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业革命

Search documents
2025年新材料产业未来趋势展望:技术突破重构产业格局(附细分报告)
材料汇· 2025-07-10 15:47
1.1全球政策加速材料迭代 1.2 技术交叉催生颠覆性突破 2. 六大核心赛道深度解析 3. 2025年战略聚焦方向 4. 企业突围路径建议 点击 最 下方 "在看"和" "并分享,"关注"材料汇 添加 小编微信 ,遇见 志同道合 的你 正文 目录 1. 产业变革背景:碳中和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双重驱动 5. 结语:材料革命重塑人类文明 2.1 固态电池材料:电动车革命的终极答案 2.2 超导材料:能源网络与量子计算的基石 2.3 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万亿级替代市场启动 2.4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5G/6G时代的底层支撑 2.5 智能响应材料:人机交互的新界面 2.6 超材料:重新定义物理规律 3.1 商业化临近临界点的材料 (1)固态电解质 (2)钙钛矿光伏材料 3.2 可能引发产业链重构的技术 (1)分子级自组装材料 (2)氢脆抑制合金 3.3 地缘政治敏感领域 (1)极紫外光刻胶 (2)高纯石英砂 4.1 生态构建:宁德时代"材料 - 电芯 - 回收"闭环体系 4.2 敏捷创新:陶氏化学数字孪生材料开发平台 4.3 标准争夺:中国石墨烯联盟主导ISO/IEC国际标准制定 图 新材料产业全景图,来源:新材料在 ...
反内卷,刻不容缓!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15:22
第 9053 篇深度好文:9116 字 | 18 分钟阅读 内容来源:活动投稿。 分享嘉宾:向松祚,著名经济学家、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 高级笔记达人 | 李云 责编| 柒 排版| 鹅妹子 实际上,美国也不是第一次在国内困局中施展关税大棒,也不是没有体验过"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痛苦结果。 在这样的变局之中,中国的企业家如何理解关税战背后的底层逻辑,从而探索出未来的"真"战略? 希望今天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新形势下中国科技创业的机遇与挑战》,主要围绕三大变局展开: 第一个变局,是全球秩序大变局。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到底还能不能和平共处? 俄乌战争已经进行了三年多,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第二个变局,是贸易大变局。关税只是贸易战其中一个手段。 第三个变局,是科技大变局。从人类的历史来看,真正决定人类命运的是科技。 宏观趋势 笔记君说: 世界经济自疫情后一直没缓过劲来,一方面是多周期叠加的效应;另一方面,是美国总统变幻无常、伤人自伤的各种政策,尤其是今年推行的"对等关 税"。 可能所有国家、所有人(包括美国及美国人)都感到非常不好过,如果不懂美国政党的传统政策,可能只生出一些埋怨——特朗 ...
运营在场丨运营即生产力 解码“未来产业第四空间”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14:56
仲力磁场" l a 业应用 H F t the y 作协 iv 6月6日,"智惠仲恺·未来产业第四空间"战略发布会在惠州仲恺高新区举行。 随着"仲力磁场"仲恺未来场景创新验证中心、"仲恺iCenter"仲恺未来产业能力发展中心两大突破性规划和核心载体的正式发布,由产业前置运营核心赋能 方——北京艾牧嘉禾运营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牧嘉禾"),深度参与构建的"未来产业应用第四空间"与"体系化创新 '仲恺模式'",正以清晰的路 径从战略蓝图加速向现实场景转化。 这场以"产业应用第四空间"为关键词的系统变革,不仅是仲恺高新区从"制造工厂"向"创新灯塔"跃迁的重磅落子,也是艾牧嘉禾依托"运营前置规划体系", 开启长期陪跑"未来产业"的重要开局和关键锚点。 要点速览 01 体系突围丨"生态"协同打破创新孤岛 02 范式重构丨 产业应用第四空间本质逻辑 03 运营即生产力丨 跳出浪潮趋势 游到海水变蓝 布局产业应用第四空间,是仲恺产业演进的内在需求。 全文数字/3310字 建议阅读时长:6分钟 摩驱动 体系化 ETH 7 = 12 风起青萍之末。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版图上,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的惠州仲恺高新区 ...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 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是股市长牛关键因素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7 18:02
