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园经济
icon
Search documents
深圳:开放共享公园绿地 赋能宜居宜游新体验 生态软实力成为营商环境硬支撑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8-27 23:38
深圳商报记者文灿 王海荣 在深圳这座"千园之城",1320个公园星罗棋布,犹如城市生态的"毛细血管",为"创新之城"注入蓬勃活 力;社交媒体上,"花香""市集""露营""潮玩"等关键词高频出现,折射出市民对公园的新感受。 这一现象背后,是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公园+"模式推动的深度变革。通过将公园绿地与商 业、文化、科技等元素有机融合,深圳正为市民打造"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高品质生活空间,更培育 出新的消费场景和经济增长点。在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市营商办)组织评选的2024年深圳市营商环境建 设优秀案例中,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实施的"深化深圳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成功入选。 场景创新:探索公园经济新活力 打造一流的城市环境,营造品质舒适的宜居宜游环境,是优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空间开放、设施完善的基础上,创新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理念和模式, 充分利用公园草坪区、林下空间以及各类服务设施,打造多元场景,多角度、多层次增强市民的获得 感、满足感、幸福感。 2020年,轻餐饮服务首次通过移动餐车进驻深圳公园;2021年起,深圳公园对一批闲置和利用率不高的 空间进行改造提 ...
上千公里游憩空间孕育“新”业态、凝聚“新”活力 深圳:“山海连城”到“价值连城”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8-19 07:22
南澳西涌蜿蜒的海岸线上,中外骑行者踏着晨光穿梭,碧波金沙与绿美村落交织成景;从梅林山到莲花 山,五大公园无缝衔接,市民可一路畅行;沿着鲲鹏径徒步,穿越马峦山,可邂逅各类珍稀动植物…… 从公园到山林,从城市到海岸,深圳这座以"速度"闻名的城市,正以"山海连城"为笔,将绿水青山的生 态"流量"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留量"。 2025年《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出台,明确公园可以通过竞争方式选择经营者提供餐饮、零售、游 览、游艺、体育健身、文化休闲等配套服务。这一政策推动艺术书吧、禅意茶室等新业态落地,让公园 从单一休憩空间升级为多元消费场景。 公园不再是"生态孤岛",而是与商业、文化深度联动的消费新引擎。2025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大赛期间, 10天吸引约128.3万人次参观,带动周边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40%,印证了"公园经济"的澎湃活力。 深圳,正以山海连城为纽带,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受访 单位供图) 深圳商报记者 文灿 众公园成"群" 解锁千园之城的"留量"密码 在社交媒体上,深圳的公园被网友戏称为"深圳特产",频频火爆出圈。今年上半年,荔枝公园的复观茶 楼凭借"宋氏美 ...
公园夜游、草原观影……暑期游“点燃”文旅新活力
Yang Shi Wang· 2025-08-12 04:18
现在,各地的城市公园正在成为市民、游客消暑纳凉的热门选择。在辽宁沈阳,部分公园推出特色活动,让大家不仅能纳凉,还拉动了夏日消 费,让"避暑经济"成为城市活力的新亮点。 "公园经济"点亮夏夜活力 荷风纳凉夜 走进沈阳市北陵公园,连片荷花亭亭玉立。湖心舞台上,皮影戏+戏曲表演,正在讲述荷花仙子与书生的古老传说,创新的演绎方式,吸引了 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 过了索道,登上老北山景区,远眺海天一色的壮阔,行走在刚刚开放的后海栈道中,背临危岩绝壁,脚下海藻翠绿,浪花拍岸,游船徜徉,美 不胜收。 观演活动也拉动了冷饮店的消费,其中"荷花造型雪糕"最受欢迎,绿豆沙制成的"荷叶"托起奶油质感的"荷花",一口下去,豆香与奶香交融。 以荷花、莲藕为灵感的精致零食销量也不错。记者发现,不少消费者购买了冰饮,并搭配荷花小食,临窗而坐,边品尝美食,边欣赏窗外的实 景演出。 上新"八仙过海"索道 特色演艺丰富 暑期以来,在山东蓬莱阁景区,新建的"八仙过海"索道成了游客们新的打卡地。索道将蓬莱阁古建筑群和老北山景区空中相连,游客轻松惬意 地乘坐在清凉的吊厢中,可以360度赏山海胜景。 此外,公园还设置了非遗文创集市,非遗手作体验、文创 ...
2026年底前,大兴区将基本实现公园“无界化”
Xin Jing Bao· 2025-08-02 05:05
根据规划,到2025年底前,大兴区将完成13个公园围栏拆除,2026年底前完成念坛公园等5个大型公园 10公里连片开放绿廊建设。届时,除因文物保护等特殊需求保留围栏的公园外,大兴区将基本实现公园 无界化,形成"15分钟公园休闲圈","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将成为市民生活新常态。 大兴区采用"绿篱+花丛"柔性隔离带打造四季有景的生态廊道,通过柔性分隔方式,实现绿地与城市街 区自然过渡,促进公园与城市有机融合。同时推进智慧公园建设,通过客流监测系统,公园能够实时掌 握园内游客数量和分布情况,从而动态调整管理策略,优化游客游园体验。 在升级治理理念方面,大兴区构建"园林+社区+志愿者+执法"四方联动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 与、多元共治的管理格局。公园周边,特色咖啡馆、创意书店等商业正在不断涌现,形成了独特的"公 园经济"圈。"拆栏透绿"催生了"公园+商业""公园+文化"等复合业态,为市民带来更多便利。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记者从大兴区园林绿化局获悉,大兴区通过拆除围栏、优化景观、完善功能等举 措,推进无界公园建设,目前已完成滨河运动公园、高米店公园等8处公园8300余延米围栏拆除。2026 年底前,大兴区将基本实 ...
在”千园之城“深圳,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成为日常
Xin Hua She· 2025-07-24 11:29
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介绍,截至2024年底,深圳全市公园数量达132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75 平方米,预计到2035年将建成各类公园1500个以上,实现居民5分钟可达绿色开敞空间。 通过实施山海连城、生态筑城、公园融城、人文趣城四大行动计划,深圳全市公园布局的均衡性和 可达性明显改善,基本形成"蓝绿为底、疏密有致、山海连城、四季有花"的城市风貌。 在"创新之城"深圳,这座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城市里,1320个公园星罗棋布。 从特区建立前仅有2个公园,到建成"千园之城",再到如今迈向全域公园城市,"公园即城市、城市 皆公园"的人居愿景在这里落地生根,"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成为人民的生活日常。 "千园之城"迈向全域公园城市 2019年,深圳市实现"千园之城"目标;2022年,《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 (2022-2024年)》出台;2024年,《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得到国务院批复,提 出"到2035年建成全民共享共惠、充满活力的国际一流公园城市";2025年5月,《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 例》正式施行…… 深圳持续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引领、制度创新,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