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预防

Search documents
日本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暑风险更高
Xin Hua Wang· 2025-07-10 05:31
新华社东京7月10日电(记者钱铮)北半球近日持续的高温天气或许对糖尿病患者更加危险。日本 一项大规模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中暑的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约1.4倍。 名古屋工业大学近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团队利用日本全国规模的保险数据库,分析了糖尿 病与中暑风险的关联。研究使用了2016年至2022年期间约256万人的保险理赔信息,比对了约18.8万名 糖尿病患者和约75万名非糖尿病患者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中暑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约 1.4倍。30岁至59岁男性患者中暑风险最高可达非糖尿病人群的约1.7倍。 研究发现,在东京、大阪等地,即使在最高气温不到30摄氏度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群体中暑风险 仍高于非糖尿病人群。而在北海道等气温较低地区,也存在糖尿病患者中暑风险上升的情况。 公报说,这是日本首个对糖尿病患者中暑风险的定量评估。糖尿病患者身体排汗功能下降,可能出 现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更容易中暑,本次研究通过大规模数据分析证实了这一推测。该结果有望为制定 中暑预防措施以及推进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防护措施提供重要参考。 数据显示,居住在北海道的40岁至59岁的糖尿病患者中暑风险约是当地非糖尿病人群的 ...
申城高温“控场”谨防中暑
Jie Fang Ri Bao· 2025-07-01 01:39
Group 1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extreme heat wave in Shanghai, with temperatures expected to reach between 39℃ and 40℃ in early July [1] -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t Fudan University affiliated Jinshan Hospital has treated four cases of heatstroke since June 28, including elderly individuals and outdoor workers [1] - A 92-year-old man and a 60-year-old outdoor worker are cited as typical cases of heatstroke, emphasiz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se demographics during high temperatures [1] Group 2 - Medical professionals recommend that citizens take precautions against heatstroke, such as staying hydrated and seeking medical attention if symptoms persist [1] - Three effective methods to alleviate heat stress are suggested: moving to an air-conditioned room, wearing breathable clothing, and applying ice packs to key areas of the body [2] - The use of frozen mineral water as an ice pack on areas with rich blood vessel distribution is highlighted as a quick way to lower body temperature [2]
高温来袭 专家提示这三类人群要重点防护
Xin Hua She· 2025-06-29 08:40
图片由AI生成。 夏至后,全国多地陆续迎来高温天气。如何预防中暑?不同人群需要注意哪些要点?记者采访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 研究院急诊科专家。 专家建议,户外劳动者要及时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尽量避免高温时段作业、外出活动。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多喝淡盐水 及电解质饮料。"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等到感觉口渴的时候再喝水,而是要定时补充一定的水分。"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急诊科副主任王绍 政说,要随时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等症状可能是中暑先兆,此时要及时休息、补水。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主任马磊介绍,"中暑"的专业医学表述为"热相关疾病",由高温、高湿及空气不流通三大因素共同诱发,临床表 现呈递进式发展,包括热疹、热水肿、热晕厥、热痉挛、热衰竭以及致死率极高的热射病。早期预防与症状识别是阻断病情恶化的关键。 "预防热相关疾病,需要重点关注三类人群。第一类是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第二类为孕妇、老人、儿童等敏感人群;第三类为 患有慢性基础病的患者。"马磊说。 图片由AI生成。 "儿童新陈代谢快,体内产热多,同时皮肤上的汗腺发育尚不成熟,散热能力较差,且 ...
高温天来袭,这份避暑纳凉攻略请收好!
Yang Guang Wang· 2025-06-25 12:54
出行方面:高温天气要尽量减少室外劳作或户外活动,尤其是在日照强烈的上午11点到下午3点。如有 较长时间的出门旅游,建议备上防暑降温药物。 及时识别中暑信号 央广网北京6月24日消息(记者 郭彦伟) 近日,我国华北等地高温持续,局地最高气温更是达到40℃以 上。如何科学预防中暑?出现中暑征兆如何紧急救治?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航天城院区 急诊应急中心副主任孙蓉为大家带来一份避暑纳凉攻略。 如何科学预防中暑? 孙蓉表示,高温天气预防中暑,建议大家从"衣食住行"方面加以注意。 穿衣方面:尽量选择轻薄、宽松、透气的浅色衣物,避免穿紧身、深色衣物,影响人体散热。外出时携 带遮阳伞、遮阳帽等遮阳用品,涂抹防晒霜,避免在直射阳光下暴晒。 饮食方面: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出现脱水,因此要保证每天至少1500毫升的饮水量,出汗 多时,可以补充含盐分的电解质溶液。另外,可适量吃一些果蔬,如西瓜、西红柿、苦瓜等,还可以饮 用绿豆汤、酸梅汤等解暑食品。 起居方面:生活起居要规律,减少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合理设置室内空调温度,防止室内外温差过大 造成感冒或中暑。 孙蓉介绍,根据症状程度不同,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 ...
关注猴痘等传染病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健康防护提示
Yang Shi Wang· 2025-06-13 01:48
央视网消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2025年6月需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发热 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登革热、人感染禽流感和猴痘等传染病,食物中毒和高温中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常见症状主要为发热、咽干、咽痛、咳嗽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 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后转为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主要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5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4-7月为春夏季 高峰,9-11月为秋季高峰。 主要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居室经常通风,勤洗手。 2.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 洗消毒,非一次性的婴幼儿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 3.尽量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避免与患病儿童共用餐具、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4.接种EV-A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也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为尽早发挥 保护作用,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