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贫

Search documents
深化交流互鉴 助力实现共同繁荣
Shan Xi Ri Bao· 2025-05-21 00:19
"在中国学习的8年间,我亲眼见证了中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和乡村振兴的成果。这激励我要更加努 力学习,用所学知识为我的祖国发展贡献力量。"巴基斯坦留学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苏仁说,"我和一名来自斯里兰卡的同学合作研发了一台低成本3D打印机,希 望能为全球贫困地区提供可负担的住房问题解决方案。这台打印机可以利用工业废料快速打印坚固实用 的住房,结构简单,易于运输和操作,已在试验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这次合作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国际 教育和国际合作的巨大价值。未来,我希望继续通过国际平台开展更多跨国合作项目,为消除贫困和实 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让我十分振奋。"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汉语教师李香凝表示,"作为一 名在哈萨克斯坦从事汉语教学的青年教师,近年来,我了解到越来越多哈萨克斯坦学生渴望学习汉语、 来中国学习前沿知识和先进技术,期待学成归国建设自己的家乡。这让我深感肩负重任、使命重大。未 来,我将继续扎根这里,通过科研教学、学术合作等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为两国文化交流、文明互鉴贡 献绵薄之力。" 5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 ...
携手建设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和音)
Ren Min Ri Bao· 2025-05-20 21:40
"中方作为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愿同各方持续加强政策沟通,分享减贫经验,深化务实合作,帮 助更多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减贫和可持续发展道路,携手建设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5 月20日,习近平主席向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致贺信。贺信充分体现习近平主席对 消除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深化交流互鉴、建设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的殷切期望。 消除贫困、发展振兴是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共同梦想。中国经过艰苦努力,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 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 新篇章,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经验表明,减贫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问题,更是国家 治理体系和发展模式有效性的体现""中国经验为减贫工作带来启发""愿同中国一起,让消除贫困的愿景 一步步成为现实",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人士高度关注中国减贫的成功实践,普遍期待学习借鉴减贫治理 的中国样本。 立己达人,兼善天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开展减贫和可持续发展合作,取得显著成果。中方将同各方一 道,继续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坚守公平正义、加强互学互鉴、 ...
2025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杨凌分论坛举行
Shan Xi Ri Bao· 2025-05-20 00:34
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以来,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农业交流合作结出丰硕果实 ——累计培训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官员、技术人员2400余名;举办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农业技术远程培训 讲座49期,5万多人在线学习。该基地为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中国智慧""中国方 案"。 当日上午,与会嘉宾走进杨凌种业创新中心、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旱区农业节水技术与装备田 间展"现场、杨陵区五泉镇王上村、杨凌国际猕猴桃创新创业园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记者:付玉玮 通 讯员:行波) "中国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杨凌示范区在农业技术、旱区农产品种 植、水资源处理等方面有非常先进的经验。此次论坛将为保障上合组织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论坛上,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詹内什·凯恩说。 5月19日,由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 可持续发展论坛杨凌分论坛在杨凌示范区举行。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政府官员、农业专家及企业代表齐 聚农科城,围绕农业科技创新与减贫合作展开深度对话。 本次论坛以"共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共谋减贫发展合作"为主题。 ...
专访丨“中国的形象在我眼中变得更加立体丰富”——访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
Xin Hua Wang· 2025-05-16 13:13
许庆琦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最近在云南省泸水市阳坡村,他看到这个从深山峡谷搬迁的村 庄,村民们在政府支持下安居乐业,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里住房整齐,生活设施完备,还有设施 齐全的学校,学生们使用平板电脑上英语课。"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 标,这么大的国家能够动员全国力量并做到精准扶贫,实在了不起。"他说。 许庆琦告诉记者,中国的扶贫注重授人以渔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除物质层面的帮扶,更着眼于从根本上 解决贫困问题,帮助人们通过教育和技能提升实现自我发展。他注意到,中国在扶贫减贫过程中重视实 地考察和调研,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例如云南山区村民在政府帮扶下种植高品质咖啡豆,沿海地区 则发展浅海养殖,这些经验做法值得马来西亚借鉴和推广。 新华社吉隆坡5月16日电 专访|"中国的形象在我眼中变得更加立体丰富"——访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 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 新华社记者王嘉伟 程一恒 毛鹏飞 "中国的形象在我眼中变得更加立体丰富。"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近期的中国行令 他颇为感慨。不同于以往常去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他这次专程考察云南怒江流域乡村,亲 眼见证 ...
把“幸福草”带到更多地方(绿水青山守护者)
Ren Min Ri Bao· 2025-05-08 22:42
林良辉摄 核心阅读 从国内到国际,把菌草技术及减贫经验推广到107个国家;从食用菌转向草,坚持试验助力沙漠变绿 洲;探索菌草的多领域应用,带动越来越多人投身菌草事业……与菌草结缘20多年,林冬梅热爱菌草事 业,用实际行动为菌草事业发展传承贡献力量。 "我们团队到马来亚大学访问交流并签署合作备忘录,将通过培训示范、开设菌草学课程、加入联合国 菌草项目等方式,推动菌草技术在马来西亚的创新和应用。"前不久,刚从马来西亚回来的林冬梅,来 不及休息,又投入到录制联合国菌草项目英文教学视频的工作中。 今年50岁的林冬梅,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副院长。去年 一年,林冬梅六成时间都在外奔波。"越来越多的国家从菌草技术中获益,我们也要继续提升技术水 平。"她说。 "2005年,在南非工作期间,我第一次意识到,菌草技术能改变当地不少贫困人口的命运——学习掌握 菌草技术,能增加收入,能把孩子送进学校,能在村里开杂货店,还能买车雇人经营运输,改变自己和 家人的命运。"林冬梅说。 从一家一户建菇棚示范推广,到创新"菌草技术国别示范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再到在非洲 高校开设菌草学课程,林冬 ...
“这就是我诠释新疆的方式”(国际人士看新疆)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5-05 22:52
从南疆到北疆、从村庄到城市,4次造访新疆的拉斐尔与这片土地的每次相遇,都会留下难忘的故 事,一个立体的新疆逐渐在他脑海中形成。 在南疆,看到得益于提升教育质量的政策,当地孩子能接受优质教育;在库尔勒,见证葡萄酒庄发 展出葡萄酒主题酒店和主题餐厅,更多游客前来旅游,促进当地增收致富;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了 解世界仅有的锡伯文报刊《察布查尔报》受到政府资助,近些年开始尝试数字化转型;在库车,参观传 统手艺人的工作室,聆听他们向年轻人传授技艺的故事;在哈密,目睹风电建设推动绿色转型的同时, 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 "繁荣""收获",这是拉斐尔在报道中描述新疆最常用到的词。"在伊犁,薰衣草既是旅游观赏花 卉,也能用来制作和加工干花、精油等。游客买下这些商品,为当地百姓带来更多收益——我发现这是 许多地方的通用做法。"拉斐尔说,"政府并非简单地补贴救济金,而是帮助大家提升职业水平,并鼓励 就业创业。这是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 拉斐尔还去过很多普通老百姓家里,塔城的一大家子让他印象很深。"真是个多民族大家庭!汉 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你能想象吗?他们一家就有这么多民族!而这样的家庭在 新疆比比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