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

Search documents
“线下”转“线上”,北京市排污许可审批进入电子证照时代
Xin Jing Bao· 2025-07-04 08:10
西城区生态环境局在推广电子证照过程中,制作《电子证照下载流程》,有效提高了企业对电子证照的 认知度和接受度。2025年5月,西城区生态环境局通过全程网办的方式为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城分公司颁发了电子"排污许可证"。 除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排污许可审批,北京市还在办理流程的优化上花心思。按照以往的审批模 式,企业需先办理环评手续,再申请排污许可证。为提高办理效率,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在2024年出台了 环评与排污许可审批"两证合一"政策,明确在农副食品加工、锅炉等12个行业推行"两证合一",在受 理、审查、决定等环节做好联动和优化,精简申请材料,让企业能够省时省力、同步完成两项环保审批 手续。 2025年,北京市在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改革过程中,从信息化管理和审批流程优化两方面进行了创新的探 索突破。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在部分区先行试点电子"排污许可证",从核发、审 批到使用实现全流程电子化。 大兴区生态环境局与大兴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配合探索"排污许可证"网申网审网批新路径,企业在 线上提交材料,政府部门后台完成审批,企业收到电子证照链接即可使用。"亮出二维码扫一下,单位 ...
乐山“以优促优”打造营商“绿环境”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30 01:57
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开展"送法入企"监督帮扶活动。 今年以来,四川省乐山市生态环境局聚焦经营主体关切,认真落实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乐山市委市 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部署要求,出台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六条措施》,明 确"用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升项目环评审批质效、强化污染物总量保障、加大环保项目资金支持、 推行柔性执法审慎监管、深化环保技术帮扶服务"六大任务,持续为市场主体降门槛、减负担、强保 障,做到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环境准入降门槛 政务服务能力强不强、效率高不高,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满意度、获得感。乐山市生态环境局进一 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既为资源环境保护"划红线""立禁区",又为市场主体发展"建通道""划跑道",不 断创新政务服务方式,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生态环境领域服务。 分区管控拓展空间。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区域环境质量变 化、产业发展需求等,按程序开展分区管控动态更新,解决用地未纳入工业重点管控单元等问题,为项 目落地和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展空间。及时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符合性分析,为中氟泰华20万吨/年 (10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另一种方式,苏州“少年环保导师”制可供借鉴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25 08:10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雨水花园吗?你们知道雨水花园是怎么'喝水'的吗?"近日,在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工业园区某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践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环境实践教学活动吸引了众多人参 与。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生态环境实践教学活动的授课者并不是中小学自然教育工作者或生态环境保 护专业人士,而是数位身着红色马甲的"少年环保导师",他们都来自于一些需要承担小额生态环境损害 赔偿责任的企业。 为有效解决小额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执行难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赔偿方式,江苏省苏州市生 态环境部门突破传统的经济赔偿和工程修复模式,创新推出多种更具社会效益的赔偿方式,"少年环保 导师"制度就是其中之一。经过生态环境部门的严格筛选和专业培训后,原本需要支付一定数额赔偿金 的企业,派员以"少年环保导师"的身份参与各类针对中小学生的生态环境实践教学活动,就可减少或免 于缴纳赔偿金。 需要注意的是,"少年环保导师"制度是劳务代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一种方式。相较于金钱赔付,这种 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违法成本。因此,各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借鉴这种方式开展生态环境 损害赔偿时,应充分调查违法企业的主观意愿、生产经营状况以及赔偿 ...
守护蓝天碧水绿地建设美丽安徽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19 02:08
本报讯 6月5日上午,安徽省人大城建 环密委、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合肥市人民政府 联合在骆岗中央公园举办2025年安徽省暨 合肥市纪念大买环境日和"江淮环保护栏杆 临动仪式 安管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赖晓明出席仪 式井向记者代表投放。活动由省生态环境门 总工程师费良清主持,合肥市委副书记路军 合肥市奏常委、包河区委书记程吉涛分别则 辞,安隆广播电视台生活钢率运营中心周梦 代表媒体发言 2025年"江淮环保世纪行"启动 天碧水绿地建设美丽 参年的6月5日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情形法》2014年修日实施以来第11个政瑞 日,5月30日至6月5日是《安徽省环境保护 条例》实施以来第 15个环保宣传播,今年六 五环境日宣传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江 推环保世纪行已连续举办32年,今年的主题 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剧思想,守护盗天碧水 绿地。 洒动指出,令年是"绿木青山就是会山镇 山"理念提出20周年。安徽省会营城,会过 六五活动精彩纷呈 表彰环保先进 倡导全民行动 2025年蚌埠环保世纪行启动 本报讯 近日,2625年纪念 六五环境日暨蚌埠环保进纪行 启动仪式在市民广场举行。市 大常委会副主任常言发 政雇副市长张铭出席启 ...
七部门发文保护建设“美丽河湖”,多方解读
Di Yi Cai Jing· 2025-06-18 02:59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局长徐翀介绍,当前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总体较好,但流域整 体治污压力依然较大,局部区域水环境问题突出,存在部分河流生态流量保障程度较低,生境破坏、生 态系统受损、湖库水体富营养化,水环境风险高发等诸多问题。 《行动方案》将推动我国水生态环境管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等7个部门上个月联合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 年)》(下称《行动方案》)。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组织多名专家和官员对《行动方案》进行了解 读。 "这是继2015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发布实施之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再次对水 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全面部署,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王 金南说。 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 "水十条"首次将水环境管理目标从"总量控制"转向"质量管理",推动了我国水环境治理实现三大转型: 治理目标从单纯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转向保障水体生态功能与水质安全;治理范围从单一行业减排, 扩展到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管理机制从分散管控,升级为排污许可制、河(湖)长制等制度化协 同治理模式。 中国环境科学 ...
