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

Search documents
历史的回响|信仰之光照未来
Xin Hua She· 2025-07-03 12:30
延安用五谷杂粮滋养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支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 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 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 到历史发生地学习历史,是延安充分利用革命文物,打造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大学校"的生动缩影。一次次培训,让学员们领悟到延安精神的 精髓——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记者:姜赛、张旻曦、陈昌奇、吴鸿波 海报:夏勇 开垦南泥湾,唤醒了沉睡的土地,令荒草丛生的"烂泥湾"变成五谷丰登的"好江南"。如今的南泥湾更"与往年不一般"。稻田花海飘香,绿色乡 村与红色旅游相映生辉……村民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走向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同一片土地,曾生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气。如今,又生发着谋改革、谋发展、谋幸福的锐气。红色初心,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李林欣、张旻曦、姬杨、吕茵 吴起县曾经沙尘肆虐。那时,大家执着于向荒地要粮, ...
抗战影像记忆丨延安!延安!
Xin Hua She· 2025-07-03 03:12
不久,路口驶来另一辆汽车,车上跳下来一位外国人,将摄影机和电影胶片交到吴印咸的手上,并用不太熟练的中国话低声说了一句"延安!延安!"。 此时,武汉尚未沦陷,但为躲避国民党当局的盯梢,双方没有过多交谈,就在夜幕中匆匆分手,彼此竟都没有看清对方的面容。 这名外国人,就是因国民党当局阻挠而未能前往延安拍摄的荷兰著名电影艺术家尤里斯·伊文思。后来,吴印咸携带着伊文思赠送的摄影机和胶片抵达延 安,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理想所在"。这位原本不打算久待延安的摄影家,后来却不想离开了。 1938年,武汉。 一个星光暗淡的夜晚,摄影家吴印咸乘车来到汉口郊外,在一条偏僻的马路边停下。 全国各地的爱国志士和抗日青年冒着生命危险,冲破敌人重重封锁,奔赴延安寻求救国真理和道路。 抗战时期的延安,是作家丁玲眼中的"乐园",是诗人何其芳笔下"一支崇高的名曲的开端",更是无数年轻人心里的"圣城"。 中国共产党高擎抗日救国大旗,让仁人志士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千百万爱国知识青年拼死奔赴。"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 爬也要爬到延安城","到延安去"的呐喊响彻云霄。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 《黄河大合唱》主创者之一光未然,行军途中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陕西延安:从革命圣地到幸福家园
Yang Shi Wang· 2025-06-29 11:28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 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如今,革命圣地延安扎实推动乡村全面振 兴,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这段时间,革命圣地延安迎来了大批游客,他们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延安在国家和陕西省出台的多项支持政策助力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装备制造、红 色旅游等特色产业,2019年彻底告别绝对贫困。如今,延安苹果种植面积超330万亩,年产量超500万 吨,形成超500亿元的全产业链规模,带动全市80万农民增收。当前,正是黄土高原上山地苹果管理的 关键时期。在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村民们在果园里忙碌着,为今年的丰收做足准备。 这段时间,延安正在进一步开展山体沟道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近年来,延安累计投资20多亿元,对包括 宝塔山在内的32条沟道进行系统治理,曾经的老旧沟道变得道路通畅整洁,山坡上错落分布着窑洞和民 居,口袋公园、健身场所点缀其间。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力量。曾经,黄土沟峁间的偏远之城;如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班通达 各地,各类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
一把镢头一把枪→特色农业火热→数字经济蓬勃 | 岁月变迁 红色之光依旧闪耀
Yang Shi Wang· 2025-06-28 04:50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库房,保存着359旅战士使用过的镢头。当时战士们的口号就是"一把镢头一把枪,保卫党中央",这把撅头见证 了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程,激励着后人传承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时期,延安军民正是手握这样的老镢头,在南泥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正是延安精神的生动 诠释。1937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在这里,革命先辈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 后方。 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介绍,在全民族抗战工作中,中国共产党是核心的政治领导力量,体现在持久抗战的战略提出,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坚定实施,包括对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上,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央视网消息:走进的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延安。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到新时代的蓬勃生机,80多年来,延安这 片热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陕甘宁边区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就 是从陕甘宁边 ...
