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仿生技术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全球首例 超仿生“魔鬼鱼”和“蛟龙号”深海搭档作业
news flash· 2025-06-19 15:00
今天,2025CMG暑期视听嘉年华上,总台节目《中华考工记》重磅发布仿蝠鲼水下机器人与"蛟龙 号"首次深海作业视频!在南海海马冷泉区,720公斤级、翼展4米的超量级深海超强"魔鬼鱼"亮相。它 作为"蛟龙号"僚机进行深海作业,可下潜至深海1000米,具有超仿生、超柔软的优越特性和实际应用能 力。(央视新闻) ...
IEEE TRO发表!华科团队打造仿生隔振 + 负载调控的“双减压”悬浮背包,破解越野负重痛点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07 10:43
在长距离行军、户外探险、应急救援等长时间负重行走的高强度场景中,传统背负系统会将负载产生的垂向惯 性冲击,毫无缓冲地直接传递给使用者,这极易引发肌肉疲劳与关节损伤。与之形成对比的是, 主动悬浮背 包融合可穿戴技术与主动控制机制,能够动态调节负载与人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在降低负载冲击力、提升使用 者舒适性与代谢效率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围绕主动悬浮背包的主动控制策略与人机交互性能,近年来众多科研人员展开了深入研究,并相继提出基于步 态识别、动态反馈和能量补偿等多种控制方法,在减轻人体负担、提升人体运载代谢能效率上取得一定进展。 但 相 关研究普遍对复杂步态与突发扰动适应性不足 : 一方面,控制策略过度依赖稳定节律;另一方面,结 构设计缺乏对负载传递路径的有效调节能力,导致难以与人体运动实现良好协调。 如何构建一种能够兼顾多地形适应与负载主动转移的智能背负系统,已然成为降低人体运载负担,提升人体运 载效率的关键突破口。 ▍ 开发负载转移悬浮背包系统,突破复杂环境适应性难题 面对上述挑战,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黄剑、曹瑜团队 ,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大力 支持下展开深入研究,并 成功开发出一种具有 ...
和讯走进松延动力:马拉松“技”压群雄,秘密究竟在哪?
He Xun Wang· 2025-06-06 08:21
前不久,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300024)半程马拉松赛事于北京亦庄鸣枪开跑,全程21公里。在这场科技 与体育的盛会中,松延动力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表现卓越,一举斩获第二名与第三名佳绩。 在松延动力的展厅里,一款仿生机器人格外吸睛。它具备强大的表情交互能力,不仅能精准捕捉人类面 部表情,还能依据与人的互动自主做出丰富多样的表情回应,每一个表情都自然生动。 本期和讯《看多中国》栏目深入探访松延动力,揭秘其研发的机器人如何在这场半程马拉松赛事中脱颖 而出,斩获佳绩。 近日,凭借旗下机器人在马拉松赛事中的卓越表现,松延动力声名鹊起,热度不断攀升,订单量也随之 迎来爆发式增长。松延动力机器人为何能在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 据其机器人结构负责人邬栋透露,团队从设计之初便确立了打造"极具爆发力与能量的小运动员"这一精 准定位。基于此,在关节电机选型以及材料选择等关键环节,均围绕实现卓越运动表现这一核心目标展 开,精心打磨每一处细节。 邬栋进一步指出,以线束规划为例,松延动力机器人内部采用了一串线贯穿的设计方式。尤为独特且巧 妙的是,公司研发的机器人走线结构别具一格。团队精心设计了众多绕线结构,使得所有线束都能从内 部有序走线,这 ...
