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破产

Search documents
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原副主任兼秘书长杜万华建言破产法修改:把立法重点从破产事务处理转到保护各方合法权益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6-08 18:05
5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修改在列。 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原副主任兼秘书长杜万华近期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构建完善的 破产保护法治体系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障。 杜万华还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是著名的法律专家。 个人破产保护法律制度亟待建立 当前,我国经济正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市场资源配置的 精准度与运行效率的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现行破产法公布于2006年,存在与当下企业发展、个人债务 处理实际不匹配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对个人破产保护立法的呼声日益高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企业破产机制,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在杜万华看来,党的二十届三 中全会将破产法律定位为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他认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离不开破产保护制度的支撑,它标志着我党对破产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 重要作用的认识发生了新的飞跃。因此,要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构建一个完善 的社会主义破产保护的法治体系。 杜万 ...
退休夫妻月入1.2万负债1.2亿!个人破产可行吗?专家解读→
第一财经· 2025-05-21 09:44
2025.05. 21 本文字数:5095,阅读时长大约7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安然然 近日,"月薪4784元负债2544万余元的女子申请破产""月收入1.2万元负债1.2亿元的退休夫妻申请 破产"两则申请个人破产清算的新闻接连引发热议,让个人破产制度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浙江、江苏探索推进"与个人破产制度功能相当"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工作,深圳依据 2021年3月1日起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开展个人破产审判试点,个人破产制度作为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性探索,正从区域试点向立法建构迈进。但与此同时,不少人对这项制度 的作用仍有疑虑,对它的接受程度也不高。 早在2006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时,就曾有人呼吁将个人破产也归入其中。此举并 未成行后,"我国的破产制度只能说是半部破产法"的观点渐增。 近几年,个人破产制度的推行逐渐"破冰"。党中央、国务院在发布的多个重要文件中强调健全破产 制度工作。2018年10月24日,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作 《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时建议,推动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完善现行破产法,畅 通" ...
“退休夫妻月入1.2万负债1.2亿”热议背后:个人破产制度还有多远?
Di Yi Cai Jing· 2025-05-21 09:12
个人破产是什么?哪些人能申请个人破产?个人破产制度是否会成为"逃废债"的工具,甚至纵容"老 赖"?现阶段国内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进展如何?建立这项制度的紧迫性到底有多大?这些问题,都是 公众关心的焦点。 如何认识"个人破产"? 当前破产法律制度供应不足,社会公众对个人破产制度仍有较大顾虑,已经试点地区也面临一些问题 近日,"月薪4784元负债2544万余元的女子申请破产""月收入1.2万元负债1.2亿元的退休夫妻申请破 产"两则申请个人破产清算的新闻接连引发热议,让个人破产制度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浙江、江苏探索推进"与个人破产制度功能相当"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工作,深圳依据2021 年3月1日起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开展个人破产审判试点,个人破产制度作为优化法治 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性探索,正从区域试点向立法建构迈进。但与此同时,不少人对这项制度的作用仍有 疑虑,对它的接受程度也不高。 个人破产制度,是指个人资产无法清偿其债务时,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宣布其破产并核销债务的制度。 通过对破产申请人的财产进行清算、分配或者进行债务调整,对确实无能力进行清偿的债务进行豁免, 并确定破产申请人在破产过 ...
2024中国债务重组市场深度观察:在破立之间重构经济新生态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5-15 10:28
4月17日晚间,某房地产企业发布公告,宣布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获得重大进展,同时披露实施"强制性债转股"重组方案。该公司在2023年 11月完成首次境外债重组,16个月后将二次重组的方案摆上谈判桌,而这次谋求的是"彻底化解公司境外债务风险"。 这家企业的境外债务重组仅仅是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房地产行业探索债务重组的一个缩影。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旧动能、新旧产业、新旧模式转化的关 键过渡期,市场发展的主旋律从"高速扩张"变为"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并举。在此背景下,债务重组成为当前阶段各市场主体深化结构调整必要而关键的手 段和工具。金杜律师事务所债务重组团队近日发布的《2024年度债务重组市场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就指出,房地产行业的"减速增质"恰恰揭示 了当前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化——债务重组正在从风险处置的"最后防线",升级为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 根据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4年全国法院审结破产案件数量约3万件。一方面,中国经济已进入存量优化调整阶段,市场主体加快淘汰出清,最 近三年破产案件数量相较2021年以前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另一方面,当前经济呈现平稳回升态势,破产案件 ...
