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去中心化金融(Defi)
icon
Search documents
美国加密货币立法暂时受挫
Sou Hu Cai Jing· 2025-07-17 10:01
伴随美国众议院"加密货币周"议程的推进,行业利益相关者、各团体以及国会办公室展开了激烈辩论,核心是以 何种方式的排列组合来审议三部加密货币法案 文|《财经》研究员 郭丽琴 编辑|朱弢 美国加密货币立法已经多次遇挫,特朗普下场施压后,依然并不顺利。 美国时间7月14日,美国众议院迎来"加密货币周"(Crypto Week),如期审议三项重要的加密货币立法,包括 《指导和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下称《GENIUS 法案》)《2025年数字资产市场清晰法案》(下称 《清晰法案》)和《反CBDC监控州法案》(Anti-CBDC Surveillance State Act)。 其中,《GENIUS法案》将在联邦层面为锚定美元的稳定币明确发行和运营规则,号称能"加强美元在全球金融体 系中的地位"。此前,两党已经经历了数月的微妙谈判。当地时间6月17日下午,参议院以68 票对30 票通过了 《GENIUS 法案》。6月23日,该法案的最新版本移交到众议院。 《清晰法案》是一项市场结构改革法案,涉及对数字资产的监管权划分。《反 CBDC监控州法案》则是永久禁止 美联储发行数字货币(CBDC)(详见: 伴随"加密货币周 ...
多地提示稳定币风险!
券商中国· 2025-07-16 23:19
在"稳定币"概念近期持续升温之际,不法分子以"稳定币"为噱头进行的非法活动有所冒头。 多地金融监管部门注意到,一些不法机构假借"金融创新""数字货币""数字资产""区块链技术"等名义,通过发 行或炒作以新型概念为噱头的投资项目等方式吸收资金,承诺高额回报,诱导社会公众参与交易炒作。 在金融监管部门看来,上述行为极易异化为非法金融活动,滋生非法集资、非法经营、诈骗、传销、洗钱等违 法犯罪行为,侵害公众合法利益,扰乱经济金融秩序。 目前,河南、浙江、北京、深圳、重庆等多地金融监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已发布风险提示,强调稳定币并不 是投资或投机的工具。此类不法机构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不具有公开 吸收公众存款的资质。 多地提示稳定币风险 专家:探索符合国情的稳定币监管路径 在我国,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2021年9月15 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已明确虚拟货 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偿性,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近段时间,河南、浙江等 ...
警惕利用“稳定币”非法集资!多地发布风险提示
证券时报· 2025-07-16 10:36
在"稳定币"概念近期持续升温之际,不法分子以"稳定币"为噱头进行的非法活动有所冒头。 多地金融监管部门注意到,一些不法机构假借"金融创新""数字货币""数字资产""区块链技术"等名义,通过发行或炒作以新型概念为噱头的投资项目等方式吸收资 金,承诺高额回报,诱导社会公众参与交易炒作。 在金融监管部门看来,上述行为极易异化为非法金融活动,滋生非法集资、非法经营、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侵害公众合法利益,扰乱经济金融秩 序。 目前,河南、浙江、北京、深圳、重庆等多地金融监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已发布风险提示,强调稳定币并不是投资或投机的工具。此类不法机构未经国家金融管 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不具有公开吸收公众存款的资质。 多地提示稳定币风险 近段时间,河南、浙江等多地金融监管部门纷纷发布关于以稳定币等名义实施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呼吁广大社会公众自觉抵制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中共河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7月15日发布风险提示并指出,一些不法机构以"金融创新""数字资产"等为噱头,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 方式吸收资金,诱导社会公众参与交易炒作,滋生非法集资、赌博等违法犯 ...
