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格局

Search documents
印度“抢油”大战!中东油会被“买空”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03:31
印度的"抢油"行为,本质上是一场被需求推着走的"生存之战"。 作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消费国,印度2024年日均消耗510万桶原油,但本国产量仅70万桶/日,86%的需求依赖进口。更棘手的是,这个国家的能源需求正 以"加速度"增长——GDP连续5年保持6%以上增速,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像一台台"耗能机器",对石油的需求呈指数级攀升。仅2024年,印度新增 的炼油产能就达2000万吨/年,相当于每年要多"吃"掉40万桶/日的原油。 人口红利的释放也在加剧这种饥渴。印度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已超9亿,城市化率从2010年的30%飙升至2024年的38%。更多人搬进城市,汽车保有量从 2015年的2亿辆增至2024年的4.5亿辆,汽油、柴油的需求跟着翻番。更关键的是,印度80%的电力来自污染严重的煤炭,政府正大力推动"油改气"——2024 年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5%,而其中70%的天然气依赖中东LNG(液化天然气)。 简单说,印度的"抢油"不是"囤货居奇",而是"生存刚需"。就像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饭量突然变大,不得不去邻居家多借几碗饭——这不是贪心,是成 长的必然。 2025年3月,印度石油部的一纸公告在全 ...
中美石油贸易史上最大断层,特朗普发声希望重启,中方态度明确
Sou Hu Cai Jing· 2025-06-27 03:46
前言 2900万桶到300万桶,90%断崖式跳水,中国对美石油进口创下史上最大幅度下滑。美国页岩油库存堆 积如山,企业叫苦不迭。 更戏剧性的是,一向强硬的特朗普突然服软,在社交媒体主动示好:"希望中国从美国大量购油"。这种 180度转弯让市场一片哗然。 美国石油为何从"武器"变成"负担"?中国这招"能源断供"究竟打中了谁的七寸? 作者-彤 90%暴跌背后的政策博弈 当2900万桶的峰值进口量在短短几个月内骤降至300万桶,这个90%的跌幅不仅仅是一组冰冷的数据, 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能源战争的直接体现。 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对美石油进口的这种断崖式下跌,创造了中美贸易史上单一 商品进口降幅的最高纪录。要知道,在2023年的巅峰时期,中国每日稳定消化着近30万桶美国原油,这 相当于一个中等产油国的全部日产量。 然而,最让市场意外的不是数字本身,而是美国政策制定者的反应。就在所有人都预期华盛顿会采取更 强硬反制措施时,特朗普却在6月24日的社交媒体上发出了一条让人大跌眼镜的信息。 这位一贯以"极限施压"著称的美国总统,竟然主动示好:"这下中国可以继续购买伊朗的石油了。希望未 来他们也能从美国购买很 ...
不许购买俄石油?马克龙公开威胁制裁买家,结果成了一场笑话
Sou Hu Cai Jing· 2025-05-26 15:55
石油(资料图) 中国之所以能从容应对马克龙的威胁,源于长期以来在能源安全上的精心布局。在原油进口方面,俄罗斯虽是重要供应方,2024年占中国原油进 口的17%,但中国的能源来源高度多元化,中东地区占比超50%,非洲的尼日利亚、安哥拉,美洲的委内瑞拉等都是稳定的供应地。即便某一渠 道出现波动,山东地炼厂等市场主体也能迅速从中东、非洲等地补货。具体到能源品类,中国对美国依赖度总体有限。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 原油仅占总进口量的1.7%,液化天然气占5.4%。在石油焦和乙烷丙烷领域,虽然目前对美依赖度较高,但俄罗斯正逐步发挥自身优势填补缺口。 尽管俄罗斯在乙烷丙烷的提取成本和运输能力上存在不足,但双方已着手合作提升产能,同时中国也在积极研发替代原料,降低对单一来源的依 赖。 据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抛出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国、印度等国加征500%"天价关税"的言论,一时间引发国际热议。然而这一充满威胁意味的 表态,最终在现实中撞得粉碎,沦为国际笑谈,而中俄能源合作却在这场风波中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与活力。 法国总统马克龙(资料图) 从国际层面看,马克龙的"关税大棒"缺乏实施基础。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体系虽非完美,但50 ...
美制裁盯上中国地炼企业 炼化行业需不断提升竞争力应对风险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5-07 23:10
日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宣布对山东胜星化工有限公司实施制裁,理由是该公司购买了价 值超10亿美元的伊朗原油。这已不是美国第一次刁难中国地炼企业。今年3月,美国首次以相同理由制 裁了地炼企业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 一直以来,美国试图将伊朗石油出口归零,而山东地炼企业与伊朗存在正常商贸合作,这反映出美国复 杂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对全球能源格局的干预企图。面对美方攻势,在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遭受制 裁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一句"中方一贯反对滥施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掷地有声,给予企业信心。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美国试图通过施压和遏制来阻止中国发展的"制裁棒"势必落空。中国地炼企业及炼 化行业正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积极应对风险。 第三方机构Kpler数据显示,2023年前7个月,中国平均每天进口伊朗原油91.7万桶,其中地炼企业占比 约87%。另有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从伊朗日均进口原油达170万桶,占全国进口量的10%以上。 2024年,山东胜星化工有限公司进口价值5亿美元的伊朗原油,成为此次被"精准打击"的对象。据了 解,山东地炼企业产能占全国15%以上,且这些企业拥有灵活采购渠道,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