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智能体
icon
Search documents
Agentic AI时刻!多智能体驱动,「一人公司」这就要来了
机器之心· 2025-06-20 10:37
机器之心报道 最近,很多 AI 大佬一反常态,对未来做出了超出预期的乐观预测。 诺贝尔奖获得者、AI 先驱 Geoffrey Hinton 表示,人工智能将在多个领域「取代所有人」,只有顶尖技能人才能够找到 AI 无法处理的工作。 特斯拉前负责人 Andrej Karpathy 在演讲中也认为,我们正在进入「软件 3.0」时代,自然语言在成为新的编程接口,大模型会完成剩下的工作。 作者:泽南、陈陈 Code is cheap, show me the talk. 正在让 AI 能力大幅提升的技术被称为智能体(Agentic AI),它能够长时间独立运行、感知环境,自主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复杂任务。 最近有研究甚至证明,智 能体也遵循大语言模型的测试时扩展(Test-Time Scaling)规律,能够通过强推理不断提升解题能力。 事实上,智能化发展的过程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快。正在上海举行的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上,我们看到了一系列基于大模型、Agentic AI 的创新和案例,让我们眼 花缭乱。 「通俗说来,Agentic AI 就是让基于大模型的 AI 从『我问 AI 答』、『我说 AI 写』发展到『我说 AI ...
华为发布全新鸿蒙智能体
news flash· 2025-06-20 07:26
《科创板日报》20日讯,华为首批50+鸿蒙智能体即将上线。基于鸿蒙智能体,消费者与鸿蒙系统、应 用的交互将发生根本改变,通过鸿蒙智能体系统级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个性化、多智能体间高效协 同、多设备间自然流程等特质,真正从传统的"以用户指令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意图为中心"。 华为发布全新鸿蒙智能体 ...
京东金融推出AI财富管家京小贝 创新使用多模型融合多智能体协同
近日,京东金融推出AI财富管家——京小贝。该产品以多模型融合与多智能体协同为核心,搭载京东 大模型与金融垂类模型,通过投资机会洞察、投研策略分析以及全周期陪伴式服务等一系列功能,助力 投资者全天候捕捉投资机会,打造更加智能化的财富管理新体验。 多模型融合:构建精准金融分析体系 多维度治理:降低AI金融"幻觉"风险 在金融场景应用中,AI存在"虚构数据""误判政策"等"幻觉"问题。京小贝通过接入京东金融平台数据, 运用持仓分析、行为建模及风险偏好追踪等手段,构建智能服务体系,降低误判风险。 在数据层面,京小贝打通京东金融全生态数据,包括交易、宏观经济等多源数据,并建立动态数据血缘 追踪系统,实时校验数据可靠性。在风险控制方面,京小贝通过多智能体协同机制,可自动监测资产组 合目标偏离情况,当组合波动率、最大回撤等风险指标与用户目标偏离度超出阈值时,系统自动触发风 险预警,策略智能体同步提出动态再平衡建议,将风险控制在预设范围内。 服务再革新:打造全流程陪伴体系 产品功能上,京小贝集成投资机会、智能分析、资产优化、风险预警、成长陪伴五大核心功能,并深度 嵌入京东金融APP,为用户提供市场洞察、策略分析等一站式服务, ...
京东集团算法总监韩艾将在 AICon 北京站分享基于强化学习的异构多智能体联合进化算法
AI前线· 2025-06-20 02:47
6 月 27 日 -6 月 28 日, AICon 全球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大会北京站 即将拉开帷幕。本次大会 将汇聚 AI 前沿技术与落地实践,邀请来自腾讯、阿里、百度、字节跳动等头部大厂以及智谱、 硅基流动、智象未来、声智科技等 AI 企业的 50+ 资深专家,深度探讨 AI Agent、多模态应用、 推理性能优化以及 AI 在软件研发、数据分析、业务运营等场景的具体落地实践。 京东集团算法总监韩艾已确认出席并发表题为《 JDAgents-R1:基于强化学习的异构多智能体 联合进化算法 》的主题分享。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ARL)已成为处理日益复杂任务的重要范 式。然而,异构智能体之间的联合进化仍面临合作效率低与训练不稳定等挑战。为此,京东提出 了 一 种 面 向 MARL 的 联 合 进 化 算 法 框 架 JDAgents-R1 , 该 方 法 首 次 将 组 相 对 策 略 优 化 (GRPO)应用于异构多智能体的联合训练中。通过迭代优化智能体的大语言模型(LLMs)与自 适应记忆机制,JDAgents-R1 实现了决策能力与记忆能力的动态均衡,并能有效减少重复推理、 加快训练收敛。在通用场景以及商家定 ...