博览会好物多多 中东欧客商爱上了中国造仿生产品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正在浙江宁波举行。本届博览会上,中国制造的创新产品凭借技术革新和卓越的品质,受到广泛关注。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带来了最新研发的人形机器人"领航者2号",它可以应用于制造、零售、导览、巡检等众多领域。而在"浙江精品"主题展区,超轻 环保双肩包、碳纤维匹克球拍、多语种实时互动翻译机等一系列浙江制造的潮流单品也纷纷亮相。 在各类创新产品备受关注的同时,贸易合作也成果丰硕。这家从事宠物产品国际贸易的公司,与一家塞尔维亚公司签订了超两亿元的合作协议,计划开发宠 物营养品市场。 据了解,此次签约涉及宠物用品、矿产品、滑雪器材、葡萄酒等10个进口采购项目。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中东欧各国的30余家企业完成签约,签约项目总额达 24.9亿元。 创新产品出彩 贸易合作成果丰硕 本届博览会首次设立了数智中东欧展区,由中国研发制造的人形机器人、仿生技术产品、AR交互应用等近百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黑科技"扎堆亮 相。 斯洛文尼亚客商 博扬·帕赫利纳:我非常喜欢这个仿生手,这个技术可以让仿生手指做非常精确的事,我认为这样的产品有进入世界市场的可能,而不仅仅 是我们的国家。 在数智中东欧 ...
仿生技术为影视拍摄增色 AI全方位融入电影制作成为“创作合伙人”
Yang Shi Wang· 2025-05-24 05:14
央视网消息:为期5天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正在广东深圳举行。本届文博会上,仿生技术制作的机器人成为 了"网红"。在现场,甚至很多观众以为它们是真实的动物标本。他们究竟有多逼真?在电影拍摄中起到什么作用? 它们可以跟着人类的动作,做出瞪眼睛、吐舌头等各种动作,这些都是使用影视仿生特效技术开发的互动表演机器人。面部捕捉技术将人的表 情转换成信号,来控制熊猫的表情。熊猫头部安装的40个控制电机,可以时时复制粘贴人类的眨眼、歪头、撇嘴等表情。 AI全方位融入电影制作 成为"创作合伙人" 在文博会上,人工智能已经充分融入电影工业产业链全流程,AI正在逐渐成为电影制作各个环节的"创作合伙人"。 这只像睡着了一样的仿生小狗是出演过电影《我会好好的》的一只机器人小狗,这个仿生熊猫也即将投入部分影视拍摄。它们表情自然、毛发 逼真,与真实动物一般无二。 "影谱"AI大模型,以AI辅助剧本生成、评估、修改等环节。在2025年8月将面向全行业开放,电影机构、从业者和爱好者借助AI,可以利用人 工智能迅速搜集创作素材,得到符合逻辑、适合电影叙事脚本创作的有力辅助。 导演视觉创意AI系统将导演视觉想象转化为具体可 ...
德国费斯托经营百年的奥秘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5-23 14:11
德国是全球百年企业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在这个人口只有大约8000万的国家里拥有着超过800家两百年以上历史的企业,上千家超过一 百年以上历史的企业。如今,德国又多了一家百年企业——费斯托集团(下称"费斯托")。 费斯托(Festo)成立于1925年,总部位于德国埃斯林根,历经百年已发展成为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在全球60个国家设有200余个分 支机构,12个全球生产基地,客户多达30万。 "费斯托创立于1925年,是一家传承三代的全球性家族企业,起源于一家生产木工机械的工厂。"费斯托大中华区业务总裁姜作林向经济观察报 记者解释说,最初的形态与目前的状态相差巨大。这是因为费斯托在100年来,凭借不断的技术创新,向气动、电动、数字化技术延伸,发明 了世界上第一款阀岛,最终成为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 多年以来,费斯托每年营业收入中有8%以上投入到技术研发中,提前多年储备大量了前瞻性技术。 这其中令业内外津津乐道的是,费斯托在2006年后开始探索将一系列仿生技术用于自动化产线当中。它的第一个仿生技术源于向"鱼鳍学习"。 在费斯托科技人员眼中,鱼的尾鳍有着非凡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我们用手指按压一个物 ...
