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

Search documents
首届中国·怀来海棠文化节启幕 打造金秋文旅新体验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13 00:54
近日,首届中国·怀来海棠文化节在河北省怀来县盛大开幕。本次活动以"海棠之乡,金秋盛典"为 主题,融合自然生态与农耕文化,为京津冀地区游客带来一场独具特色的文旅盛宴,成为国庆假期中一 道亮丽的风景线。 怀来县素有"中国八棱海棠之乡"的美誉,拥有千年以上的八棱海棠种植历史,是全国规模最大、品 质最优的八棱海棠栽培基地。依托毗邻官厅湖的生态优势与便利交通,怀来正逐渐成为京津冀地区热门 的生态农旅目的地。本届文化节由河北御棠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主办,是推动农业转型、深化农旅融合 的重要实践。该公司近三十年来深耕海棠产业,构建起从种植、加工到品牌营销与旅游融合的全产业链 模式,为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撑。 原标题:首届中国·怀来海棠文化节启幕 打造金秋文旅新体验 美食体验区同样人气旺盛。游客免费品尝了海棠果汁、果干、月饼等特色产品,反响热烈。一位游 客表示:"海棠不仅鲜食好吃,加工产品也非常美味,我特意买了几箱送给亲友。" 此外,文化节还设置了DIY绘画与百年海棠老树祈福活动。孩子们在果香中尽情创作,海棠树上挂 满了游客祈福的红色福带,场面温馨感人。一位家长感慨:"这样的活动既有意义,又让孩子亲近自 然,非常难得。 ...
创新模式提升开放质量
Jing Ji Ri Bao· 2025-10-12 22:05
当下,如何突破贸易壁垒、提升农业开放质量,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安丘的实践也面临着一些共性挑战,如在突破国际绿色壁垒过程中,需持续应对不同市场的标准差异; 在产业升级中,要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衔接难题;在健康食品产业发展上,需进一步提升创新研发能 力。对此,安丘正通过强化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加大科研投入等方式积极应对,其 探索方向为同类地区提供了有益参考。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山东潍坊安丘的核心突破在于构建"生态基底—开放赋能—产业融合"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面对国际市 场的生态认证趋势,当地以全域生态化重塑农业生产体系:通过数字化监管实现全链条标准化管控,依 托循环农业模式推动资源高效利用与绿色转型;创新种养结合、立体生产等生态实践,将环境约束转化 为品质优势,成功推动多类农产品获得国际认证并进入高端市场。这一模式为全国县域提供了以生态优 势对接国际标准、以制度创新驱动农业开放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随着生态农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融合成为驱动县域共富的核心引擎。安丘创新构建"三链协同"发展模 式:在产业链维度,通过姜黄素提取、小麦肽粉研发等精深加工,显著提升初级农产品附加值;在价值 ...
文化中国行|鱼跃稻浪间 千年农遗的“生态密码”
Ren Min Ri Bao· 2025-10-12 06:31
图①:施观彬正在学校教授"青田鱼灯舞"。本报记者 刘军国摄 图②:方山乡田鱼丰收。吴焕章摄 梯田层叠,稻浪翻金,清泉潺潺,田鱼欢跃。 金秋时节,浙江丽水市青田县,一幅延续了千年的农耕图景依旧生动,似画般,动静之间满是生机。 水田里种稻,稻田里养鱼——这份藏于山田的智慧,是青田人代代相传的农耕密码,更是中华农耕文 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绝妙缩影。 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从古老的共生智慧到如今的丰饶画卷,从质朴的农耕技艺到丰盈的文化生态,青田人承古开新,让千年 农遗在这片沃土上焕发新的生机。护遗产、兴产业、传文脉、立法规,一条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相得益 彰的共富之路在这里徐徐铺展,一如那层叠绵延的稻鱼梯田。 千年农遗,鱼稻相依 演绎中华农耕文明赓续与创新的生动图景 青田,九山半水半分田。 田鱼在稻田中游弋。吴焕章摄 方山乡龙现村稻鱼共生系统保护核心区。本报记者 刘军国摄 山多地少,怎么办?先民依山势修梯田,引山泉建鱼塘,创造性地摸索出"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 共存"的生态农业模式。 青田县稻田养鱼始于唐朝,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明洪武年间《青 ...
