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保护

Search documents
“十四五”期间我国退化草原年均缩减5000万亩
news flash· 2025-07-09 02:00
"十四五"期间我国退化草原年均缩减5000万亩 智通财经7月9日电,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草原生态质量显著提升,草原综合植被 盖度稳定在50%以上,退化草原年均缩减5000万亩,年鲜草产量超过6亿吨。"十四五"以来,我国草原 资源保护能力不断增强,全国共查处各类破坏草原案件近3万起,重点省区牲畜超载率逐步下降,草原 初步实现了休养生息。草原修复治理明显加快,年均草原修复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全国草原生态 服务功能价值约5万亿元。 ...
记录草原牧民的夏季转场路 感受人、畜与草原的和谐共生
Yang Shi Wang· 2025-06-15 08:52
央视网消息:目前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1300多户牧民陆续开始了夏季转场。但这两天,转场路上降雨频繁,许多牧民赶在降雨前赶路。转场 路上会有什么样的困难?总台记者跟随牧户阿古达玛记录下了他们的转场之路。 经过工作人员的仔细核实,阿古达玛一家顺利通过了管护站,进入夏营地草场。一家人找了一处草地,简单吃了些食物。 赶在天黑前,阿古达玛一家赶到了夏营地的蒙古包,安置了下来。 转场前,阿古达玛一家精心准备,将手把肉、雨披、药物等生活必备物资装上皮卡车,还带上了刚出生的小牛犊。为了实时掌握牛群的位置信息,阿古 达玛给牛妈妈戴上了智能数据记录项圈。就在出发前,阿古达玛发现其中一头小牛犊左前肢红肿。 阿古达玛给这头小牛打了一针消炎药,希望能尽快让它恢复健康。准备完毕,一家人骑上马、开着皮卡车,赶着70头牛、80只羊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今年雨水充足,阿古达玛想尽量赶在降雨前多赶路。时间紧迫,根据牲畜的迁徙习性,他们选择早晚赶路、中午稍作休息的方式,快速前行。他们选择 了最近的中线线路,沿着苏吉河河流,途经山丘、草原和河流,最终转场至宝日温都尔游牧核心区,全程超过40公里。 然而,转场之路充满了意外。行进过程中,一头牛妈 ...
稳妥施策发展草原生态产业
Jing Ji Ri Bao· 2025-06-05 22:06
加强草原生态长效监测及监管体系建设。建立草原大数据综合监测平台,健全草原监测的数据管理和信 息共享工作,明确草原的分布、面积、质量及动态变化,实现全国草原资源"一张图",为草原管理精准 化提供数据支撑。开展"绿盾""护绿"等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毁林毁草开垦、非法占用草原等行为,通过 公开通报典型案例,建立案件线索双向移交机制,构建起监测预警、行政执法、生态修复的治理体系, 加大草原执法监管力度。创新草原管理机制,依托草原自然公园和国有草场建设,将草原生态修复工程 项目区作为草原管理重点区域,严格落实草原休牧措施,保护草原生态修复成果。 加快提升草原修复保护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大草原科技投入,成立专项资金改善草原科研院所基础科研 条件,支持开展退化草原修复治理、智慧草原建设等相关科研活动,解决草原保护修复的技术问题。推 动高校及科研机构同地方政府、企业的紧密合作,加强草原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科技资源共享服务 平台、野外科学观测站等创新基地建设,构建产学研推用协调机制,提高草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科学 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计划,通过重大科研项目培养和提升草原科技领军人才水平,利用重大项目资源吸引 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投入我 ...
精心呵护草原生态环境
Jing Ji Ri Bao· 2025-05-29 22:20
也要看到,在草原生态保护过程中,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例如,生态治理中人工干预占比偏高,对自然 规律与生态系统内在机理的系统性把握不足;生态价值转化渠道单一,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动态平衡 机制需要完善;跨区域协同治理存在壁垒,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法治的融合效能尚未充分释放;等等。 如何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呵护好草原生态环境,是题中应 有之义。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社会可 持续发展、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不久前举办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保护修复 主题发布会提出,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取得历史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这是长期重视草原生态保护的生动 体现,彰显了我国治理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 我国拥有近40亿亩草原,其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的稳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多年来,我 国将草原生态保护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全局,从"天人合一"的科技突破到"取之有度"的价值转换,再 到"和合共生"的协同合作,我国的草原生态保护正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治理之路。数据显 示,"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支持草原保护修复总投资达 ...
内蒙古超亿亩草原进入休牧期 牧民获补贴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4-11 03:42
在内蒙古另一大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当地2.2亿多亩草场从4月1日起陆续进入为期45天的春季 牧草返青期休牧。其间,锡林郭勒盟通过"科学休牧+生态补贴"模式,以每亩1.125元的标准,为当地牧 民发放2.5亿元补贴资金,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 监测数据显示,近5年,锡林郭勒草原植被盖度较上5年提高7%以上,达到48.48%;亩产草量提高 18%,达到每亩61.09公斤。 中新社呼伦贝尔4月10日电 (记者 张玮)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草畜平衡区9330万亩草原,从4月 10日开始进入为期45天的休牧期,实行季节性休牧。休牧期间,牧民享受政府相关补贴。 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约1.49亿亩,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世界四大草原之一。2024年,呼伦贝尔 天然草原草产量达1876.25万吨,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6.38%,草群高度达36.78厘米。 进入4月,草原上气温逐渐转暖,一只只初生的羊羔让草原热闹起来。陈巴尔虎旗巴彦库仁镇呼和 塔拉家庭牧场里,600多只小羊正在茁壮成长。牧场主白云龙说,虽然接羔保育期恰逢春季草原禁牧休 牧期,但这并不影响羊羔的出生率和成活率。可通过科学饲养管理,调控饲草和谷物饲料的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