2025年第一季度Web3.0安全报告
Sou Hu Cai Jing· 2025-07-15 19:22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第一季度Web3.0安全报告 从损失构成来看,钱包被盗成为最主要的"资金黑洞"。仅3起钱包相关安全事件,就造成了约14.51亿美元的损失,占本季度总损 失的近87%。作为钱包漏洞的子类别,私钥泄露问题同样不容忽视,15起相关事件累计导致约1.42亿美元被盗,凸显出用户资产 存储环节的脆弱性。 在众多区块链中,以太坊成为安全事件的"重灾区"。数据显示,以太坊上共发生98起攻击、欺诈及漏洞利用事件,总损失约 15.41亿美元,无论是事件数量还是损失金额,均远超其他区块链网络。这与其在DeFi(去中心化金融)和智能合约领域的广泛 应用密切相关——大量资产锁定在相关协议中,一旦合约存在漏洞或权限管理不当,便容易成为攻击者的目标。 本季度最引人注目的安全事件当属Bybit交易所的巨额资金被盗案。2月21日,Bybit的以太坊冷钱包遭遇攻击,约14.5亿美元资产 失窃,成为Web3.0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安全事件。调查显示,攻击者通过入侵开发者设备,操控交易审批流程,利用伪装交易诱 骗多签钱包签署者批准恶意合约升级,进而获得资金转移控制权。这一事件不仅引发行业震动,也让中心化交易所的安全措施 受到广泛 ...
数字货币攻防战:警惕骗局披上“稳定币”马甲
Sou Hu Cai Jing· 2025-07-15 08:2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欣 郭聪聪 北京报道 作为新兴数字金融工具,以稳定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走向规范发展是未来趋势。自人民银行首次提及稳 定币后,我国多地对稳定币的关注度明显提升,上海、无锡等地开展研究学习,为其规范应用探索路 径;北京、深圳等地则迅速发布警示,提醒消费者潜在的诈骗风险。 全依赖于USDT等主流虚拟货币的价格波动进行包装。不仅如此,该平台还采用传销模式,诱导用户拉 新人进入项目,不同级别所获得的收益也各不相同,以此不断扩张骗局规模。 提示风险的背后,是稳定币等数字货币带着颠覆传统金融体系的光环迅速进入到大众视野后,犯罪分子 冒用数字货币的概念或利用其特性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从"每日1%收益"的鑫慷嘉智商税收割,到吸收 2.86亿余枚USDT(泰达币,稳定币的一种)的"WO token"骗局,这些违法行为都披着稳定币的外衣, 且精准利用稳定币的特性行骗:价格稳定性为"高收益"骗局披上可信外衣,跨境流通性规避传统银行监 管,链上交易的匿名性则大大增加了资金追踪难度。 更需警惕的是,以稳定币为幌子的犯罪手段正在加速升级,悄然打响与监管的攻防战。混币器(Coin Mixer)与跨链桥(Cross-cha ...
稳定币面临的挑战:“去中心化”的特性和监管合规的矛盾
Sou Hu Cai Jing· 2025-07-15 07:37
2025年稳定币迎来重大突破,截至6月全球稳定币总市值突破2500亿美元,首次超越Visa和万事达交易总和,成为重构 全球金融体系的核心力量。 在7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稳定币是一个重大的金融创新,以其 支付效率、隐私保护和低费用的显著优势,并借助区块链技术对传统监管的套利空间实现市场化突破。但是,稳定币的 未来并非坦途,其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对于稳定币的合规审查若趋严,其低成本优势会被迅速侵蚀。 比如,传统SWIFT结算需支付约5%的费用,且结算周期长达数日;而采用稳定币结算,费率可降至1%以下,同时资金 在一至两小时内,甚至秒级可到账。当前,蓬勃发展的稳定币正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与极短的结算时间,引发现代支付 体系的重大变革。 稳定币是一种特殊的加密货币,其价值通常与某种相对稳定的外部资产挂钩,从而保持价值稳定。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在研讨会上指出,稳定币是基于价值的、去中心化的、与法定货币挂钩的代币,其核心 优势在于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支付的点对点、支付即结算的效率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常务副书记王晋斌也表示,稳定币的最大优势是支付效率和 ...
事关稳定币,多地紧急提醒
财联社· 2025-07-15 07:01
临近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的生效日,"稳定币"概念不断升温,成了各方目光聚焦的焦 点。然而在市场陷入狂欢之际,不法分子利用"稳定币"大做文章的非法活动也已开始冒头。对 此,多地监管机构接连发布风险提示, 直指这一新兴概念正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非法集 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 7月14日,浙江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警惕以稳定币等名义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提 示》称, 近期,以稳定币、数字藏品、RWA(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等为代表的相关概念受 到市场广泛关注。一些不法机构假借"金融创新""数字货币""数字资产""区块链技术"等名 义,通过发行或炒作以上述新型概念为噱头的投资项目等方式吸收资金,承诺高额回报,诱导 社会公众参与交易炒作,极易异化为非法金融活动,滋生非法集资、非法经营、诈骗、传销、 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侵害公众合法利益,扰乱经济金融秩序。 浙江省金融局提示,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依法 许可,不得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 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请广大社会公众自觉抵制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 回 ...