“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专题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Shan Xi Ri Bao· 2025-06-26 22:52
6月25日,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和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 联合举办的"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纪念党的七大召开 80周年专题研讨会在西安举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王晨出席会 议并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党的七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指示精神,汲取历史经验智慧,坚持正确政治方 向,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谢春涛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书记赵一德致辞。中国延安 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靳诺主持会议并作总结。省委副书记邢善萍出席。 王晨指出,80年前,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取得一 系列重大成果,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要深刻感悟党的七大历史贡献,始终坚持坚定正 确的政治方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 ...
从延安出发(特写)
Ren Min Ri Bao· 2025-06-25 22:21
"大人们去打仗,就是为了让你们——可以有别的选择。"舞台上,冼星海对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里学唱歌 谣的小战士们坚定诉说。转眼,舞台背景,黄河滔滔,舞台上方,红旗飘飘,灯光将整个剧场染成一片 金色。"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延安歌舞剧团的演员们齐声高歌,台下观众激扬合唱。 当《黄河大合唱》最后一个音符停歇,全场掌声持续了3分钟。"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观众 席间,一个孩子仍意犹未尽地唱着。这是"从延安出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80周年戏剧晚会"的最后一幕。 再听、再看——京剧《杨靖宇》唱腔有力、昆曲《当年梅郎》水袖轻扬、苏剧《国鼎魂》深沉厚重、评 剧《我那呼兰河》如泣如诉、歌剧《沂蒙山》豪迈嘹亮、芭蕾舞剧《八女投江》壮怀激烈……每个选段 都打开了一扇窗,往里看,是大江南北、迎风招展的红旗,更有万丈长缨、百舸争流,千般意境、万种 豪情,都在和人民一道创造的过程中,化为属于时代的诗行。 成长于陕西的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梅,演绎得格外动人。"这里是我们的根",站在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前身)诞生的土地上表演,她心情激动。"艺术的根须深扎在历史的土壤中,才能 长出新的 ...
延安中学:用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Shan Xi Ri Bao· 2025-04-29 22:53
延安中学(资料照片)。 我的心里话 延安中学历史教师 屈梅 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守教育一线,将"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理念贯穿教学的每个环节,牢记 立德树人教育初心,努力发挥历史学科育人功能。课堂上,我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教学 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将红色资源与历史教学深度融合。我肩负"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重 任,将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春光明媚,万物竞发。4月的延安中学,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与校园里清脆的鸟鸣声交织成独特的旋律。 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安中学枣园校区,走进学校教育史馆,了解学校总体办学情况,希望 延安中学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时代新人。 殷殷嘱托、亲切关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近年来,延安中学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学科育人"目标,健全五育并举新时代育人体系,形成以"用 延安精神立德树人"为主题,以责任教育、创造教育、生活教育、励志教育为四翼的"一体四翼"素质教育实践体 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探索教学改革 建设智慧校园 4月18日, ...
最高检调研组在榆林调研 应勇强调以优良作风保障高质效履职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Shan Xi Ri Bao· 2025-04-26 22:46
4月24日至25日,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率最高检调研组到榆林调研。应勇强调,要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赓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优良作风,坚持党对检察工 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人民检察为人民,坚持严格依法、实事求是、遵循规律,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 想的检察实践。 在绥德,调研组一行瞻仰郝家桥革命旧址、中共绥德地委旧址,重温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历程,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应勇指出,人民检察为人民是检察机关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党的检察 工作始终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新时代新征程,要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听党 话、跟党走,站稳人民立场,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厚植党的执政根 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从严从实开展学习教育,持 之以恒锤炼党性、改进作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高质效履职办案实效。 在榆林市检察院,应勇听取陕西省、榆林市检察院工作汇报,对陕西检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应勇 强调,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