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直播

Search documents
政策红利驱动下,37%转化率提升背后:社区门店“体验+私域直播”融合策略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09:36
消费市场正在上演"速度与颠覆"!线下门店客流腰斩、纯线上流量成本飙涨的困局下,"门店+私域+直播"模式已让先行者实现3年业绩翻倍——它不止是卖 货方式的升级,更是重构"到店+到家"消费场景的核心引擎,正推动整个行业进入效率革命的新阶段。 社区门店:体验与直播的连接枢纽 社区门店的枢纽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北京某连锁超市的实践显示,将门店试吃区改造为"直播体验角"后,消费者到店观看直播的转化率比纯线上直播高出 37%。 这种"线下触摸+线上解惑"的双场景模式,解决了美妆、家电等品类的体验痛点——顾客可现场试用口红色号,同时通过直播镜头查看产品成分解析;家电 导购在直播间演示功能时,门店样机可同步供顾客操作,实现"所见即所得"的信任闭环。 政策加持:地方政府加速业态升级 政策红利正形成多维度支撑体系。除浙江外,江苏省推出"直播进社区"专项补贴,对门店直播设备改造给予30%费用报销;成都则建立"15分钟直播生活 圈"标准,要求社区商业体预留直播空间。 这些政策不仅降低企业转型成本,更推动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居民受益"的生态——杭州某社区通过政府牵线,将菜市场摊主培训为"生鲜主播",使 本地蔬菜复购率提升29%。 ...
防范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风险,两部门发布提示
news flash· 2025-07-02 00:08
二是警惕话术诱导陷阱。私域直播间常通过封闭场景实施情感营销,如以"亲情关怀""健康咨询""专家 讲座"等名义,违规使用"包治百病""根治慢性病""替代药物治疗"等用语,或通过宣称"专家推荐""祖传 秘方"等进行虚假权威背书,利用"限时秒杀""最后优惠"制造消费焦虑,或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 承诺欺骗消费者。 三是警惕资质信息盲区。购买产品前应查验直播间是否公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 证,核查保健食品是否标注"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核查药品是否具备"国药准字"批号(可通过国家 药品监管局官网查询https://www.nmpa.gov.cn)。 四是选择正规平台进行消费。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建议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正规平台和商家进行 消费,警惕通过拉群进私域直播间、临时链接等非正规渠道进行交易。交易时注意保存直播录屏、商品 链接、支付凭证、客服聊天记录等信息,要求开具正规发票或者收据。签收易碎、贵重物品时,需当场 查验外观及基本功能,必要时全程录像。 五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保健食品仅具调节机体功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身体不适请至正规医疗 机构就诊,勿因轻信直播宣传延误治疗。如果发 ...
被私域直播围猎的老年人
第一财经· 2025-05-22 08:45
2025.05. 22 本文字数:3285,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马纪朝 在河南郑州,不少市民发现,街头突然出现了很多挂着"国×优选""大×拼团"的门店。与传统便利店 不同的是,这些门店不仅对主动到店的年轻人怀有警惕,甚至店内摆放的商品也不多,店长和店员们 则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拉新"上。 "拉新"的手段,既包括"1元秒杀10枚富硒无抗鸡蛋",也包括比市场价低得多的低价蔬菜、米面粮 油,而"拉新"的对象,则大多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想得到这些"实惠",老人们需要留下 自己的相关信息,并加入商家组建的微信群,微信群里会以发红包等方式吸引大家进入只有群员才能 进入的直播间,在那里,老人们会面临被营销话术洗脑,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购物行为。直播间里推销 的商品多为保健品、玉石字画等。 不只是郑州,这种通过私域渠道以群聊、直播等方式,专门针对老年人进行的精准商业"围剿"行为 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套路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民法院(下称"七里河区法院")的一份刑事判决书,详细描述了怎样引老 人入局的过程。 犯罪嫌疑人董某燕在这份判决书中供述称,自己与丈夫一共在兰州开了4家店,对于每个店的员工, 她 ...
被私域直播围猎的老年人:陷入诈骗迷局与监管难题
Di Yi Cai Jing· 2025-05-22 07:40
面对不断涌现的私域直播骗局,各地已经展开相应的监管和整治行动。 在河南郑州,不少市民发现,街头突然出现了很多挂着"国×优选""大×拼团"的门店。与传统便利店不同 的是,这些门店不仅对主动到店的年轻人怀有警惕,甚至店内摆放的商品也不多,店长和店员们则将主 要精力放在了"拉新"上。 "拉新"的手段,既包括"1元秒杀10枚富硒无抗鸡蛋",也包括比市场价低得多的低价蔬菜、米面粮油, 而"拉新"的对象,则大多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想得到这些"实惠",老人们需要留下自己的相 关信息,并加入商家组建的微信群,微信群里会以发红包等方式吸引大家进入只有群员才能进入的直播 间,在那里,老人们会面临被营销话术洗脑,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购物行为。直播间里推销的商品多为保 健品、玉石字画等。 不只是郑州,这种通过私域渠道以群聊、直播等方式,专门针对老年人进行的精准商业"围剿"行为在全 国各地都有发生。 套路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民法院(下称"七里河区法院")的一份刑事判决书,详细描述了怎样引老人入 局的过程。 犯罪嫌疑人董某燕在这份判决书中供述称,自己与丈夫一共在兰州开了4家店,对于每个店的员工,她 们都要求,先通过发红包、抽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