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泡沫

Search documents
房价下跌后,吹牛的人也变少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6-06 13:24
房价下跌后,吹牛的人也变少了 这是冬冬冬的第901篇原创文章 当房价神话褪去光环,我们终于看清: 所谓纸上富贵,不过是债务驱动的泡沫; 真正的财富自由,从不依赖单一资产; 这两年楼市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曾经在朋友圈意气风发、大谈资产配置的"中产"朋友们,如今画风 突变。焦虑成了主旋律,"被房子收割"、"阶级滑落"的慨叹屡见不鲜。 听到这些,我不禁想问:各位当年是真的富得流油,还是被上涨的房价迷了眼? 我们许多人——尤其是赶上房价快车、及时"上车"的那批人(拆迁户也在其列),长久以来陷入一种奇 妙的"财富幻觉"。似乎只要名下房产数字不断攀升,自己就真成了有钱人。(股市里的心态,何其相 似!) 纸面富贵催生无限遐想。财务自由仿佛唾手可得,卖套房就能全家躺平的豪言壮语不绝于耳。可一旦需 要真金白银救急,这份"富有"便如阳光下的露珠,瞬间蒸发。六位数密码守护的,往往是四五位数存款 和六七位数的沉重房贷。 央行数据揭示了一个冰冷现实:房产占据了中国家庭财富版图的70%以上,户均住房资产高达187.8万 元。数字上看,遍地百万"富翁"。然而,房产天生的低流动性,让这份财富如同画饼。急用钱时,折价 抛售、漫长交易周期、高 ...
房价泡沫破灭后,我们该如何面对当下的经济寒冬?
Sou Hu Cai Jing· 2025-06-02 01:09
02 从香河到次贷危机:《置身事内》中的"杠杆缓冲"密码 你好呀,我是京京,这是我第108篇原创文章。 读书写作实现自由职业的北漂姑娘,今天更要加油鸭! 01 香河房价腰斩:一个县域楼市的兴衰镜像 曾经被视为"北京后花园"的香河,房价从2013年的千元时代飙升至 2016年的22900元 / 平米,投资客蜂 拥而至的狂热背后,是"京津冀一体化"规划下的区域价值想象。 但2017年廊坊限购令落地后,房价一路跌回千元区间,甚至出现"免费送房无人问津"的景象。 这场楼市过山车不仅暴露了县域房地产依赖外部利好的脆弱性,更折射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局部市场供 需失衡的典型困境--当政策红利退潮、投资需求离场,缺乏真实居住支撑的房价泡沫终将破裂。 当我们把目光从香河的困局回溯到2008年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兰小欢教授在《置身事内》一书中 揭示了中国独特的应对密码。 书中精辟分析指出,当欧美深陷次贷危机泥沼时,中国之所以能相对"独善其身",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当 时居民部门较低的杠杆率提供了宝贵的缓冲空间。 政府通过"四万亿"刺激计划及配套的土地财政、金融政策和宽松信贷环境,强力托底经济,尤其刺激了 房地产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 ...
曹德旺怒批楼市:砖头水泥不值钱!马光远反驳:会误导普通民众
Sou Hu Cai Jing· 2025-04-30 10:07
实际上,曹德旺是站在企业生产成本的角度来看问题。因为,企业生产出来商品的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就是在市场上销售的价格。如果远离这个正常售 价,就是不合理的。而站在马光远的角度上看,高房价不重要,房地产业必须保持繁荣,这关系到GDP增长、土地财政收入,以及房地产上下游相关行业的 发展,从业人员的就业。 前不久,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在一场企业家论坛上指出:"砖头水泥本质上不值那个钱,房子的价值被严重高估了"。在曹德旺看来,开发商的建筑成本只 有2-3000多元/平米,而房价却要买到上万甚至数万,这是不合理的。同时,高房价所产生的赚钱效应,也会导致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到房地产业,使得实体 行业因缺乏大量资本流入,而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对于曹德旺抛出的"砖头水泥不值钱"的观点,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进行了反驳。在他看来,简单用"砖头水泥"不值钱,来否定房地产的价值是极其片面 的。当今房地产市场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一方面,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对GDP的贡献率虽然从高峰时期近30%,下降至现在的22%的水平。不过,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 用。另一方面,房地产上下游涉及56个行业。比如,建材、家 ...
王健林说中了!2025年楼市变局已至,这4个信号或将超乎预料
Sou Hu Cai Jing· 2025-04-27 02:40
从数据来看,今年全国多个城市的楼市成交量持续下滑。以广州为例,二手房挂牌量突破13万套,但成交量却寥寥无几。很多房东为了尽快出手,只能不断 降价。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让房价很难有上涨的动力。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育率的下降,未来住房需求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在这种情况下, 房价想要上涨,难度可想而知。 现实比想象更残酷。很多地方新房卖不动,开发商资金链绷紧,最后房子建到一半烂尾了,购房者欲哭无泪。你可以自己想一下,现在谁还敢轻松签下期房 合同?没信心的背后,是太多真实案例在打击信任。买房最怕什么?怕付了钱拿不到房,怕买的是麻烦不是资产。如果期房都没人敢买了,那开发商的日子 只会更难,房价往下掉就是迟早的事。 烂尾楼问题不仅影响了购房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信誉。一些购房者为了买一套房子,掏空了多年的积蓄,甚至背负了沉重的债务。结果房 子烂尾了,钱没了,房也没了。这种打击对一个家庭来说是毁灭性的。 最近,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个话题:房价还会不会涨?直接说结论——别抱幻想了,2024年的楼市,不仅不会涨,很可能还会让人大跌眼镜。你可能不 知道,王健林早在五年前就"预判了未来"。他曾表示,全球没有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