鱼跃稻浪间 千年农遗的“生态密码”(文化中国行)
Ren Min Ri Bao· 2025-10-11 21:53
图①:施观彬正在学校教授"青田鱼灯舞"。 本报记者 刘军国摄 图②:方山乡田鱼丰收。 吴焕章摄 方山乡龙现村稻鱼共生系统保护核心区。 本报记者 刘军国摄 梯田层叠,稻浪翻金,清泉潺潺,田鱼欢跃。 千年农遗,鱼稻相依 演绎中华农耕文明赓续与创新的生动图景 青田,九山半水半分田。 田鱼在稻田中游弋。 吴焕章摄 山多地少,怎么办?先民依山势修梯田,引山泉建鱼塘,创造性地摸索出"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 共存"的生态农业模式。 青田县稻田养鱼始于唐朝,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明洪武年间《青田县志》记载:"田鱼有红黑 驳数色,于稻田及圩池养",寥寥数语,勾勒出田鱼与稻田相伴相生的鲜活图景。 金秋时节,浙江丽水市青田县,一幅延续了千年的农耕图景依旧生动,似画般,动静之间满是生机。 水田里种稻,稻田里养鱼——这份藏于山田的智慧,是青田人代代相传的农耕密码,更是中华农耕文 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绝妙缩影。 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从古老的共生智慧到如今的丰饶画卷,从质朴的农耕技艺到丰盈的文化生态,青田人承古开新,让千年 农遗在这片沃土上焕发新的生机。护遗产、 ...
“新朋友”落地提速“老住户”焕发生机——乌兰浩特绿色产业园全力跑出“加速度”
Nei Meng Gu Ri Bao· 2025-10-11 02:54
兴安盟乌兰浩特绿色产业园近日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随着第一缕洁白的塑料拉丝缓缓产出,温州晨光 集团编织袋生产一期项目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从签约到试产,仅用时45天——这一"园区速度"生动诠 释了当地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集聚的决心与效率。 绿色产业园全景。 项目高效落地的背后,是乌兰浩特市创新的"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在发挥作用。当地组建专业团队,为企 业提供从项目选址、协议签订,到注册登记、安全生产、项目备案、印刷许可等十余项手续的全程代办 服务,让企业能够心无旁骛抓建设、促生产。 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项目落地,更是产业链招商的成功实践。未来,该生产线还可为兴安盟内大米、面 粉、饲料等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区域产品竞争力。 转自:草原云 作为全国编织袋生产领域的龙头企业,温州晨光集团2025年计划在兴安盟投资2000万元实施编织袋生产 一期项目。项目投产后,将重点服务乌兰泰安、中煤化工等兴安盟地区大型化肥企业,提供包装袋配套 生产与服务,有效补齐区域产业链关键环节,显著提升产业协同水平,为园区产业协同发展注入新动 力。 多部门攻坚,破解消防验收、融资等遗留问题。今年2月,总 ...
首届中国·怀来海棠文化节开幕
Xin Hua Wang· 2025-10-10 05:51
原标题:首届中国·怀来海棠文化节盛大开幕 金风送爽,果香满园。近日,首届中国·怀来海棠文化节开幕式在河北省怀来县小南辛堡镇定州营村举 办,为活动拉开华彩序幕。此次活动以"海棠之乡,金秋盛典"为主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共同 感受怀来八棱海棠的独特魅力。 趣味活动纷呈,沉浸体验收获喜悦。自文化节启幕至落幕期间,园区内一系列互动性强、趣味盎然的体 验活动让游客流连忘返。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海棠采摘环节,游客们手提满篮的果实,脸上洋溢着满足 的笑容。免费开放的海棠文化馆,通过详实的图文资料和实物展陈,系统介绍了怀来海棠的悠久历史与 文化内涵,寓教于乐。贯穿全程的打卡通关游戏,引导游客深度游览,全程参与者更可获得精美的怀来 地标文创印章册,极大地增强了游园的知识性与趣味性。 美食盛宴开启,特色产品俘获味蕾。文化节以海棠为笺,以食材为墨,为游客铺展一幅味觉与嗅觉交织 的美食长卷。现场免费品尝的海棠果汁、海棠果干、海棠月饼等特色产品,以其独特风味赢得了游客的 连连称赞。御棠源公司旗下多款健康饮品,如100%海棠复合果汁等也在活动中集中亮相,这些产品坚 持零添加、鲜果鲜榨的理念,备受消费者青睐。一位满载而归的游客兴奋地表 ...
听见丰收丨稻田里的丰收“密码”
Yang Guang Wang· 2025-10-07 01:06
2014年,孙宏飞放弃了南昌的稳定工作,返乡创办了生态农业公司。十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引入 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推动当地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央广网北京10月7日消息(记者范存宝 赣州台记者沈汉华 何华英)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金秋时节,江西赣州的"90后"新农人孙宏飞,收获了水稻丰产,也收获了产 业融合的"硕果"。 在位于赣州市信丰县的一片广袤稻田里,35岁的孙宏飞正准备启动一台崭新的智能收割机。 孙宏飞:这台机器会显示收割面积,比如现在显示的是969亩,还有收割的总重量,割了多少钱, 经纬度等,包括日期,今天割了多少,昨天割了多少也会显示出来。 在自动作业模式下,孙宏飞驾驶的这台智能收割机,沿着预设的路线精准前行,经过脱粒、筛选等 一系列工序后,稻谷被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收割仓,而秸秆则被粉碎还田。 阳光下,收割机缓缓停在稻田边,又一车金黄的稻谷。很快,田埂路上的运粮车往来穿梭,一车车 稻谷被运往三公里外的智能化粮食烘干厂。 孙宏飞:现在我们的无人机作业就是一键启航,自动建模、自动飞行,手机上会全部显示出这个模 型飞的数量、药液等,所有的都有数据。 在粮食入库期间,孙宏飞的手机收 ...