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问世;仿生技术让水下机器人像鱼一样灵活游动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5-23 03:11
1.【仿生技术让水下机器人像鱼一样灵活游动】自然界中,鱼类能在水流复杂多变的水下灵活游动、 避开障碍,主要得益于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受这 一现象启发,该所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FlowSight的仿生侧线传感器,让水下机器人也能精准地 感知水流变化,像鱼儿一样灵活游动。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IEEE机器人汇刊》。 (光明网) 2.【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问世】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成功研发 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这台机器人能像缝纫机穿针引线一样,将比头发丝还 细的柔性微电极精准植入动物大脑,为脑机接口与脑科学研究提供支撑。"CyberSense具有自动化程 度高、可植入数量多、空间定位准、时间效率高、能灵活避让血管等优势,有效提高了成功率和植入 效果。"CyberSense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秦方博说,CyberSense可适配 多种型号的柔性微电极,应用于啮齿类、非人灵长类等动物的大脑皮层植入。 (科技日报) 3.【我国彩虹-YH1000无人物流机成功首飞,航程可达1500公里】 彩虹- ...
新研究:生物体系中的质子转移受量子力学影响
Xin Hua She· 2025-05-16 13:59
手性是指一个物体或分子在结构上不能与其镜像完全重合的特性。并非所有分子都具有手性,手性分子 和与它互为镜像的异构体可能存在很大的性质差异。科学家此前已知,手性分子在生物系统内广泛存 在,蛋白质、糖、DNA和RNA的基本单元,如氨基酸、单糖和核苷酸,均存在手性且通常以单一手性 存在。 研究人员认为,新发现的机制与量子化学中的"手性诱导的自旋选择性"效应一致,后者描述了具有特定 手性的分子如何与不同自旋方向的电子选择性地相互作用。这一发现意味着,生命体系中的能量与信息 传递可能比先前认为的更具选择性和可控性。质子在生物体系中的运动不仅仅是化学过程,还与量子物 理学有关。 公报说,该研究进一步印证了生命现象中蕴含量子机制的可能性,为量子物理学与生物化学的融合研究 提供了重要例证。这一耦合机制有助于开发控制细胞内信息传递等用途的新型仿生技术。研究人员也强 调,该实验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在纯化的溶菌酶晶体中进行的,因此存在局限性,尚不清楚观察到的现象 如何在活细胞内的复杂环境中发挥作用。(完) 新华社耶路撒冷5月16日电(记者王卓伦 陈君清)以色列一项新研究发现,生物体系中至关重要的质 子转移过程不仅受到化学因素影响,还受 ...
上海教授创业10年,拿下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续航第一
创业邦· 2025-05-13 03:20
「奔向AGI」 栏目聚焦AI大模型、AI agent、AI应用、芯片、机器人等前沿、热门的AI技术和商业创 新。 作 者丨薛皓皓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midjourney "不换电,行者二号能连续跑4小时,连续走6小时。 "卓益得机器人(以下简称"卓益得")创始人李清 都说。 近期30支队伍参赛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上,仅有6台完赛的人形机器人中,两台来自卓益得 的"行者二号"。一台获得季军,另一台续航能力全场最佳。"行者二号"身高1米7,体重却只有28公 斤,采用模拟人类肌腱的方式驱动,让它更轻,续航更长,负载更大。 经营卓益得的同时,李清都还担任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的执行院长。卓益得的创办还要追溯 到10年前,当时李清都研发了一台名为"行者一号"的人形机器人,这机器人用0.8度电持续行走134多 公里,连走两天三夜,直接打破了康奈尔大学保持的足式机器人行走最远距离吉尼斯记录。 2016年,李清都创业时,国内的人形机器人公司不多于5家,多年后,这波人形机器人浪潮正席卷全 国,人形机器人何时商业化,正被人们热议。 李清都透露,公司正快速扩充公司规模,为即将到来的批量生产和商业化作准备。"未来2~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