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神经退行性疾病
icon
Search documents
Science重磅发现:人类成年后乃至老年时,大脑海马体中仍在持续产生新的神经元,有助于记忆和学习
生物世界· 2025-07-09 04:02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人类大脑海马体中是否存在成年神经发生,是神经科学领域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 大多数关于人类海马体神经发生的研究,都评估了从神经干细胞 (NSC) ,经过中间神经祖细胞 (INP) 和神经母细胞 ,到新生神经元 (NB) 的 不同 阶段 的 神经发生相关蛋白的存在。多项研究报道了人类海马体齿状回中神经祖细胞相关标志物的免疫组化证据贯穿一生,而其他一些研究则报告称在儿童期之后这些 标志物不存在,因此 对人类成年期的海马神经发生是否真实存在产生了质疑 。方法学上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这些相互矛盾的结果的原因,而且尽管这些标志物在其 他物种中得到了验证,但它们是否能可靠地识别人类神经祖细胞,仍不得而知。 2025 年 7 月 3 日,瑞典卡罗林斯 卡学院 Jonas Frisen 团队 在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Science 上发表了题为: Identification of proliferating neural progenitors in the adult human hippocampus 的研究论文。 这项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新证据,表明了 人类大脑 记忆中心 海马体 中的 ...
按摩面颈部就能“清洁”大脑?
Ke Ji Ri Bao· 2025-06-11 08:18
原标题:按摩面颈部就能"清洁"大脑? 在忙碌的工作中,你是否常有这样的时刻:一天高强度脑力劳动后,傍晚时分大脑仿佛宕机了,反 应变慢,只想放空?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座始终在运转的工厂,连续工作会堆积"垃圾",也 就是代谢废物。如果这些垃圾清不出去,就可能成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的"罪魁祸首"。 科学家早就知道,大脑有一套自己的"排污系统",即脑脊液。它是一种透明的液体,像清水一样在 脑组织间流动,把大脑代谢的垃圾"冲洗"出去,沿着特殊通道排到体外。 此前,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和韩国科学技术院的科学家就发现,脑脊液会通过颅底脑膜淋巴管和鼻 咽淋巴丛,流向颈部深淋巴结。这一整套系统中,淋巴管负责输送废物和免疫细胞,就像城市的下水 道;而淋巴结则是一张张过滤网,沿着淋巴管分布,逐级捕捉那些有害分子。其中排出的最令人关注的 垃圾之一,就是与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疾病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 他们设计了一种机械刺激装置,其顶端连接着一个小型棉球。当使用机械装置轻柔刺激小鼠的眼周 和下颌皮肤时,脑脊液排出量显著提升,最多可达平时的3倍,相当于恢复到了幼鼠水平。在猴子身 上,也得到了同样效果。 ...
颜宁发文祝贺!美国两院院士、睡眠领域顶尖学者丹扬教授回国,全职加盟深圳医学科学院
生物世界· 2025-06-02 02:42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近日,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 颜宁 微博发文,祝贺睡眠领域著名学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丹扬 教授全职加盟深圳医学科学院,建 立 睡眠与意识实验室 。 丹扬 教授 丹扬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之后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在洛克菲勒大学及哈佛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之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 至今。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阐释大脑中控制睡眠的神经回路,以及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她于 2018 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于 2025 年当选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迄今为止, 丹扬 教授 已经在国际的顶尖学术期刊 Cell 、 Nature 、 Science 发表了 16 篇论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丹扬 教授近两年的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揭示为何睡眠期间意识觉知会大大减弱 2023 年 12 月 8 日, 丹扬 教授团队在 Cell 期刊发表了题为 : Circuit mechanism for suppression of frontal cortical ignition during NREM sleep 的研究论 文 【1】 ...
BioVie (BIVI)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05-28 17:00
Summary of BioV Virtual KOL Event Company and Industry - **Company**: BioV - **Industry**: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specifically focusing on Parkinson's disease and Alzheimer's disease Core Points and Arguments 1. **Introduction of Bezesterone**: Bezesterone is a novel orally bioavailable anti-inflammatory agent that targets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particularly Parkinson's disease [27][28][29] 2. **Mechanism of Action**: Bezesterone acts on the ERK signaling pathway, reducing tumor necrosis factor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and is designed to improve insulin signaling without interfering with homeostasis [30][31][32] 3. **Neuroinflammation's Role**: Neuroinflammation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Parkinson's disease, driving both symptoms and disease progression. Bezesterone aims to reduce this inflammation, potentially improving both motor and non-motor symptoms [35][38] 4. **Clinical Study - Sunrise PD**: The Sunrise PD study is a phase two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bezesterone in early-stage Parkinson's patients who have not been exposed to dopaminergic therapy [52][81] 5. **Endpoints and Measurements**: The primary endpoint is the change in the modified MDS UPDRS rating scale, focusing on motor symptoms, while secondary endpoints include various non-motor symptoms and exploratory biomarkers [53][54] 6. **Comparison with Exenatide**: The panel discussed the limitations of exenatide in Parkinson's treatment and expressed confidence that bezesterone's dual action on inflammation and insulin signaling could yield better results [68][72] 7. **Home-Based Trial Design**: The trial allows for home assessments, where trained nurses conduct evaluations, ensuring patient comfort and potentially increasing participation rates [87][88] 8. **Potential for Disease Modification**: Preclinical data suggest that bezesterone has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and may modify disease progression, with evidence from various CNS models showing reduced neuronal death [85][86] 9. **Future Plans for Alzheimer's Program**: BioV is also interested in pursuing Alzheimer's research, pending funding availability, with a focus on the adverse event profile observed in previous studies [92] Other Important Content 1. **Expert Presentations**: The event featured presentations from leading experts in neurology, discussing the pathophysiology of Parkinson's disease and the importance of addressing neuro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4][5][7] 2. **Patient-Centric Approach**: The trial design emphasizes patient convenience and aims to standardize assessments across remote and traditional sites, potential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ata collected [49][62] 3. **Discussion on Non-Motor Symptoms**: The panel acknowledged the significance of non-motor symptoms in Parkinson's disease and their rol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82] 4. **Adverse Event Profile**: Bezesterone has shown a favorable safety profile in previous studies, with adverse effects similar to placebo, which is crucial for patient acceptance [38][60] This summary encapsulates the key points discussed during the BioV virtual KOL event, highlighting the company's focus on innovative treatments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nd the ongoing clinical research efforts.