跟着村书记走基层:实探丽水凤凰寨,农文旅融合点亮乡村振兴新路径
Hua Xia Shi Bao· 2025-09-26 08:28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黄兴利 丽水报道 沿着浙江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蜿蜒的山路向深处行进,云雾与绵密的秋雨交织,不时掠过车窗。当一片 错落的夯土房与层叠的梯田缓缓映入视野,英川镇凤凰寨,便在群山环抱中静静展现。在农文旅融合推 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浪潮下,这座深藏于浙南山区的村庄,正以自身的节奏,探索着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 路径。 (黄兴利 摄影) 梯田"苏醒"之后 从景宁县城到凤凰寨,是一个半小时连续不断的弯道与爬坡。归乡任职五年下来,陈先清不知在这条险 峻的山路上行驶了多少个来回。 2019年,英川镇凤垟、张川、寨后三个村落合并,"凤凰寨"这个寓意凤凰涅槃的名字就此命名。只是, 对于这个涵盖12个自然村、常驻人口不足120人的村落而言,合并之初的发展挑战不言而喻。转折发生 在2020年:这一年,凤凰寨大部分山林被划入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百山祖园区;也是在这一 年,陈先清带着新一届村委领导班子上任,为村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开始我就把第一阶段工作定了三个核心目标:复耕千亩良田、共建国家公园、拯救夯土古村。"9月 23日在凤凰寨村支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陈先清的话语里满是 ...
白河,可以拿出来晒了
Ren Min Wang· 2025-09-26 08:10
"清清的汉江东流过,拐弯的地方叫白河。" 陕西安康境内,有一座县城,以河为名,曾因矿而兴。 过去,丰富的矿藏,帮白河人解决"吃饭大事",而粗放的开采,也让河水色变,鸭躲鱼绝。 改变迫在眉睫。2000年起,白河县关停所有硫铁矿开采点,实施污染治理试点,但效果欠佳。2020年,省、市、县合力,开启了全面封堵200多个废弃矿 硐、处置100多万立方米矿渣的"超级工程",按下治理加速键。 伤疤:"磺水"穿村数十年 "钓上了吗?" "有几条了!" 盛夏时节,水草丰茂,正是垂钓的好时候。白河县厚子河龙王庙段,河水清澈。一辆电动车停在路旁,不远处,专程来钓鱼的村民笑着扬起手,又挥出一 竿。"以前在这里钓鱼是不可能的。" 驱车溯河而上,村民口中"不可能"的痕迹逐渐清晰。往上游走,水流依旧清澈,但水下和河岸旁,黄色、褐色、锈红色的石头格外醒目。 这些都是从前的"磺水"留下的"伤疤"。 白河县古名"钖县","钖"与金属相关。这里的群山中,蕴藏着金、银、铁、绿松石等十余种矿产。其中,开采范围最大的是硫铁矿。 山多地少,农业发展受限。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白河县加大对硫铁矿的开采力度,矿点主要分布在厚子河流域的卡子镇境内。 "那时候,吃 ...
产业联盟激活共富密码 “走读中国”欧亚记者团聚焦中国乡村振兴实践
Huan Qiu Wang· 2025-09-20 07:07
Group 1 - The core idea of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innovative practice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hina, exemplified by the Tianruiyuan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Park in Shaanxi Province, which has established a replicable and sustainable path for common prosperity [1][8] - The agricultural park, founded in 2012, has formed a scale of 6,000 acres of facility vegetables and 3,000 acres of specialty fruits, achieving an annual output value of 87 million yuan, benefiting 1,700 households and 4,250 people [3] - Th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in the park reflects the concept of common prosperity, with land dividends accounting for 10%, farmer income 30%, village collective accumulation 10%, and operating entities 50%, leading to a doubling of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for participating villagers [5][8] Group 2 - The park's experience is seen as significant for other countries, with international media representatives expressing interest in learning from its model for rural development [5] - The event "2025 'Walk Through China, Meet Shaanxi'" aims to showcase the unique charm and strong development pulse of Shaanxi through various activities, including field visits and dialogues with enterprises [7] - Tianruiyuan's practices demonstrate that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can rejuvenate through industry alliances and resource sharing, providing a "Chinese model" for global rural revitalization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