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

Search documents
受理转办群众生态环境举报34万多件(数说美丽中国)
Ren Min Ri Bao· 2025-05-31 22:02
水口水库是福建闽江最大的水库,曾经,大面积网箱养殖导致库区水体污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 报后,当地大力实施网箱养殖清退等整改举措,库区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蝶变,闽江水质逐渐好 转。 2015年12月以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完成两轮全覆盖,第三轮完成3个批次督察任务。 截至目前,督察累计受理转办的群众生态环境信访举报34万多件,绝大多数已办结或阶段性办结,坚决 查处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据统计,前两轮督察共移交667个责任追究问题,共追责问责9699人。在督察推动下,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近日,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 负责人表示,将牢牢牵住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建设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 寇江泽)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01日 05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我国创造性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推动压实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 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部环境规 ...
精心呵护草原生态环境
Jing Ji Ri Bao· 2025-05-29 22:20
也要看到,在草原生态保护过程中,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例如,生态治理中人工干预占比偏高,对自然 规律与生态系统内在机理的系统性把握不足;生态价值转化渠道单一,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动态平衡 机制需要完善;跨区域协同治理存在壁垒,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法治的融合效能尚未充分释放;等等。 如何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呵护好草原生态环境,是题中应 有之义。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社会可 持续发展、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不久前举办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保护修复 主题发布会提出,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取得历史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这是长期重视草原生态保护的生动 体现,彰显了我国治理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 我国拥有近40亿亩草原,其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的稳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多年来,我 国将草原生态保护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全局,从"天人合一"的科技突破到"取之有度"的价值转换,再 到"和合共生"的协同合作,我国的草原生态保护正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治理之路。数据显 示,"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支持草原保护修复总投资达 ...
滇池开“美颜”“流量”变“留量”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5-29 01:43
蓝天白云下的滇池碧波万顷,飞鸟掠过水面,荡起层层涟漪,与远处层林尽染的西山相映成趣。这个曾因污染蒙尘 的"高原明珠",经过多年治理,如今已华丽蜕变为"生态新地标",不仅成为市民跑步、骑行、休闲的好去处,更是游客 争相打卡的城市名片。 多年来,云南省各级各部门攻坚克难,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进滇池保护治理并取得显著成效,滇池水质、水环境、水生 态持续改善。2016年,滇池全湖水质由劣Ⅴ类改善为全湖Ⅴ类,摘掉了劣Ⅴ类帽子;2018年,滇池全湖水质上升为Ⅳ 类;至今,滇池全湖水质已连续7年保持Ⅳ类。 系统治理,逐步清理污染欠账 为进一步提高滇池保护治理措施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昆明市因地制宜、坚持规划引领,离湖布局、远湖发展、 空间管控、产业优化,让"人、城、湖、产"的关系更加和谐。坚决整改沿湖违建,已经建的全面拆,累计拆除546个违 规违建点位111.9万平方米;没有建的全面管,通过修订《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调整规划条件,环湖路临湖一侧减 少建设用地115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639万平方米。在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中,共计减少建筑面积750万平方米。 同时,控源截污,通过源头减排、中端提效、末端拦截、湖内削减,大 ...
玉溪“五个坚持”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5-29 01:43
近年来,云南省玉溪市以"五个坚持"为引领,统筹推进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交出了一份亮眼 的"绿色答卷"。据统计,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从2020年的89.15%提升 至2024年的93.65%,高原明珠的生态底色愈发鲜明。 坚持系统治理,守护蓝天碧水 玉溪市以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核心,实施综合治理。 蓝天更清朗。推进钢铁、建材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强化污染天气预警响应。2024年,中心城区空气质 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5%,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下降13%,降至20微克/立方米。 碧水更澄澈。以"湖泊革命"为抓手,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入推进"两江"(南盘江、元 江)和重要湖泊保护治理,实施入湖污染治理工程,打造"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升级版。2024年,全市 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8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 净土更安全。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协同推进受污染耕地土壤污染源管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 持100%。2024年,全市镇区、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为100%、92.3%,生活垃圾无害化 ...
生态环境部: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全面启动,将进驻5省和3家电力央企
Hua Xia Shi Bao· 2025-05-27 05:58
自2015年12月以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已完成两轮督察全覆盖,第三轮已完成3个批次的督察任务,查处了一批破 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并且,此次督察也是5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后的首次督察。生态环境部新 闻发言人裴晓菲介绍,该条例共八章、四十四条,对督察定位、督察组织、督察整改、成果运用、纪律责任等进 行了系统规范。在督察内容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紧紧围绕区域重大战略实施、美丽中国建设等重大任务,围绕 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及长效机制建设、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及处理情况等开展督察,推动地方党 政领导干部、相关部门和单位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在督察整改方面,设立督察整改和督察成 果运用专章,规范整改责任主体、推进落实、整改情况报告、调度督促等方面内容,明确将督察结果和督察整改 工作有关情况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管理监督、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加强督 察结果在干部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记者注意到,日前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致函上述被督察对象,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 部署, ...
