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当科普动画“梦想”成真(人文茶座)
Ren Min Ri Bao· 2025-05-10 21:30
1995年播出的国产科普动画《海尔兄弟》,最近在多个视频平台上线高清重制版。观众们发现,30年前 很多"上天入地"的科幻情节早已实现。重映重温,意义远不止怀旧。那些变为现实的高能场景,让我们 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人自古以来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和科技发展成就。 动画中,主人公乘坐带有机械臂的深潜器寻迹马里亚纳海沟。而如今,万米深蓝不再是神技,"奋斗 者"号深海载人潜水器能精准操控机械手采集海底样品。曾经令人惊叹的智能机器人、无人工厂,从充 满想象力的二维平面跃入三维,在现代化生产线上实现人机共舞。 完成时的科幻镜像里,想象照进现实,这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折射出我们迈向科技强国背后的精神力 量。当科学家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工程师将未来感转化为生产生活中的解决方案,创新文化的种子 在时代的培养皿里生根发芽。 主人公一行还游览了神州大地的名胜古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基因找到了当代表达。小雁塔的 抗震结构启发着建筑师们不断探索中低层建筑的隔震技术,悬空寺"半插飞梁为基"的营造法式在当今山 地建筑中再获新生……这些古老智慧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记忆,在文旅融 合发展的当下吸引众多游客前去打卡 ...
汉中市博物馆:汉风古韵续写盛世华章
Shan Xi Ri Bao· 2025-05-06 22:43
汉中市博物馆望江楼(4月30日摄)。 我的心里话 汉中市博物馆馆长 卢辉 近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激励新作 为。未来,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上下一心、勇于攻坚、砥砺奋进,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 护者、传播者,讲好汉中故事、传播汉中声音,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中华文脉,绵延繁盛,在汉中这片文化热土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百万年的人类史、5000多年的文明 史、2300多年的建城史,赋予了汉中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里留存的古栈道遗迹、摩崖石刻等珍 贵文化遗产成为解码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汉中市博物馆作为汉中的"文化会客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 共品汉风古韵、感受非遗魅力。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市博物馆考察时指出,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 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牢记嘱托,步履铿锵。汉中市博物馆成功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游客年接待量首破100万人次大关,"指 尖非遗"成为致富"金钥匙"……如今的汉中,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主动的担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Ren Min Ri Bao· 2025-05-06 22:12
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 讲话,强调"进一步动员激励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以中国式现代 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 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是万众一心的伟大征程,也是 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奋斗目标,为每一个劳动者成就梦想开辟了广阔舞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 重大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更好激励劳动者自觉把个人成长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充分发挥工人阶 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主力军作用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相关重要论述,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提供科学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 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 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 ...
“印·首届非洲翠国际设计工艺大赛”在北京启动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06 02:18
期间,大赛还将组织一系列年度活动,包括在中宝协和珠宝国检集团联合主办的珠宝展会上举行主题活 动,和多场线上、线下宣介会等。大赛鼓励参赛者融入花丝、玉雕等非遗工艺,将非洲翠与中国传统玉 文化元素相结合。(完) 大赛鼓励在设计中以现代审美观念,对传统元素进行创新演绎,打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 需求的参赛作品。通过创新实践,让中国玉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 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启动仪式现场,非洲翠展陈区域展示了上百件非洲翠传统作品,从原石到挂件、手镯、耳饰等。 大赛将由珠宝艺术家陈世英担任本届赛事艺术顾问,设置艺术邀约、琢磨工艺和首饰创新三个组别。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 "印·首届非洲翠国际设计工艺大赛"近日在北京启动。 非洲翠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玉石材料,近年来在市场中崭露头角。本届大赛将挖掘非洲翠魅力,提升对 非洲翠的应用水平、文化消费兴趣与认知,进一步扩大非洲翠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力。 中宝协副会长、秘书长毕立君表示,非洲翠作为近年来市场出现的一种较新的玉石品种,以其绚丽的色 彩、亲民的价格与清透的质地,正逐步成为玉石爱好者关注的品类。 据介绍,5月至9月上旬,大赛分别 ...
阿拉善博物馆文化体验活动精彩不重样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5-04 00:33
此项活动仅是阿拉善博物馆举办的"匠心守艺 薪火相传"劳动节系列活动之一。据了解,该系列活 动将从4月30日持续至5月5日,陆续开展"平凡坚守 非凡奉献"阿拉善劳模故事宣讲、"驼乡毡艺 指尖传 承"羊毛毡戳画、"磨转千年"传统石磨体验、"赓续五四薪火"五四青年节主题竹编画体验、"鸢飞千年·线 牵古今"古法风筝制作体验等系列活动。 5月3日,阿拉善博物馆开展了"小小考古家"青铜器挖掘体验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带领少年儿童 模拟考古挖掘工作,从石膏块中将青铜器模型挖掘、清理出来,并现场讲解了考古工作的职责与意义, 让小朋友们在体验探索过程中感受文物魅力,增强动手能力。 在"磨转千年"传统石磨体验活动中,工作人员带领游客和小朋友共同体验传统石磨磨制谷物的过 程,并结合阿拉善地区所发现的石器,讲述石磨的发展历史,让大家感受传统手工艺中蕴含的匠人精 神;在"驼乡毡艺 指尖传承"羊毛毡戳画活动中,工作人员引导游客发挥想象力,用彩色羊毛和戳针在 羊毛毡上制作出羊毛毡画,共同体验羊毛毡画的制作工艺;在"鸢飞千年·线牵古今"古法风筝制作体验 活动中,工作人员带领参与者共同动手制作风筝,并为风筝绘制图案,让参与者体验传统工艺制作过 ...
