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气象高质量发展
icon
Search documents
气象工作“十四五”成绩单来了!
Xin Hua She· 2025-10-12 13:43
策划:令伟家 统筹:于卫亚 文案:郭兴、王楚天 制作:左佑 不断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预报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推动气象观测"共谋、共建、共享、共治",为 人民美好生活保驾护航……"十四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气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 成效。跟随海报,一起了解。 ...
“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加快推进
Ren Min Ri Bao· 2025-10-11 23:14
"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加快推进(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本报记者 李红梅《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2日 第 04 版) 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 高质量发展情况。 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部门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 化,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十四五"气象发 展规划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2024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20年提升18.35%,气象高质量发展 取得显著成效。 气象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 陈振林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风云卫星、北斗探空、天气雷达等探测 装备、技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数值预报模式实现自主可控,"风雷""风清""风顺""风宇"气象预报模 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远洋气象导航、全球碳源汇监测核校等一批创新技术成果涌现。我国气象科技实 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飞跃。 气象现 ...
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已覆盖全国
Yang Shi Wang· 2025-10-11 14:17
"十四五"时期,我国气象服务国计民生成效更加显著。气象服务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数 字气象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气象数据支撑低空经济、新能源产业、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等多 个行业领域14万个应用场景。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全面保障百姓生活,花粉过敏预报、高温预警等17类健 康气象预警产品受到百姓欢迎。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已覆盖全国。"十四五"时期,因 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平均下降0.12个百分点。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0月11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 中国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气象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已圆满完成,2024年全国气象 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20年提升18.35%。 目前,我国已建成由9颗风云卫星、842部天气雷达、9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的陆海空天一体 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初步建成"无缝隙、全覆盖"智能数字气象预报体系。 0:00/1:43 ...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已覆盖全国
Yang Shi Wang· 2025-10-11 11:55
目前,我国已建成由9颗风云卫星、842部天气雷达、9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组成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综 合气象观测系统,初步建成"无缝隙、全覆盖"智能数字气象预报体系。 "十四五"时期,我国气象服务国计民生成效更加显著。气象服务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数字气 象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气象数据支撑低空经济、新能源产业、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等多个行 业领域14万个应用场景。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全面保障百姓生活,花粉过敏预报、高温预警等17类健康气 象预警产品受到百姓欢迎。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已覆盖全国。"十四五"时期,因气象 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平均下降0.12个百分点。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0月11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 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气象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已圆满 完成,2024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20年提升18.35%。 ...
“十四五”期间全国人工增雨、雪作业共增加降水1677亿吨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10-11 10:44
"十四五"以来,冬小麦干热风预警提示农业农村部门及时采取"一喷三防"等措施,助力粮食增收83亿 斤。围绕能源保供,气象服务能源产-供-储-销全链条,支撑2000多个新能源场站利用风、光资源精准发 电调度。围绕交通保畅,气象、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建立"一路三方"预警联动机制,优化提升路段的交 通事故数量同比下降51%。围绕新质生产力保稳,开发巨灾保险、天气衍生品、气候投融资等绿色和普 惠的金融气象服务产品,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推进"气象数据要素×"行动,有力支撑低空经济、新能 源产业等多个行业领域。 南都讯 记者王玮 发自北京 10月11日,国新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 绍"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情况。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表示,在守护生命安全方面,各地政府均 建立了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气象灾害防御纳入基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气象联合水 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共同制作发布山洪和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强化直达基层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形 成防灾减灾工作闭环。 陈振林表示,"十四五"时期,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平均下降0.12个百分点。 在助力生产发展方面,气象 ...
2024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20年提升18.35%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苑)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1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气象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 要(2022—2035年)》,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 系,"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2024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20年提升18.35%。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0月11日(星期六)下午3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请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
站好“前哨岗”,下好防灾减灾“先手棋”——我国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Xin Hua Wang· 2025-05-16 16:21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as a primary defense line in China, highlighting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meteorologic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ilot project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smart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into urban governance [1][2]. Group 1: Meteorologic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 A total of 65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ilot projects have been approved, with 18 units actively planning for pilot cultivation this year [2]. - The pilot project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enhancing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defense mechanisms and improving meteorological service capabilities [2]. - The "Meteorologic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utline (2022-2035)" aims for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in key meteorological technology fields by 2035, with a focus on smart meteorology [2]. Group 2: Smart City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 The integration of smart meteorology with smart city and resilient city construction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driven by digitalization [3]. - The emergency response mechanism for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has been improved, with an average distance of 5.3 kilometers between groun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s and radar coverage exceeding 99% [3]. - The number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isk warning products has reached 45, covering multiple key industries such as water conservancy, natural resources, and transportation [3]. Group 3: Case Study of Chongqing - Chongqing has developed its first digital flood control system, which monitors water levels in real-time and issues warnings for rainfall exceeding alert levels [4]. - The system has improved the lead time for flood risk alerts from one day to seven days, and the time to issue warning orders has been reduced from five hours to two minutes [5]. - The integration of this system into the digital city operation and governance center is expected to enhance overall disaster response capabilities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