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刍思维
icon
Search documents
信“心”心理问答|"为什么别人一句话,我总要反刍三天?”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7-24 01:02
我知道,改变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现在的我真的很想找到一种方法,停止这种无休止的自我折磨。 —— 一位渴望被理解的人 回复如下: (原标题:信"心"心理问答|"为什么别人一句话,我总要反刍三天?") 读者来信: 提笔写下这封信时,我的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我感到一种久违的解脱感 —— 终于有人可以倾诉这些 压在心里多年的情绪;另一方面,我又忍不住担心:这些 " 琐碎 " 的感受是否值得被认真对待?毕竟, 在别人眼里,它们可能只是 " 想太多 " 罢了。 我想聊聊我的敏感。它像一层无法褪去的滤镜,让我对周围人的反应异常敏锐 —— 一句模糊的评论、一 个稍显冷淡的表情,甚至社交软件上迟了几分钟的回复,都会在我脑海里反复咀嚼,衍生出无数种可能 的解读。别人随口说的一句话,我可能记挂好几天;别人的情绪波动,我会立刻反思是不是自己做错了 什么。这种状态让我疲惫不堪。 更让我痛苦的是,这种敏感似乎与 " 自我厌恶 " 紧密相连。每当别人表现出哪怕一点不满,我第一反应 不是去理解对方的立场,而是立刻认定 " 一定是我哪里不好 "—— 这种思维像条件反射一样根深蒂固。明 明理智上知道 " 别人的评价不能定义我 " ,但情感上 ...
允许自己犯错,内耗就少了
洞见· 2025-06-14 10:29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作者:快乐有余 来源:帆书樊登讲书 (ID: readingclub_btfx)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云湾朗读音频 你有这样的时刻吗: 01 一个人焦虑的根源,是瞻前顾后。 总觉得一局定胜负,面对选择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特别害怕犯错,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甚至为此错过了机遇; 对已经做出的选择,期待值很高,一旦发觉选错,整个人就仿佛绷紧的弦,焦虑难安。 但其实,人生中失误光临的次数远远超过成功。 若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失误,并不能让人生走得顺畅,反而会使自己被焦虑侵袭。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 "人生本就是一个巨大的试错场,我们的容错空间远比想象的大。" 治愈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纳无常,勇敢试错。 知乎网友 @dreamer 的故事引人深思。 36岁的他,就职于某个二线城市的国企。 近年来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他的收入也开始缩水,因而他渐渐萌生了换工作的想法。 恰好当时军工研究所招聘,他和另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