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险规避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方大手一挥,抛售189亿美债,美国大动脉被切,特朗普寻求访华
Sou Hu Cai Jing· 2025-05-20 14:28
据和讯网报道,美国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3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日本、英国增持美国 国债,中国减持。中国由美国第二大债主变为第三大债主,英国变为第二大债主。3月正值本轮美债市 场动荡前夕。美国财政部2025年3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3月增持49亿美元美国国债,持 仓规模为11308亿美元,是美国第一大债主。中国3月减持189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654亿美元,今年首次 减持。减持后,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仓规模由第二下降至第三。 美元(资料图) 长期以来,中国都是美债重要持有国,曾一度排名全球第一。自从2019年被日本超越之后,近年来中国 在逐步减持美债,整体趋势非常明显,不过,这一次是自2023年2月以来最大规模单月长期美债抛售,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投资行为。事实上,其原因也不难理解,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风险规避。国际评 级机构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这是继标普2011年、惠誉2023年之后,第三家主要 评级机构对美国信用评级的调整。三大评级机构,已经没人再给美国"满分"信用。 美债是美元资产压舱石,一旦美债崩盘,美元霸权也就崩盘了。美债也是中美关系压舱石。只要中美不 ...
李嘉诚为何选在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当天发声
Sou Hu Cai Jing· 2025-05-14 12:17
92岁的李嘉诚,没有继续沉默。 文摘:中美关税回暖之际,92岁李嘉诚罕见深夜发声,否认"贱卖港口"传闻。一纸声明背后,是一次精准布局,更是一场资本老狐狸的悄然转舵。 5月12日深夜,香港媒体圈被一纸声明刷了屏。李嘉诚罕见地通过长和集团发声,否认"贱卖战略港口予美资"的传闻,语气不绕、不拖、不软,直来直 去。 就在几个小时前,中美刚在日内瓦发布联合声明,表示将"分阶段取消2018年以来的惩罚性关税"。 这一切,太巧,又太不寻常。 他为何选在这个节点说话?他到底是在回应风波,还是在用一场极具分寸感的"发声",给市场一个判断信号? 我们得从头看起。 这回李嘉诚开口,不像平时那么"克制"了 5月12日下午5点,中美联合声明落地。两国首次就"降温"达成共识,承诺将逐步撤销部分惩罚性关税。这是2018年贸易战以来,罕见的"官方松口"。 香港资本圈立马躁动起来,有人说,"是不是又要重新挂钩了?" 就在大多数人还在琢磨怎么解读这个信号时,李嘉诚动了。 晚上11点,他旗下长和集团发布声明,否认"以低价向美国资本出让港口"的传闻。媒体用了"深夜发声""罕见澄清"这些字眼,其实已经很节制了。因为了 解李嘉诚的人都知道,他一般是能不 ...
【理财锦囊】 基金为何下调持股集中度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05 17:20
蒋光祥 众所周知,行业选择和个股选择本就是精细化的操作。通过深入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商业模式、 竞争优势等因素,挑选出那些具有持续增长潜力和良好治理结构的优质公司,为基金带来稳定的收益。 现在基金经理下调持股集中度,则需要在覆盖面扩展数倍的前提下再坚持这一精细化的操作,这既是风 险与收益权衡下的主动策略调整,也是主动承担更多工作量的基金经理责任感的体现,没有刻舟求剑地 躺在过往的舒适区内"赌"行情风口的到来。同时也展示了管理人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投资智慧,既考虑 了基金持有人的体验,也蕴含对长期结构性机会的把握。 而对于不少投资者来说,可能也已经关注到了这些基金经理们的策略调整,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和投资目标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因为市场风云诡谲,各种挑战和机遇始终存在,谁能在这个过程中, 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投资策略,为投资者创造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回报,谁就会得到投资者 的认可。"钱难挣"的今日,不管什么样的策略,不管基金经理学术背景和话术多么"国际范",对于绝大 多数投资者来说,谁能替自己着想,降低持有期风险,同时积极寻找确定性机会以实现投资者长期收益 最大化,谁就是那个对的人。 近日媒体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