赛诺菲(SNY.US)4.7亿美元加码神经领域研发 溢价收购Vigil(VIGL.US)布局阿尔茨海默病新药
Zhi Tong Cai Jing· 2025-05-22 13:06
在全球老龄化趋势下,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领域存在巨大未满足医疗需求,赛诺菲正通 过"自主研发+精准并购"双轮驱动,构建差异化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管线。 此次收购聚焦神经病学领域,这是赛诺菲四大核心战略疾病方向之一。赛诺菲方面表示,通过整合Vigil 的阿尔茨海默病研发管线,将强化公司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早期研发布局。目前VG-3927正处于二 期临床研究阶段,赛诺菲计划加速推进该候选药物的临床开发进程。 根据交易条款,赛诺菲将以每股8美元的现金预付对价完成收购,较Vigil周三收盘价溢价236%。协议还 设定额外里程碑条款:若Vigil核心在研产品——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VG-3927在规定期限内实现首次 商业化销售,其股东将获得每股2美元的追加现金支付。 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SNY.US)宣布,将以4.7亿美元现金收购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Vigil Neuroscience(VIGL.US),若后续研发里程碑达成,收购总价可能升至6亿美元。受该消息刺激,Vigil股 价在美股周四盘前交易时段暴涨241%,而赛诺菲股价保持平稳。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收购并非赛诺菲首次布局Vigil。公开资料显示,赛 ...
一种小分子可精准阻断细胞凋亡
news flash· 2025-05-19 22:04
澳大利亚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医学研究所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小分子,能够选择性抑制细胞凋亡。这一 发现为治疗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开辟了新途径。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 《科学进展》杂志。 ...
Cell:我国学者揭示大脑“排污网络”的发育和神经调控密码,为阿尔茨海默病等大脑疾病的治疗开辟新方向
生物世界· 2025-05-02 02:15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早在 2015 年,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 Jonathan Kipnis 团队在 Nature 期刊发表论文 【1】 ,首次发现 了在 头骨与大脑之间存在着 脑膜淋巴管 网络,它们负责清除大脑中产生的代谢废物。这一发现改变了 中 枢神经系统中不存在淋巴管的长期认知,揭示了我们的大脑中存在一套精密的" 排污系统 "。 更重要的是,最近十年来的研究显示, 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的大脑会逐渐丧失这种清除废物的能力,这 种情况可能 会导致 阿尔茨海默病 、 帕金森病 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然而,其发育调控机制一直是个谜—— 这套精密的 "排污系统"是如何形成的?何种细胞或信号主导其特异 性在脑膜上的生长? 2025 年 4 月 30 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杜久林 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瑞金医院 尚寒冰 团队 ( 李佳 、 刘明剑 、 杜文杰 为共同第一作者) ,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发表了 题为: Neural-activity-regulated and glia-mediated control of brain lymphatic d ...
帕金森病不只是“抖”,这个假期,留意身边老人的“慢、僵、倒”
Bei Ke Cai Jing· 2025-04-30 08:49
一提到帕金森病,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发抖"。其实,帕金森的症状远不止这些。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在 运动症状出现5年、10年甚至20年前,就已出现非运动症状,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万新华教 授建议,"非运动症状的出现意味着患帕金森病的概率比其他人高,希望这些患者能够尽早地被识别出 来。"帕金森病又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这个"五一"假期,不妨留意下身边的老 人。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与老年人群密切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其中,帕金 森病已成为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中老年人群中第二大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提示,我国帕 金森病患者人数高达362万人,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将上升到500万,约占全球帕金 森病患病人数的一半。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宣武医院)执行主任陈彪教授强调,作为与衰 老紧密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但要更早期诊断, 离不开综合预测模式。从患者出现第一个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到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这之间的前驱期 阶段可长达20年。目前,通过纳入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危险因素,及前驱期相关症状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