身自由等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行为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是细化家庭教育重点内容。《办法》要求家长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强 调在家庭教育中要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尊重其参与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要求家 长为未成年人开展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注 ...
用“司法温度”托举“明日暖阳”
离开校园多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金水检察院")的全国优秀检察官张园园 与"考研"两字距离甚远。但最近这段时间,她开始关注考研复试和考研调剂的进度。"'老师',我这个情 况,能参加学校的复试吗?"几周前,她接到了一个熟悉的号码打来的咨询电话,收到了好消息。 2020年,金水检察院依托司法社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李华(化名)的社会调查结果,认为李华再犯可 能性小,具备有效帮教条件,对李华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六个月的考验期内,李华根据检察机关 量身定制的帮教方案,积极参加帮教活动,改过自新,最终检察院依法作出了不起诉决定。李华顺利参 加高考,重回人生正轨,在大学里奋发学习,如愿收到了研究生复试通知。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中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 罚以及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应当依法予以封存;对于犯罪记录被封存的未成年人,在入 伍、就业时免除犯罪记录的报告义务。"张园园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类似李华的未成年人,考研不 会受影响。 从2018年引入司法社工开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到建立"一站式"办案救助中心,再到目前开展涉罪未成 年人精准 ...
引导家长高质量陪伴孩子,《北京100地亲子趣游宝典》发布
Xin Jing Bao· 2025-04-27 06:57
当天,2025年家庭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 师"。活动启动后,主办方将在5-6月的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月期间,集中举办5次"周末家庭日"示范活 动,通过"一起看"儿童心理剧、"一起游"中轴线、"一起玩"亲子运动会、"一起做"农耕劳作、"一起 传"非遗技艺,带领家长和孩子们共行、共读、共成长。 《北京100地亲子趣游宝典》的发布成为启动仪式上的一大亮点。这份宝典从博物馆、阅读空间、公 园、文体四大板块入手,精选了100个北京特色亲子目的地,为广大家庭量身定制了一份"亲子出行指 南",鼓励家庭通过共同出行增进亲子关系。活动现场,学生代表兴奋地表示:"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 颐和园划船,吹着凉凉的风感觉很舒服!"另一位小朋友则对798艺术区充满期待,希望能和父母一起拍 很酷的照片。 除了亲子"共行","共读"也是父母陪伴孩子的重要方式。北京市妇联连续四年在世界读书日发布亲子阅 读书单,今年继续邀请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出版等各领域专家精心挑选出20本主题童书,为家庭提供 科学的阅读指导。 新京报讯(记者叶红梅)4月26日,"快乐家庭"亲子行动——2025年北京市家庭教育 ...
养不起大学生的中产父母,正在小红书上迎接审判
Hu Xiu· 2025-04-11 06:04
中产父母夹于有心有力,和有心无力之间,尤其容易因为"出力程度不够"被拉上审判台。 生活费成为了中产家庭中的亲情试金石,在众多互联网的生活费帖文中,甚至分不清孩子和家长谁更心碎。 生养二十年,被控诉没钱别生孩子 奋斗了几十年的中产父母没想到,有天会被自家孩子控诉——"没钱别生孩子"。 应该给大学生多少生活费,一直没有统一的答案,到了今天却正在互联网上形成一场全民审判。 有的学生列出账单只为力证1000块钱不够花,有人说一个学期几万块生活费还是过得紧巴巴。中产家庭在社交平台笔记里详细列出年收入和支 出,只想问问"一个月给孩子3000块,我真的是不称职的父母吗?" 在很多人心中,大学生活费理应有一个基准线和范围。但因为城市、时代和家庭收入情况带来的参差,大家还是会被帖文里的内容猝不及防地 撞一个趔趄。 大二开学一个月后,女儿第二次打电话找姚梅追加生活费的时候,她第一反应,只觉得女儿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了什么麻烦。 按道理生活费不会花费的这么快,仅仅到月中,她已经打给了女儿5000块。 姚梅思索不出什么直接原因,只能用排除法来判定——首先二线城市的大学,基础生活费3500块;入学之前,手机电脑手表刚一并配齐苹果全 家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