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多元化

Search documents
我国外贸企业如何做到"危"中寻机?直击记者一线调研
Yang Shi Wang· 2025-04-27 02:58
Core Viewpoint - The textile industry in China remains a traditional pillar, with exports expected to exceed $300 billion in 2024, maintaining its position as the world's largest exporter for 30 consecutive years [1][2]. Group 1: Company Responses to Tariff Impacts - Guangzhou Textile Import and Export Group Co., Ltd. has seen its business with the U.S. come to a halt, with overall business volume dropping by nearly 50% due to a 34% tariff policy [6][8]. - The company is focusing on enhancing its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has been diversifying its market presence, planning to enter markets in Cambodia, South Korea,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8][19]. - The compan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communication with clients to manage existing U.S. orders amidst the tariff challenges [4][6]. Group 2: Market and Strategic Shifts - The textile industry in Guangdong is transitioning from reliance on U.S. orders to developing domestic markets and local brands, as exemplified by Yida Group's strategy to deepen its domestic market presence [9][17]. - Companies are leveraging their established supply chains and production capabilities to adapt to external pressures, with a focus on maintaining quality and stability in their operations [15][17]. Group 3: Industry Trends and Innovations - Guangdong's textile sector is undergoing significant restructuring, emphasiz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upgrades, including a shift from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to smart manufacturing [18][19]. - Companies are adopt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low-carbon solutions to meet international market demands and regulatory challenges, such as the EU's carbon tariffs [18][19]. - The industry is also focusing on product innovation,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with modern technology to create new materials and designs that cater to global market needs [18][19]. Group 4: Policy and Ecosystem Support - The Guangdong textile industry benefits from a highly efficient supply chain network, allowing for rapid production and collaboration among various stakeholders [19]. - Government policies are playing a crucial role in supporting the industry, including optimizing export tax refund processes and providing financial incentives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19].
“危”中寻机!美国关税冲击下 广东纺织业如何突围破局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04-27 00:05
纺织业一直都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2024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再次突破3000亿美元,连续30年保持 世界第一。作为全国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之一,广州市聚集着超3万家相关企业,形成了从面料研发到 成衣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在美国关税冲击下,广东纺织品企业如何化解风险?广东纺织业能够突围破局 的核心是什么? 负责公司经营业务的房武军,现在每天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和最新一批美国订单的上下游客户保 持密切沟通。 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房武军:我们现在的策略,就是根据关税政策的变化,去和上 下游客户谈,看看能不能分担。但是阻力还是会很大,如果客户不取消订单,几乎确定是有损失的。 成立于1980年的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目前,公司对美业务暂时 停滞,预计未来3个月也无新增订单,对美整体业务规模量几乎下降了一半。4月3日,34%关税政策落 地,在手订单的利润亏损已经显现,而出口转内销的路径也面临着现实的困难。 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房武军:按照我们内部的统计,我们国内就有S、M、L、XL 这样的码的分布,在欧美国家基本上没有S的概念,起标就是L码。美国市场的女装里 ...
签约 50 多亿元!成都 33 家企业沙特闯市场
Si Chuan Ri Bao· 2025-04-26 22:29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维睿 日程安排 政商洽谈、对接会议、园区考察等10余项活动,让行程满满当当 成效明显 对接会现场签约金额达50多亿元,更多意向合作在走访中达成 4月25日晚9时许,飞机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落地,结束1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前方高能人工智 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俊文一下飞机,手机弹窗响个不停——沙特项目合作细节亟待 推进。他步履匆匆却神色舒展,此次沙特之行颇有收获。 4天前,唐俊文跟随成都政企代表团开启沙特之行。这是2025年成都工业领域政企代表团首次出 海。33家企业、1家协会2025年出海首站告捷。 充满机遇是共识 关税战是一路热议的话题,大家讨论应对策略。唐俊文说,团队有种拧成一股绳的氛围,"这是危 机也是转机,大家咬咬牙一起顶上"。 "我们已开启市场多元化策略。"成都东方智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涂芳说。智象科技是一家智能 行李箱研发企业,过去出海以美国市场为主,现在已新拓展土耳其、阿根廷、斐济、菲律宾、韩 国等市场。此次沙特行,涂芳目标明确——开拓沙特批发客户。 沙特充满机遇,是出行企业的共识。这个曾以石油为标签的国家,正经历经济体系的重构——沙 特"愿景2030"提出,实现 ...
广交会观察:境外采购商云集 “流量”变“留量”成果硕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4-26 18:29
正在举行的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上,来自多国的采购商穿梭于展位之间。他 们肤色不同,语言各异,却怀揣同一个目标——在全球贸易新形势中寻找商机。 截至24日中午,已经有来自全球2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万境外采购商汇聚于此,这场贸易盛会的吸引 力不仅在于"人流量",更在于中国外贸企业将"流量"转化为"留量"的底气与实力。 4月25日,境外采购商在广交会上寻找商机。 中新社记者陈楚红摄 佛山市迅亚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广灶称:"人流量较上届增加,特别是南美洲地区的采购商很多。"多 年来,借助广交会的平台,迅亚建材被全球各地的采购商所熟知。在巩固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市 场的基础上,该公司还拓展南美洲和非洲等市场。罗广灶认为,参加广交会既能挖掘国际市场潜力,降 低对特定市场的依赖,又能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公司这两天接待了很多新客户,这提振了我们的信心,比如塞尔维亚、印度等国都是此前未及深耕的 市场,现在机会来了。"深圳市福兴业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文婷说,除传统市场外,公司近年来还加 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积极拥抱市场多元化。 为更好地将"人流量"转化为"留 ...