参考纳斯达克市场的经验,张维认为,资本市场不必强调"挑选赢家",用审核制筛选"好公司",有可能 错过真正的创新者。苹果、亚马逊、英伟达等创造最多回报的企业都走出了第二增长曲线,相比首次公 开募股(IPO)时已截然不同。 张维表示,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取得突破性成就:汽车出口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一;2024年集成电路首次成 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单品,出口金额达1595亿美元,超过服装、手机。这背后的原因是大国博弈叠加第四 次工业革命,开启了技术创新与国产替代的双重机会之窗。除了半导体等少数领域仍需补功课,中国已 在多个领域完成对第一、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追赶,并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与万物互联 领域与美国并肩前行。 "包容且具强大财富效应的美国资本市场,是美国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这也是值得向美国市场学习的 地方。"张维说。数据显示,2015—2024年,美股77%的技术企业、98%的生命科学企业IPO时未盈利。 "中国在顶尖科技上还未实现意义重大的全球领先,这也意味着未来我们有更大的潜力,核心是大量的 科技创新。"张维认为,科技创新离不开资本的长期支持。 (许孝如) 近日,由证券时报社主办、长江证券协办的"2025 ...
基石资本张维:“做多中国”的核心密码在于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
券商中国· 2025-07-06 07:33
今年春节,DeepSeek、宇树机器人、《哪吒2》的爆火,在全球引发现象级的关注。中国正成为制造业超级 大国,在诸多方面取得突破,但同时也面临半导体产业链的系统性差距、创新企业融资难等诸多挑战。我 们如何支持科技创新?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什么是真正的"做多中国"? 日前,由证券时报社主办、长江证券协办的"2025金长江私募基金发展论坛暨第十届私募基金金长江颁奖典 礼"在武汉举行。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在《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支持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上市正 当时》的主题演讲中分享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张维认为,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迎来罕见的双重机会之窗。一方面需要激励创新,激励创新的秘密是创造 巨大的财富效应;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改革是解锁创新和发展潜力的钥匙。 "'做多中国'的本质不在于买卖股票,而是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实现股市长牛背后的关键因素是 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其核心密码是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张维说。 中国迎来双重机会之窗 "全球从未有国家能在科技和文娱领域同时对美国构成如此大的冲击,只有中国做到了。"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 在演讲中表示。 张维指出,中国制造业近年 ...
21独家|建信金科雷鸣任建行党委委员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7-02 08:11
建行将迎来一位内部擢升的副行长! 7月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建信金科董事长雷鸣已被任命为建行党委委员,相关任命已在 行内宣布。按照惯例,在走完必要的程序以后,雷鸣将晋升管理层,"补位"该行副行长。另据记者了 解,雷鸣是在6月下旬被考察的,未来或将分管科技工作。 在商业银行中,建行始终是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的领头羊。最近一段时期,建行更加保持战略定力, 在稳健经营中谋转型,在主动转型中求发展。去年下半年,建行系统部署了包括科技在内的十个方面管 理体制机制优化方案。具体包括打造反应敏捷、安全可靠的信息科技机制,探索集约化研发组织模式, 加强安全生产保障,促进业数技融合和敏捷响应;打造开放集约、智能高效的渠道运营机制,加快构建 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的渠道体系和运营能力,为客户和员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等。 6月27日,建行董事长张金良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该行数字金融以"人工智能+"为突破口,持续 推进集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强化技术创新和自主可控能力。金融大模型累计落地200多个场景应 用,"双子星"用户总数达5.27亿户。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年,雷鸣上任建信金科总裁一年 ...