深圳一破产申请引热议,专家:个人破产制度普法仍需加大力度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4 12:48
退休夫妻月收入1.2万元却负债1.2亿,近日,这则深圳市民申请个人破产清算的公告冲上热搜,引发不 少网友热议。有人对收入和债务的悬殊表示怀疑,也有人提出背后是否牵涉到"职业背债人"。就此事,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上述破产申请目前处于案件审理前的审查阶段,接下来,法 院将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书和证据材料进行核对,再依法裁定是否受理申请人的破产清算申请。而根据 申请人自述,夫妻俩的巨额债务是由于经营不善创业失败欠下,目前能力无法清偿全部债务,才申请了 个人破产清算。 南都记者梳理此事件中广受争议与讨论的焦点,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 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主任李曙光。 李曙光认为,上述新闻能引发如此大的讨论,反映了公众对个人破产制度的关注,"人们一方面期待个 破制度可以给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获得救济的机会,另一方面又担心这个制度被滥用"。李曙光直言, 在当下的个人破产制度下,网友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他解释,即使法院裁定介入了破产程序,还要有 三年的考察期,申请人这三年都会被放在聚光灯下考察,如果发现欺诈,随时可以撤销破产申请。因 而,申请个人破产不等于法院受理,更不等于免除 ...
退休夫妻月入1.2万负债1.2亿?法院:正进行受理前审查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3 01:40
"退休夫妻月入1.2万负债1.2亿"?近日,这样一条话题冲上了热搜,引起社会广泛争议。根据公开信 息,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了一起破产清算申请公告,一对月收入合计1.2万元左右的退休夫 妻,申报了超过1.2亿元的债务。对此,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认为如此悬殊的差额背后或有猫腻,更 有网友担心,是否是高龄老人成为了"职业背债人"。 个人破产是一个复杂的程序,记者还注意到,部分网友对上述破产清算案件存在"申请=法院受理"的误 解。 事实上,根据《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个人破产案件从个人债务人申请到法院裁定受理有一套 严格的流程。该负责人介绍,基本流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申请前面谈辅导、申请审查、裁定受理。 "在面谈辅导阶段,个人债务人需陈述其负债规模、负债原因、资产和收入等情况,破产管理署引导其 规范提交申请材料。"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法院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书及证据材料进行核对,在债务 人签署诚信承诺书后,立"破申"案号进行审查。 为防范破产欺诈行为,法院会通知债务人申报的全体债权人,并在深圳个人破产信息网公开破产申请的 相关信息,接受全体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在个人破产申请审查阶段,法院委托市破产管理 ...
助“破产”变“破茧”(暖闻热评)
Ren Min Ri Bao· 2025-05-11 22:30
【人物】获得信用修复证明书的卫云培 【故事】因资金链意外断裂,在江苏无锡打拼的"包工头"卫云培欠下了30多万元的外债。2018年,他被 两名工友起诉,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面对巨额债务和信用崩塌的双重打击,他没有逃避,而是和妻 子一起在农贸市场摆摊挣钱,偿还欠款。在锡山区人民法院"类个人破产制度"支持下,他按时完成了清 偿计划,并顺利通过两年信用考验期。前不久,法院向他发放了信用修复证明书,宣告这位曾经的"失 信人"重获信用。 【点评】 也要看到,个人破产制度给诚信履约的债务人创造了重新出发的机会。卫云培之所以得到法律支持和债 权人谅解,正在于其多年如一日守诺践行。让信用修复更加顺畅,还需强化"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区 分"恶意失信"和"非恶意失信"的边界,严格认定"诚实而不幸"的事实。让制度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信用 修复才能成为激发人们向善的钥匙,社会信用体系才能更加坚实。 今年1月,卫云培归还了最后一笔欠款,"重担没了,浑身轻松!"贷款开个店,为孩子们攒点钱,拿到 信用修复证明书的他已经开始谋划新生活。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30个地方法院受理了个人破产案 件,累计免除债务金额超13亿元。信用修复这一制度创新的 ...