突破多智能体系统边界,开源方案OWL超越OpenAI Deep Research,获17k star
机器之心· 2025-06-17 03:22
港大、camel-ai 等多家机构联合提出了一种名为新的名为 Workforce 的创新多智能体框架,以及配套的 OWL(Optimized Workforce Learning)训练 方法,在通用 AI Assistant 的标杆基准测试 GAIA 上取得了 69.70% 的准确率,不仅刷新了开源系统的最佳纪录,更是超越了多家商业系统以及 OpenAI Deep Research 的开源方案。 该研究成果所有代码均已开源,目前已经在 github 上收获了 17k 的 star。 论文标题:OWL: Optimized Workforce Learning for General Multi-Agent Assistance in Real-World Task Automation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505.23885 项目代码:https://github.com/camel-ai/owl 背景与挑战:多智能体系统的 「 领域壁垒 」 随着 LLM 的飞速发展,单一智能体在处理复杂现实任务时逐渐暴露出局限性。为此,多智能体系统(MAS)应运而生,通过让多个专门化的智 ...
Anthropic 详述如何构建多智能体研究系统:最适合 3 类场景
投资实习所· 2025-06-16 11:51
本文来自 Anthropic 官网的分享,详细阐述了他们是如何构建多智能体研究系统《How we built our multi-agent research system》。 他们研究发现, 多智能体系统最适合三类场景:高价值并行任务、超出单上下文窗口的信息处理、需要操作多个复杂工具的情况。需要共享上下文或存 在复杂依赖关系的场景目前并不适合多智能体方案。 下面是翻译全文: 我们的"研究"功能采用多智能体协作架构,让 Claude 能更高效地探索复杂课题。本文将分享系统构建过程中遇到的工程挑战与经验总结。 如今 Claude 已具备跨网络、Google Workspace 及各类集成系统进行信息检索的研究能力,以完成复杂任务。这套多智能体系统从原型到生产的实践历 程,让我们在系统架构、工具设计和提示工程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多智能体系统由多个自主使用工具的 LLM 智能体协同工作,在我们的研究功能中,主智能体会根据用户查询规划研究流程,随后创建并行工作的子智能 体进行信息检索 。这类系统在智能体协调、评估与可靠性方面带来了全新挑战。 本文将拆解我们验证有效的设计原则,希望能为开发者构建多智能体系统提供参考 ...
近期必读!Devin VS Anthropic 的多智能体构建方法论
歸藏的AI工具箱· 2025-06-15 08:02
播客内容由 listenhub 生成,懒得看的话也可以听 昨天最热的的两篇文章是关于多智能体系统构建的讨论。 先是 Anthropic 发布了他们在深度搜索多智能体构建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具体:包括多智能体系统的优势、架构概览、提示工程与评估、智能体的有效评估等方 面。 另外一边 Devin 的开发商 Cognition 的一个负责人 Walden 发布文章告诫大家不要构建多智能体,指出一些常见但实际效果不佳的方法,特别是多智能体架构的弊 端。 这篇文章主要就是结合两篇文章看一下 Cognition 提到的多智能体架构弊端和 Anthropic 给出的解决方案 。同时后面也会有两篇文章非常详细的总结。 什么是多智能体 多智能体系统由多个智能体(大型语言模型 [LLM] 自主地循环使用工具)协同工作组成。 在这种系统中,一个主智能体(或协调器)会根据用户查询规划研究过程,然后使用工具创建并行操作的子智能体,这些子智能体同时搜索信息。这种架构允许主 智能体协调整个过程,同时将任务委托给专门的子智能体。 所以具体的步骤一般为: 1. 将工作分解为多个部分 首先是领域选择: 他们将多智能体系统应用于他们认为特别适合并行 ...
