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行动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新书上海首发 用故事揭秘节水抗旱稻的研发历程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24 10: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悉,节水抗旱稻正在为农业、生态、经济搭建良性互动"立交桥",为进一步推动农业低碳转型提供可 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以旱直播节水栽培为例,相比传统水稻淹灌栽培,节水抗旱稻良种良法配套可 减排温室气体90%以上,可减排甲烷97%以上。 据了解,首笔种植节水抗旱稻的碳普惠交易本月完成。根据该交易测算,种植节水抗旱稻可增加460元/ 公顷的额外碳减排收益。按照节水抗旱稻年推广面积为40万公顷计算,每年可新增收益共计1.84亿元。 迄今,节水抗旱稻已在2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示范推广。 中新网上海6月24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24日获悉,《节水抗旱稻的故事》新书在沪首发。这部由上海市 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编著的科普力作,以故事化形式揭秘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果 ——节水抗旱稻的研发历程,讲述围绕节水抗旱稻研发的动人故事。 据悉,节水抗旱稻是一项中国原创性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配套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可实现节水50%、 减少甲烷排放90%以上。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对记者表示,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一 方面要更好地为本地农业生产服务,打造"小而美、鲜又精"的农业特色优势;另一方 ...
节水抗旱稻全产业链创新联盟:加速形成“品种+技术+碳核算”方案
Xin Hua Cai Jing· 2025-06-22 10:22
新华财经上海6月22日电(记者李荣)节水抗旱稻是我国原创性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配套旱直播节水栽 培技术,可实现节水50%、减少甲烷排放90%以上。记者22日在《节水抗旱稻的故事》新书发布会上获 悉,节水抗旱稻全产业链创新联盟正在深化产学研的融合,加速前端育种、中端应用、后端价值和合作 的协同,形成"品种+技术+碳核算"的有效方案。 据介绍,节水抗旱稻结合水稻高产优质和旱稻节水抗旱的特性,是一种新的栽培稻类型。这一原创于上 海的重大科技成果,先后荣获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正串 联起三项农业科技发展战略: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双碳"行动:以旱直播节水栽培为例,相比传统水稻淹灌栽培,节水抗旱稻良种良法配套可减排温 室气体90%以上,可减排甲烷97%以上。围绕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与多家单位 合作编制了《旱管种植节水抗旱稻(D-WDR)减排项目方法学》,成功备案浙江省首个农业领域碳普惠 方法学。在该方法学的指导下,2025年6月4日,首笔种植节水抗旱稻的碳普惠交易在嘉兴完成。根据该 交易测算,种植节水抗旱稻可增加460元/公顷的额外碳减排收益。按 ...
提升大学生“知信行”生态素养,要从重塑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入手
以问题为导向,打造纵横衔接的生态"知识链"。第一课堂提炼实践问题,转化为第二课堂学生学科竞 赛、科研训练项目等选题,升级为第三课堂生态社会调研、野外生态科考真实场景,推动生态"知识 链"纵向贯通。以生态文明建设前沿交叉问题为导向,开设"碳汇经济与政策"等跨学科微专业,实现生 态"知识链"横向拓展。 以目标为导向,打造层层递进的生态"能力链"。第一课堂开设面上覆盖和点上深化的生态类通识课、专 业选修课,强化基础技能训练。第二课堂注重生态文化涵养与生态文明理念浸润,创建生态社团,开展 爱绿植绿护绿行动和生态类科技竞赛等,提升生态综合技能。第三课堂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生态类科研项 目,提升生态创新实战能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培养和造就具有深厚生态文明素养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是 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校积极响应,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但 仍存在着育人模式分散化、育人评价碎片化、育人资源低效化等问题。笔者认为,为显著提升大学 生"知信行"生态素养,需积极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范式重构。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急需系统性重塑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理 ...
保有量超2.8万辆 宇通客车深耕拉美20年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5-25 13:32
5月13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不仅 拉进了中拉双方的合作友谊,也是各地企业展示自身的多姿舞台。作为中国商用车品牌的代 表,宇通客车早在2005年就着手布局拉美市场,至今已在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 厄瓜多尔、牙买加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规模化销售和稳定运营。 深耕拉美国家20年来,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升级,宇通客车已成为中拉深厚友谊的见证者。宇 通客车的拉美"出海记"也成为中国工业崛起和品牌出海的一段佳话。 从全产品链到私人定制 宇通的拉美市场耕耘路 对任何车企来说,开拓全新的市场都是困难重重的任务,不仅要克服品牌认知的问题,还要适 应不同国家的政策法规、文化、路况特征甚至驾驶习惯。这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车企从一 开始就树信心、下狠心、有耐心,既需要车企苦心造诣,更要有深厚的技术与研发实力做背 书,为品牌出海保驾护航。 早在2005年,宇通客车正式进军拉美市场,经历一系列探索之后,终于在墨西哥、厄瓜多 尔、智利等国家成功登陆,并成为当地最具特色、最负盛名的"中国品牌"。如今,一辆辆宇通 客车如同一面面流动的"旗帜",展示着中国工业的崛起和车企的品牌形象 ...
【省发展改革委】陕西超额完成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任务
Shan Xi Ri Bao· 2025-04-28 22:37
陕西作为能源大省,近年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双碳"行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 力系统,在加快新能源基地项目落地、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培育氢能储能产业发展、开发地热能和 生物质能方面持续用力,新能源装机规模倍速增长。 截至2025年3月底,陕西新能源装机规模增至5656万千瓦,是"十三五"末的2.3倍,年均增速超过 23%,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比重提升至48%。全省已建成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约1009万千瓦,是"十三 五"末的6.5倍。预计到2025年底,陕西新能源装机将达650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比重超过 50%,年发电量800亿千瓦时左右,新能源电力消纳量约为850亿千瓦时。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继续坚持新能源优先发展、大力发展不动摇,以建设多能融合示 范、新能源综合利用强省为目标,全容量建成3个新能源基地,着力推进抽水蓄能项目落地开工,加快 氢能储能产业全链条发展,拓展电力外送通道,促进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发展,赋能全省高 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记者:杨晓梅) 4月24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能源局于日前通报各省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 权重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