钢材:关税贸易战升级,解析中国钢材出口的影响
Wu Kuang Qi Huo· 2025-04-24 02:42
专题报告 2025-04-24 钢材:关税贸易战升级,解析中国钢材出口的影响 报告要点: 近期,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 34%的"对等关税",叠加此前多轮关税措施,使多数 中国商品面临高达 145%的综合税率。这一贸易政策的重大调整对以钢材为重要原材料的机电设 备、工程机械、船舶及汽车等中国优势出口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旨在系统分析高关税环 境下中国相关产业的出口变局,并深入探讨其对钢材需求的传导机制与结构性影响。研究显示, 尽管短期内出口面临显著压力,但中国制造业通过市场多元化、技术升级和供应链重构等策略 正逐步增强韧性,而这一调整过程也将重塑国内钢材消费格局。本文将从关税政策内容与实施 背景入手,分析各产业受影响程度,评估钢材需求变化。 石 头 黑色研究员 从业资格号:F03106597 交易咨询号:Z0018273 0755-23375140 shitou@wkqh.cn 赵 航(联系人) 黑色研究员 从业资格号:F03133652 0755-23375155 zhao3@wkqh.cn 黑色金属研究 | 钢材 关税政策背景 2025 年 4 月初,特朗普政府宣布实施新一轮对全球出口贸易限制措 ...
上海重夺“外贸第一城”!这座西部小城“涨疯了”→
第一财经· 2025-04-23 01:38
本文字数:1927,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何涛 随着各地海关公布一季度进出口数据,外贸城市规模座次生变,上海重夺"外贸第一城"。 22日晚间,深圳海关公布,一季度深圳市实现进出口总额9901亿元。而据第一财经记者查询上海海 关官网,一季度上海市进出口总额10053.85亿元。 由此,上海在丢掉2024年城市进出口年度冠军后,重新从深圳手里夺回全国第一。 外贸"双龙头"大力稳外贸 2025.04. 23 21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指出,在当前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上海要准确研判、正视挑 战、积极作为。要下好"先手棋",增强自身工作的确定性,稳外贸扩内需。 上海的系列举措正产生成效。比如,在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方面,一季度,上海市对东盟进出口总值 达1435.2亿元,同比增长7.1%。另外,作为中国和秘鲁共建 "一带一路" 的重点项目,"钱凯-上 海"海运航线开通两个多月来,上海海关累计监管进出口货物2.2万吨、货值6.1亿元。全市一季度出 口4622.4亿元,增长12.6%。 深圳市也把稳外贸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2024年12月31日召开的深圳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 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 ...
光伏|关税冲击下的光伏供应链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2 00:10
文 | 华鹏伟 林劼 美国"对等关税"来势汹汹,但虎头蛇尾,而中国光伏在长期面对"双反"、3 0 1、2 0 1等高额关税的情况下,对美出口已与关税脱敏,主要通过东 南亚等海外基地实现对美间接出口。"关税战"冲击虽造成中国光伏厂商海外产能成本上升并进一步挤压盈利,但相较于美国本土制造成本,或仍 具相对优势,美国光伏制造回流进程充满不确定性,中期内难改光伏产品进口依赖的窘境。面对复杂多变的贸易和政策环境,加大非美市场开 拓,推动技术升级和品牌塑造,实现市场多元化+业务本地化+向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或将成为对冲风险和盈利回升的关键。 ▍ 美国对华关税陡增,但光伏出口早已脱敏。 美国关税来势汹汹,但虎头蛇尾,虽然对华进口商品加征税率高达1 4 5%,但中国光伏长期面临"双反"+3 0 1+2 0 1的高关税,对美出口持续低 位,早与关税脱敏,目前主要通过东南亚等海外生产基地实现间接出口。美国对东南亚四国电池"双反"和加征普遍关税虽可能抬升中国厂商海 外产能生产成本,进一步挤压盈利空间,但相较于美国本土制造成本,或仍具相对优势,对光伏电池组件产品"中国品牌→东南亚制造→出口 美国"的商业链条未尚造成根本性冲击;同时, ...
Advanced Emissions Solutions(ADES)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06 18:44
Arq (ADES) Q4 2024 Earnings Call March 06, 2025 02:44 P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 Anthony Nathan - Investor Relations & Corporate RelationsRobert Rasmus - President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Stacia Hansen - Chief Accounting Officer 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 Gerard Sweeney - Managing Director & Senior Research AnalystGeorge Gianarikas - Managing Director and Senior AnalystPeter Gastreich - Managing Director - Energy and Sustainability AnalystTim Moore - Managing Director,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Opera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