多智能体在「燃烧」Token!Anthropic公开发现的一切
机器之心· 2025-06-14 04:12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研究多智能体必读指南。 「Anthropic 发布了他们如何使用多个 Claude AI 智能体构建多智能体研究系统的精彩解释。对于任何构建多智能体系统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的指南。」刚 刚,X 知名博主 Rohan Paul 强力推荐了 Anthropic 一项新研究。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智能体的研究层出不穷。但这也为广大研究者带来一些困惑,比如什么任务需要多智能体?多个 AI 智能体如何协作?怎么解决上下文和记忆 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你不妨读读 Anthropic 的这篇文章,或许能找到答案。 文章地址:https://www.anthropic.com/engineering/built-multi-agent-research-system 多智能体系统的优势 有些研究涉及开放式问题,这类问题往往难以预先确定所需的步骤。对于复杂问题的探索,人类无法硬性规定固定路径,因为这一过程本质上是动态且具有路径 依赖性的。当人们开展研究时,通常会根据发现持续调整方法,沿着调查过程中浮现的线索不断推进。 这种不可预测性使得 AI 智能体特别适合执行研究类任务。研究工作要求具备灵活性 ...
Anthropic是如何构建多智能体系统的? | Jinqiu Select
锦秋集· 2025-06-14 03:58
2025年6月13日,Anthropic工程团队发布了一份详尽的技术文档,公开了他们构建多智能体研究系统的完整历程。这个系统让多个Claude智能体协同工作,能够搜索 网络、Google Workspace以及各种集成系统,完成复杂的研究任务。 在这份万字长文中,工程团队分享了一个关键数据:以Claude Opus 4为主智能体、Claude Sonnet 4为子智能体的多智能体系统,比单独使用Claude Opus 4的性能提 升了90.2%。但这种性能提升是有代价的——多智能体系统使用的token是普通聊天的15倍。 文章揭示了多智能体系统的核心架构:一个主智能体负责分析用户需求、制定研究策略,然后创建多个子智能体并行探索不同维度的信息。每个子智能体拥有独立 的上下文窗口,能够同时处理不同的搜索任务,最后将结果汇总给主智能体。这种设计让系统能够在几分钟内完成原本需要几小时的研究工作。 在构建这个复杂系统的过程中,团队总结出了8条提示工程原则: 在构建从原型到生产级产品的过程中,Anthropic团队分享了关键的工程实践: 资源分配需要明确规则。 早期版本曾为简单查询生成50个子智能体,陷入失控。解决方案是 ...
区域型银行如何实现AI战略突围?
麦肯锡· 2025-06-11 09:24
全文阅读时间约为9分钟。 区域型银行"AI突围战"已打响 。过去24个月,生成式AI在全球金融服务行业的应用持续演进。摩根士 丹利已向约1.5万名财务顾问推出AI工具,帮助他们在客户会议中生成纪要和下一步最佳行动方案, ING已将智能聊天机器人推向10个市场约3,700万名客户。这些都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生成式AI竞 赛已从技术探索转向价值变现阶段。对于区域型银行而言,这场关于AI的变革早已不是"选择题",而是 如何捕捉AI价值、实现应用落地的一道"必答题"。 纵观全球银行业生成式AI(GenAI)技术应用现状,我们有以下四点观察: 观察一:AI应用百花齐放,逐步从内部使用向客户端延展 生成式AI及其他人工智能技术正重塑银行内部运营模式和对客服务方式。起初,AI技术仅运用在客户 经理赋能、软件开发提效、信贷报告自动生成等银行内部应用场景,而伴随AI技术的突破,其应用场 景正越来越多向客户端延展,如AI客服机器人、超个性化的市场营销策略等。 观察二:技术持续革新,多智能体系统能提供覆盖复杂流程的"一站式"解决 方案 多智能体系统具备行动规划、使用工具执行规划、与其他智能体及人员合作、边实践边学习以自我改进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