学者视点|生态综合补偿机制如何健全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5-22 23:42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生态综合补偿是推动生态保护与治理、协调区域之间生态经济利益、推动各方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 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推进生态综合补偿,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统筹推 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持续健全生态综合补偿机制,激发优质生态区域 特别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转换动力",推动生态补偿由原来的区域内部省份之间、省份内城市 间以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间"碎片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向中央政府以及全流域各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的 综合生态补偿转变。 让高颜值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高价值的"金山银山" 当前,亟须通过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补偿长效机制建设,让高颜值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高价值的"金山 银山"。 以市场作为生态产品与保护付出之间的桥梁,能够有效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是对政府补偿 的有效补充。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做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有效衔 接,鼓励社会力量以及地方政府按照市场规则购买生态产品和服务,通过激发保护区域的土地资源、劳 动力、资本和自然景观等要素的活力,提升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能力。另一方面,拓宽生态保护补偿资金 ...
吴桂英: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不断开创美丽长沙建设新局面
Chang Sha Wan Bao· 2025-05-21 02:09
市领导邹特、刘新良、郑平出席。 会议指出,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扎实推 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市各级各 部门要深学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定绿色发展之路,筑牢生态文明之 基,落细落实美丽长沙建设各项任务,以实际行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攻坚,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找准症结、精准施策,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 五"目标任务。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标本兼治、系统治理,加快推进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土壤环境质 量改善、秸秆禁烧管控、烟花爆竹燃放管控等工作,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要坚决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 改,动真碰硬、集中攻坚,确保按时保质整改到位,推动形成常态长效的制度机制。要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 型,严格"两高一低"项目准入管理,推进应用基础研究,以科技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健全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管控体系,加快生态环境监测"一体化"建设和"数智化"转型 ...
来公园,20分钟感受自然“疗愈”(美丽中国·身边的生态获得感①)
Ren Min Ri Bao· 2025-05-20 22:02
人们在北海公园游玩。 翁奇羽摄(人民视觉) 天坛公园绿地。 本报记者 江 萌摄 小朋友在海淀公园放风筝。 本报记者 施 芳摄 数据来源:住房城乡建设部 编者按: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2018年5月18 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 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 环境需要。" 你身边的环境变美了吗?相关生态产品选择更多、更优质了吗?本版今起推出"美丽中国·身边的生态获 得感"系列报道,从身边的点滴变化,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出的稳健步伐。 "去公园转了20分钟,神清气爽""大自然真是个巨大的能量场"……社交媒体上,"公园20分钟效应"火 了。 在北京,游园人数逐年上升。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931.83万人次,同比增加 4.37%。 "人们为什么爱逛公园?""'公园20分钟效应'有何依据?""除了赏花观景,公园还有哪些新功能?"……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的多个公园。 "公园治愈指南"发布 置身自然,可帮助降低体内 ...
北京首次发布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清单
Xin Jing Bao· 2025-05-20 11:35
新京报讯(记者曹晶瑞)5月19日,新时代北京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发布会暨"超大城市生态修复 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办,会上,首次发布北京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典型案例清单。 数据显示,到2024年底,北京森林覆盖率达44.95%,林地绿地年碳汇量达960万吨,公园绿地500米服 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1%,公园总数增至1100个,三分之二实现无界融通,获评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 市,涌现大批典型案例,绿色已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罗明对北京生态修复案例进行点评。她指出,入选的这16 个案例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更以全球视野、东方智慧和北京担当,为全球超大城市可 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范式。从废弃矿山生态重生到千年运河的碧波重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态秀场的华丽 转身,这些案例以科技赋能、机制创新、价值共生的治理哲学,为破解大城市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贡献独特的东方方案。北京实践证明生态修复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治理,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这 些鲜活的案例印证了北京方案的核心价值,就是以生态为纽带,重构城市竞争力;以修复为引擎,激活 城 ...
2025年“520世界蜜蜂日”主会场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
Huan Qiu Wang· 2025-05-20 09:20
北京蜂产业是践行"两山"理论的样板,是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的生动参与者和实践者。近年来,北京蜂产 业秉持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新发展理念,通过科技赋能推进种业振兴,服务赋能拓展蜂授粉市 场,文化赋能培育"蜂业+"新业态,品牌赋能壮大龙头企业,全链推进蜂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北京 蜜蜂饲养规模已达22.55万群,养蜂年总产值1.5亿元,蜂产品生产销售更是突破12亿元。蜂产业在服务 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促进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服务首都市民美好生活和花园 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环球网 5月20日,以"亲蜜无间"为主题的第八届"520世界蜜蜂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知蜂堂蜂博园盛大开 幕。本次活动由中国蜂产品协会主办,北京知蜂堂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北京蜂业学会协办,通 过开展"蜜蜂友好"倡议、科普研学、趣味互动、文化体验、蜂业金融、蜂产品品鉴等活动,传播蜜蜂文 化,倡导健康消费理念,推动构建蜜蜂、人与自然亲密无间、和谐共生的自然和社会生态。 国务院原参事刘志仁,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一级巡视员贲权民,中国蜂产品协会 会长杨荣,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国峰等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