北京何以实证三千余年建城史?中国考古博物馆“五一”讲座揭秘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01 11:41
中新网北京5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首都北京重要的考古文博打卡地之一,中国考古博物馆2025 年"五一"假期推出特别活动——"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系列学术讲座,备受学界和社会关注。 5月1日当天,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琉璃河考古工作站站长王晶馆员应邀作首场公共考古讲座表示,北京房 山琉璃河遗址出土的"太保墉燕"铭文纪录,为北京三千余年的建城史提供了最早的实物证据,在世界城 市研究史上具有独特价值。 填补青铜时代城市建造文献空白 王晶在题为"封疆授土 太保墉燕——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新发现"的讲座中介绍,多学科综合研究显 示,"太保墉燕"铭文从出土文献的角度,实证了周初三公之一的太保召公奭亲自来到燕地,并在此建 都,证明了燕国与中原的密切联系,彰显了燕国在西周早期的重要地位,更填补了传世文献中关于青铜 时代城市建造文献的空白。 琉璃河遗址燕侯家族墓地的发现补足了西周燕国墓地构成中最重要的一环,带墓道墓葬数量仅次于周公 庙陵坡墓地和晋侯墓地,可为确认遗址作为燕国都城延续时间提供重要支撑,未来的发掘可为填补文献 中关于燕国世系的空白、书写西周燕国历史,提供无可取代的考古研究材料。 她说,应用高精度人类全基 ...
【风物郑州】广武山:楚河汉界风云起
Zheng Zhou Ri Bao· 2025-04-29 02:43
【风物郑州】——见山见水见城郭系列报道 第一篇章:郑之山 广武山:楚河汉界风云起 核心提示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的重要论 述,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省委书记刘宁寄语郑州,要融合好悠久历史和现代文明,展现新担当、创造新辉煌,为谱写新时代中原 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大山大河大平原"为风貌特征的郑州,拥有"文武双全""文韬武略"的特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 指出,郑州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主根主脉所在地,是我国八大古都和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必须担负起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 造现代文化,立足"文武双全"城市特征,擦亮"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的城市品牌。 本报联合郑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策划推出的【风物郑州】——"见山见水见城郭",将陪伴读者 踏上美学之旅,全方位、多角度探寻郑州的独特自然与人文之美。 它,矗立于郑州西北,虽没有名山大川的秀甲天下,却因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转折而名动史册——楚汉战 争期间,汉王刘邦和楚霸王项羽在此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
《长安三万里》在台首映 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Xin Hua Wang· 2025-04-29 01:38
身着唐制汉服、画着精致唐代妆容的台湾女孩林家萱,专门从北京飞回台北参加首映记者会。新华社记者 刘斐 摄 带着外孙与外孙女来观影的台北市民林先生说,小朋友从小就读《唐诗三百首》,希望他们能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6岁的外孙还兴致勃勃地现场 背诵了李白的《静夜思》。 "这几年大陆动画电影的发展超乎我的想象,希望有更多机会让台湾业界人士和观众看看大陆电影,相互学习交流。"春晖映像有限公司执行长孔 繁芸说,希望未来能引进更多大陆的优秀电影。 台湾演员李罗第一次为动画电影配音,对于能为《长安三万里》闽南语版中的李白配音,他感到非常兴奋。自称"李白仰慕者"的他,还在记者会 现场用闽南语朗诵了李白的《将进酒》。 "这部电影用动画方式将我们小时候学过的唐诗和诗人心境呈现出来,让我印象深刻。"身着唐制汉服、画着精致唐代妆容的台湾女孩林家萱,专 门从北京飞回台北参加这次首映记者会。目前在北京从事传统文化推广的她,已经"四刷"这部电影,包括她在北京组织的两次台胞专场观影会。 4月28日,观众在电影海报前拍照。新华社记者 刘斐 摄 新华社台北4月28日电(记者杨晓静、刘斐)大陆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闽南语版28日晚在台北首映。该片台湾发 ...
破茧、焕新、自信——从第二十届华表奖看中国电影蝶变
Xin Hua Wang· 2025-04-28 22:40
破茧,题材破局实现华丽转身 从本届华表奖获奖情况来看,《万里归途》《志愿军:雄兵出击》等影片,均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命运、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相结合。 "本届获奖的新主流电影不仅在视听语言和制作规模上达到新高度,也反映出中国主流电影创作已经进入与观众深度对话、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新阶 段。"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海洲说。 近年来,现实主义电影题材也越来越受到观众喜爱。《第二十条》《三大队》《失孤》《奇迹·笨小孩》等影片,将镜头对准了现实生活和社会的 不同切面,体现了电影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这些影片显示了现实主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尹鹏飞说,华表奖对这类作品的青睐,反映出中国 电影正在回归现实主义创作路线。 "近年来,《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作品对主旋律的表达方式逐渐细腻深入,逐渐提高了观众对主旋律影片的认可度。"中国电影家协会副 主席黄晓明说。 新华社青岛4月28日电 题:破茧、焕新、自信——从第二十届华表奖看中国电影蝶变 新华社记者王凯、张武岳、邢拓 4月27日晚,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作为中国电影的政府奖,华表奖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