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交出“含绿量”十足“含金量”满满高分卷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13 01:32
亮点1: 厦门海天码头。 四季更迭,被碧海环抱的厦门,举目皆美景,处处迸发着生机与活力。 生态环境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一项改革为中央决策作参考;七项经验获生态环境部推广;五项试点先行先试取得突破;三项成果彰显改革综合效益……翻 开2024年福建省厦门市生态"成绩单","含绿量"十足、"含金量"满满。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福建省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接续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创新深化年"活动, 完善"一核两翼"(以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改革试点为核心,以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践创新为两翼)总体布局,积极构建"1+6"(1个市 级改革要点,6个一区一特色改革要点)全面深化改革矩阵,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样板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谋定后动,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一系列亮眼成绩,离不开久久为功的坚持与努力。"我们强化整体谋划,从探索美丽中国'厦门实践'的先行路径、提升支撑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能力、完 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的体制机制、打造提升执法效能的工作机制、培育生态环保协作共治的支撑系统、构建一区一特色的改革矩阵6个方 ...
践行“两山”理念 共绘绿色新篇 2025六五环境日成都主场活动举行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05 14:23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还创新出台"环保35条"措施。如主动服务园区,创新建立园区环保首席服务制度, 选派28名干部驻点服务园区,对7个区(市)县差异化授权;主动服务产业,出台《简化优化中试项目 环评办理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落地政策措施》等文件,推动全市环保绩效A、B和引领性企业增至287 家,一键生成大气"一厂一策",惠及10个重点行业8000余家企业;主动服务企业,举办生态优园惠企会 客厅13场,拓展正面清单企业近1600家;主动服务项目,探索建立受理即批复、容缺办理、竣工即核发 等机制,52个承诺制项目实现环评当天提交、当天受理、当天批复等。 6月5日,正值第54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2025年六五环境日成都主场活动在兴隆湖畔举行。活动聚 焦"美丽中国我先行",以"践行'两山'理念,共绘绿色新篇"为主题,以"生态为基、生产焕新、生活向 美"为主线,展现成都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幸福宜居的城市生活。 活动中,成都首批生态环境特约观察员正式受聘,下一步,他们将持续记录城市绿色变迁,传递低碳理 念。据悉,成都市区观山次数已达年均60次,2024年贡嘎山和四姑娘山幺妹峰分别被观测到13次和35 次,均刷新历史纪录。 作为成 ...
三亚:让生态文明之花在鹿城绽放
Hai Nan Ri Bao· 2025-06-05 01:44
2024年,三亚市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优良率为99.5%,PM2.5浓度为11微克/立方米,PM2.5、PM10 继续保持历史较优水平。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城市饮用水水源、城镇内河湖、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均为 100%。 三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美丽三亚建设,努力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 让生态文明之花在鹿城绽放 俯瞰位于三亚市天涯区的小洲岛复绿公园,更新改造后的小洲岛绿意盎然,红色漫步道穿梭其中,成为 市民游客健身打卡的好去处。王将就 摄 蓝天常在,绿水长流,一组组数据背后,是三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三亚紧紧围绕"一标杆、五个区"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美丽三亚建设,努 力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在第54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三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态成绩单"。 A 回看来路,三亚生态环境保护"成绩单"亮点纷呈 在三亚,大茅水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依托田园综合体建设,不仅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还不断增强生态产品 供给能力,村民年人均收入、村集体收入节节攀升。 过去一年,经过不懈努力,三亚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三亚以问题为导向,铁腕整改,让生态修复"有里有面" ...
四川全力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一片青绿绘天府
Si Chuan Ri Bao· 2025-06-05 00:30
5月8日,在成都市大邑县,立夏之后的第三天又见雪山,晨雾、朝霞、雪山与城市同框(资料图片)。黄加荣 摄 (C视觉) ●2024年成都市区观山记录达62次,其中贡嘎山和四姑娘山幺妹峰分别被观测到13次和35次,均刷新历史纪 录 ●四川通过产业升级、能源结构调整、交通运输优化、重污染天气精准应对等措施,让"四川蓝"成为常态 ●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增至1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增至47种 这组数据引人深思:2024年,四川GDP排位全国第五,PM2.5年均浓度为29.8微克/立方米。这是有记录以 来,PM2.5年平均浓度首次降至30微克/立方米以下。 "在不牺牲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四川保住了这一片宝贵的蓝天。"5月30日,在2025年六五环境日四川省主场活 动上,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如此感慨。 近年来,四川出台《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四川省泸沽湖保护条例》《四川省赤水河流域 保护条例》等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政策,为一江清水永续东流提供坚实支撑。今年一季度,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继 续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在筑牢土壤安全基底方面,四川同样久久为功。除了扎实做好土壤监测外,四 ...
2024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我市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Zhen Jiang Ri Bao· 2025-06-05 00:12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of the news is tha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in Zhenjiang has shown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2024, with all monitored water quality indicators meeting or exceeding standards [1][2] - The surface water quality in Zhenjiang is rated as excellent, with 100% of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monitoring sections classified as Grade III or better, maintaining the top posi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1] - The city has implemented measures based on Xi Jinping'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focusing on precise pollution control and enhancing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1] Group 2 - In 2024, the concentrations of PM2.5, PM10, nitrogen dioxide, carbon monoxide, and ozone in the air have decreased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year, with PM2.5 reaching an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35 micrograms per cubic meter, the best level recorded [2] - The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 generally good, with controllable pollution risks for agricultural land and continued safety in the use of construction land [2] - The overall biodiversity has improv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diversity index of benthic animals and stable levels of attached alga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