稳定币专家:全球稳定币监管解读
2025-07-15 01:58
稳定币专家:全球稳定币监管解读 20250714 摘要 国际机构预计今年夏季后将广泛采用私人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 (CBDC)和银行存款代币共同构成数字货币体系,其中 USDT 在波场 链、以太坊等链上占据主导地位。 美国和新加坡是全球稳定币流动中心,新加坡的交易主要由华人主导, 反映了中国监管政策的影响,香港倾向于以太坊,预示港元稳定币可能 在该链上流转。 去中心化金融(DeFi)自 2021 年起爆炸性增长,预计到 2025 年将达 10 万亿美元,其交易规模已超过中心化交易所一倍,预示稳定币将在 DeFi 领域更为活跃。 USDT 目前主导稳定币市场,但 USDC 在监管明确后有望快速增长,类 似于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路径,受技术、市场和政策驱动。 美国数字资产法案倾向于支持中小科技企业,而香港和日本则倾向于由 大型企业发行稳定币,政策导向存在差异。 上海重视公链技术而非稳定币本身,公链作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具有战 略意义,结合跨境支付在地缘政治和国际环境下具有重要价值。 合规稳定币具备秒级结算、低成本跨境支付等特点,为我国开放型经济 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路径,需加强底层技术、应用场景及风控体系的创新 ...
7月多地紧急预警!利用稳定币噱头非法集资和洗钱等风险要警惕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7-14 12:45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进入7月,火爆一时的稳定币,形势再现显著变化,相较此前的市场热逐,近期出现的更多是风险警示。 继全球监管"泼凉水",稳定币逐渐降温后,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7月以来,包括北京、深圳、苏州、重庆、宁夏等在内的国内多地接近监管方接 连发布风险提示,严肃指出这一新兴概念正被不法分子当作"障眼法",肆意用于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危害不容小觑。 7月7日,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率先发声。据其监测,一些不法机构打着"金融创新""数字资产"等幌子,利用公众对稳 定币认识的不足,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等手段吸收资金,诱导公众参与交易炒作。 除此之外,宁夏、重庆、苏州等多地也相继发布类似的风险提示,提醒公众警惕以稳定币等名义实施的非法集资行为。 "此次监管信号很明确,国内一直严禁炒作加密货币,稳定币也不可能替代现有国内成熟的支付体系,更不要说借稳定币集资这种违法行为。"博 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认为,不法分子借"稳定币"行非法集资、诈骗之事,实际是在扰乱金融秩序。因此,多地提示稳定币风险,也反映出监 管对稳定币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视。 实际上,此次多地集中发布 ...
以太坊ETF迎爆发增长,最新数字货币机构需求激增XBIT市场强劲
Sou Hu Cai Jing· 2025-07-14 11:47
以太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迎来自推出以来表现最为强劲的一周。根据XBIT的数据,本周净流入金额高达9.0799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 爆发式增长不仅反映了投资者对以太坊的强烈兴趣,也标志着加密货币市场格局可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本周的资金流入呈现出明显的加速趋势,主要集中在7月9日、10日和11日三天。其中,7月10日的单日流入量达到惊人的3.831亿美元,成为以太坊 ETF自推出以来的最高单日净流入记录。7月9日和11日的流入量也分别达到2.1132亿美元和2.0482亿美元,显示出投资者需求的强劲持续性。 XBIT近期增持的ETH数量甚至超过BTC,这一现象表明,机构投资者对市值第二大的加密货币兴趣显著提升。以太坊不仅具备强大的网络效应,其 质押机制还为投资者提供了在低利率环境下获取收益的机会。此外,以太坊在去中心化应用(dApp)、NFT和DeFi领域的领先地位,使其具有独特 的实用性价值主张。 据币界网APP数据显示,7月11日以太坊各交易所的净流出量超过2.06亿美元。这一走势通常反映出鲸鱼投资者的增持行为和卖方流动性的下降,进 一步强化了市场的看涨格局。尽管资金流出规模巨大,但考虑到日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