个人破产制度不能让投机者钻空子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1 15:00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当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健全,相关部门难以查清个人财产状况。不排除一些 人事先恶意借贷并大肆挥霍,尔后通过个人破产而逃避债务。或者一些人通过关联交易让自己背负巨额 债务,让子女或亲朋好友获取巨额收益,然后再通过个人破产制度豁免部分债务。即如果不从严把关, 就会诱发道德风险,产生"赖账得利,诚信受损"的负向激励。让一些职业背债人,职业闭店人等投机者 转移巨额财产,背负巨大债务后,再通过个人破产制度豁免债务,完成对无辜者的收割和财富转移,相 关制度则成了其帮凶。 简单来说,一些投机者为获取个人利益,甘愿为他人背负巨额债务,成为欠下巨债的公司法定代表人, 让真正的"老赖"金蝉脱壳。此时,如果再让这些本就严重破坏诚信的"老赖"和投机者能够通过个人破产 程序洗白,无疑会极大地破坏本就脆弱的诚信体系,让公众对这一制度的合理性产生怀疑。 在经济比较发达和个人参与市场经济较为活跃的背景下,推行个人破产制度并非坏事。现实中,有些人 属于刻意欠账不还的"老赖",但也有些人对欠债并无太大的主观恶意。如有人因为突发事故或不可抗拒 原因以至于突然欠下大量债务且一时难以清偿;有人因突发的地震、台风导致商品房损毁,但该 ...
月入1.2万负债1.2亿,一对退休夫妻申请破产,法院:立案审查
新浪财经· 2025-05-11 01:28
近日,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一起破产清算申请公告,一对月收入1.2万元的退休夫 妻,申报了超过1.2亿元的债务。 记者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申请公告中看到,63岁男子刘某和62岁的牛某为夫妻关 系,两人均申报目前退休状态,其中妻子牛某申报每月收入6528.47元;名下登记有深圳市 外房产2套,估价合计440万元;银行存款余额22096.2元。丈夫刘某每月收入6221.94 元;名下登记有深圳市外商铺4套,估价合计50万元;名下登记有车辆1台,估价16000 元;银行存款余额42811.65元。牛某申报的负债约54088034.87元,刘某申报的负债约 72798097.25元,夫妻共同债务合计约126886132.12元。 根据法院公告,牛某、刘某申请个人破产清算为两案,两个案件虽然合并公告,但使用不同 的案号,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 2025年4月8日立案审查。 新闻多一点: 2021年3月1日,我国率先探索个人破产制度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正式开始施 行,专门处理个人破产事务的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同日上午挂牌成立。 据媒体报道,该条例规定,个人破产程序包括个人破产清算、重整以及和解程序三个类型 ...
FF交付2辆车,贾跃亭发视频主动提“还债回国”:漂泊8年期待回北京,时间不会太远
新华网财经· 2025-05-09 07:35
5月9日,F F创始人、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发视频纪念FF成立第11周年,主动提及想家想回北京,表 示"还债回国"的时间不会太远。 视频中,贾跃亭直言太想念北京:"孩子和老爸老妈都在北京,所以非常非常想念,也期待能够尽快回 去相聚。" 贾跃亭表示感谢大家多年的关注:"我感谢大家,也挺感动的。因为毕竟我已经17年到现在,已经8年没 有在国内了,但依旧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视频结尾,贾跃亭分享一直以来支撑自己的一句话:"无论我遭遇什么,都是在我过去的错误买单。" 据财经网科技5月9日消息,法拉第未来今日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该公司报告期交付两辆FF 91 2.0,用户分别来自加州和纽约,进入美国东海岸市场。附其一季度业绩: 收入:30万美元(现汇率约合217.2万元人民币),为FF 91交付和租赁收入。 运营净亏损:4380万美元(现汇率约合3.17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的 4360 万美元持平。 经营现金流出:2030万美元(现汇率约合1.47 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 38%。 ndersta 他主动提到还债话题:"还债不单单对我非常重要,甚至是我人生中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同时对FF也非 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