为不确定世界镌刻确定坐标——夏季达沃斯论坛见证中国经济从“增长引擎”跃升“创新高地”
Sou Hu Cai Jing· 2025-06-27 02:10
f n a A MENDERMEDSBERGE The Properties and t a EALS IF nd STOD 173 - 2 1 a) 0 . e og A 16 8 . 6 es 05 300 IZ P 17 P 9 渤海之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穹顶之下,为期三天的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 年会)圆满落幕。来自全球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名政商学界领袖会聚于此,在人工智能浪潮奔 涌、地缘格局深刻重塑的时代背景下,围绕"创新与增长"展开深入对话,思想激荡,余音回响。 从2007年大连初探"变化中的力量平衡",到2025年天津聚焦"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夏季达沃斯论坛—— 这座思想桥梁持续折射世界经济的深层脉动。天津已成为洞察全球经济风向的重要窗口。 主题之变 (津云新闻记者 马成 摄) 解码全球经济的演进轨迹 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之际,"下一轮增长的浪潮"成为第二届论坛的迫切追问——雷曼兄弟崩塌的 尘埃尚未落定,天津会场已开始为世界经济寻找复苏之路。 此后五年,"增长"成为论坛不变的核心旋律:"重整增长""推动可持续增长""关注增长质量""塑造未来经 济",每 ...
迎接智能化时代发展新机遇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6-26 06:5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做好技术准备。发力"新基建"是中国在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和自身发展新支点基础上的科学决策。 人工智能技术在多个产业的应用与赋能,不仅有利于传统产业升级,也将加快人工智能技术自身应用空 间的拓展。因此,积极布局发展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技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抓住时 代机遇,赢得发展先机。 做好合作准备。智能互联时代靠单打独斗是走不远的。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 才是繁荣之道。我们可以充分借助"一带一路"、亚投行、丝路基金和已有国际合作项目的资源,推进各 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产业在基础支撑、数据服务和融合应用方面的协作,为"新基建"相关技术的国际 合作提供支持,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共赢。此外,中国还可以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共建合作共赢发 展模式,打造国际合作示范项目,推进数据技术、标准、园区、人才培养等领域合作的试点示范,培育 支持若干个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和标志性的合作项目,从而在合作共赢中提升竞争力。 做好心理准备。在未来,智能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是提供新动能的发动机,人工智能将成为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要适应这一趋势,需要我们做好接受产业 ...
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巨轮驶入广阔蓝海
Bei Jing Qing Nian Bao· 2025-06-24 18:37
Group 1 - The Summer Davos Forum serves as a platform for constructive dialogue and substantial cooperation, enhancing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and Asia's trends and opportunities [1][4] - The forum's agenda focuses on new dynamics in the global and regional economy, as well as new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reflecting global concerns [1][3] - The forum has attracted a record number of participants, highlighting its influence and the appeal of "Chinese opportunities" [1][4] Group 2 - The forum addresses the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presented by the new round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an open world economy [3][4] - China is positioned as a key player in driving global economic growth, contributing to 50% of Asia's 60% share of global economic growth [4] - The ongoing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growth and new productive forces in China creates substantial cooperation space for enterprises worldwide [4]
全球AI人才一半是中国人,中国为何还缺人?
混沌学园· 2025-06-17 11:14
" 全球 50% 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是中国人,你无法阻止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进展。 " 英伟达 CEO 黄仁勋上月出席台北国际电脑展时说道。 这已经不是黄仁勋第一次强调中国人在 AI 行业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这句话背后,是全球特别是中美两国之间围绕 AI 人才的激烈争夺。 华人 AI 精英接管硅谷 如黄仁勋所言,如今,美国每个 AI 顶级实验室都活跃着中国面孔。美国的顶级 AI 研究机构中,来自中国的人才占到 38% ,略高于美国本土的 37% 。智库 MacroPolo 的报告显示,美国的顶尖 AI 研究员近 40% 毕业于中国大学。 华人在美国的顶级大模型团队中担任不可或缺的角色。 去年 OpenAI 推出首个原生多模态模型 GPT-4o ,关键团队 17 位成员中有 6 位华人,分别来自清华、北大、上交、中科大等院校。 埃隆 · 马斯克的人工智能公司 xAI 创始团队 12 人中,也有五位华人。 Grok 3 推理模型发布会上,马斯克将 C 位留给了 Jimmy Ba 和吴怀宇, 足见对华人科学家的重视。 谷歌发布的 Gemini 技术报告, 837 位作者中,华人学者占 141 位,包括谷歌首席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