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治理

Search documents
国家能源局:在开放合作中推动上合组织区域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Xin Hua Cai Jing· 2025-06-26 16:35
新华财经宁波6月26日电(安娜、江宇娟)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26日表示,国际环境越复杂,越要 敞开胸怀、团结一心,在开放合作中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能源产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区域能源治理方面,在2024年上合峰会上,中国提出能源安全合作框架,推动建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 及发展基金,强化国际规则话语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多极世界能源秩序建设。"中国实质推动 区域发展规划,从文件共识转化为落地成果,有效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全球能源 治理体系变革,上合组织在全球能源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逐步提升。"任京东表示。 任京东是在当日于浙江省宁波市举办的"产业创新驱动能源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作出上述表述的。此次论 坛是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的三个平行论坛之一,由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承办。 "能源合作在上合组织中占据战略性地位,既是区域合作的压舱石,也是践行'上海精神'的典范。"任京 东在论坛上说,上合组织国家横跨欧亚大陆,覆盖全球约40%的人口,涵盖能源生产、消费、过境等大 国,具备天然的能源合作基础。上合组织各国资源禀赋各异,不同国家在资源优势与技术优势、新能源 产业链方面均可以互补。 ...
LNG船队扩容:中国石油的“蓝色粮仓”保卫战
Sou Hu Cai Jing· 2025-06-20 08:17
清晨的海风卷着咸湿的气息掠过上海外高桥码头,一艘银灰色的巨轮正缓缓靠泊——这是中国石油最近接收的第3艘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昆仑号"。甲 板上,工人们正忙着调试船底的液货泵,驾驶舱内,船长对着电子屏核对着从澳大利亚昆士兰出发的到港数据。 这幕场景,揭开了中国能源运输史的新一页:曾长期被韩国、日本船企垄断的全球LNG运输市场,正被中国石油用"造船+买船+合作"的组合拳撕开一道口 子。当"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LNG作为"过渡能源"的地位愈发凸显,而运输能力,正是中国能否攥紧这把"绿色钥匙"的关键。 01 为什么必须"造自己的船"?被卡脖子的能源命脉 要理解中国石油为何突然发力LNG船队,得先看一组扎心的数据:2024年,中国LNG进口量达8800万吨,占全球贸易量的22%,是全球第一大LNG买家。但 这些"海上天然气罐"里装的,90%的运输船却挂着韩国、日本国旗——全球前十大LNG船东中,韩国现代商船、日本商船三井占了7席,中国船企份额不足 5%。 2023年,中国石油的一纸公告在航运圈引发震动:斥资120亿元订购4艘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由国内沪东中华造船厂建造,预计2026年全部交付。这是 ...
国家能源局主要负责人会见世界能源理事会总干事
国家能源局· 2025-05-26 06:28
王宏志介绍了中国能源转型成就,表示面对 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持续不断的地缘冲突,中国国家 能源局愿同 世界能源理事会 一道努力,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构建公平公正、开放包容的全球能 源治理体系新格局。 安吉拉 ·威尔金森 表示,中国的能源转型成就举世瞩目,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 世 界能源理事会 愿同中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探索实现能源安全性、可及性和可持续性的更多途 径。 5 月 22 日,国家能源局 局长王宏志在京 会见 世界能源理事会( WEC) 总干事安吉拉 ·威尔金 森。 双方围绕 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拓展双方合作等深入交换意见。 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国际 司负责 同志 一同参加会见 。 ...
聚焦全球能源版图 《全球油气资源评价成果》在京发布
Huan Qiu Wang· 2025-05-23 04: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窦立荣表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结合"十四五"以来全球油气勘探新发现、新数据和新认识,重新 厘定了不同资源类型的概念、标准,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不同勘探程度的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以"成藏 组合"为基本单元的评价方法体系,并采用适用性的评价方法,对海外468个盆地的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 源重新进行了评价,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包含国家、盆地、成藏组合的系统数据。 他强调,当前,全球能源发展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但油气资源的战略地位并未因能源转型而削弱, 反而因其不可替代的工业属性与技术迭代下的成本优势,成为支撑低碳过渡的"稳定器"。然而,油气资 源分布不均、地缘风险加剧、环境约束趋紧等挑战依旧存在,亟需国际社会和石油公司深化合作携手共 进,希望以本次发布的成果为基础,推动油气资源数据共享,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可持续的全球能源 治理体系。 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石油地质学"杰出成就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李德生院士在为本书作序推荐时指 出,该成果实现了中国石油企业对全球油气资源科学认识的"新突破"。可为国际能源机构、各国政府、 石油公司研判能源发展趋势、制定能源发展战略、开展国际油气合作提供重要参考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