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后发优势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为何稀土不卖高价?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Hu Xiu· 2025-06-09 00:37
所以说什么加价敞开往外卖之类的话。说的人,要么没脑子,要么是坏蛋,当然了,也有可能两者兼而 有之。 中国最牛叉的倒不是在稀土储备上,乌克兰不也号称有大量的稀土矿吗?还特别跟美帝签了个不平等条 约,且不说稀土矿乌克兰能不能从俄罗斯手上拿回来,拿回来以后,储量是否靠谱,问题的关键在于, 真有矿,你有那个加工能力提纯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局外人的视界,作者:卡夫卡不忙了,原文标题:《聊聊稀土出口管制》,题图 来自:视觉中国 稀土是中国产业链横扫全球的重要武器! 全世界只有中国掌握了稀土高纯度提炼的技术,好吧有人说日本也会,日本人的技术还在实验室里,根 本没到产业化这一步,再说了,小本子最近这些年动辄就搞个数据造假,你真的敢信他的宣传吗? 本子动不动就拿着稀土提炼技术当幌子,想忽悠一下老美,来搞搞利益交换。 但实验室的技术到工业生产,这里需要多长时间,多少成本来实现? 在资本家看来,我辛辛苦苦耗费大把金钱跟东大卷稀土提纯技术,拼着五年十年把产业搞成了,关键是 这玩意它市场总量也不大啊。 美国现在的问题不在稀土,而是整个社会生病了,稀土这么大点体量,你但凡还是二十年前那个牛逼哄 哄的美帝,还有当年的那种实力,谁能用 ...
林毅夫:中国拥有大量高素质人才和强大市场需求,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具有独特优势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4-29 10:16
林毅夫表示,利用好后发优势,即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发展速度和产业升级速度可以超过 发达国家,这正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在逻辑。 每经记者 张宏 每经编辑 陈星 每经4月29日电(记者 张宏)4月28日晚,北大博雅讲坛举办《解读中国经济》新书悦读会,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 究院院长林毅夫在活动上解读了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与新挑战。 他认为,增加供给的主要目标是增加新的供给,也就是产业升级和创新升级,打造新需求、新产业、新产品、新服 务。增加需求的主要方式是优化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激活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 展望未来,他表示,后发优势的大小并不取决于已利用的时间,而在于当前中国产业技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从 中国与发达国家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差距及历史经验看,中国在2035年前具备实现8%左右高速增长的潜力。 当然,这是理论上的潜力,在现实中我们还要为改革和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预留一些空间。 活动现场 每经记者 张宏 摄 有人提出,要将经济增长模式完全从投资驱动转变为消费驱动。他认为不能简单地看待这个问题。消费增长的前提是 收入增长,收入增长的基础是生产力提升,生产力 ...
中金:从规模经济看DeepSeek对创新发展的启示
中金点睛· 2025-02-27 01:46
中金研究 DeepSeek的出现有几个没想到,不是大型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而是初创企业,不是实体科技公司而是一家金融领域的企业,不是来自处于领先地位的 美国而是在大模型领域相对落后的中国。这一切纯属偶然吗?只有大机构才能研发AI大模型的背后是所谓的规模定律,即要素(数据、算力)投入的 边际产出下降,模型性能提升需要不断增加要素投入,带来规模的门槛要求。DeepSeek的破解在于以算法优化(技术进步)提升算力(要素)的边际 产出,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算力投入。技术进步从个体来讲似乎有偶然因素,但从宏观来讲是规模经济效应的力量,尤其是外部规模经济,即上下游协 同、共享基础设施和人才池的创新生态,中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和人才规模优势方面尤其突出。规模经济效应意味着大模型未来的发展或仍将由大国主 导。就中美之间的互动而言,规模定律隐含后发者有优势,所以美国通过限制算力出口减缓中国的追赶。这是因为落后者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出高于领 先者,市场机制激励要素投入从领先者流向落后者,有利于两者差距的缩小,这有点类似经济学新古典增长模型的逻辑,即规模报酬递减带来发展中 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收敛。但这加剧了双方各自的比较优势,美国偏重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