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

Search documents
稻浪翻滚迎丰收!惠城区水稻示范片亩产538公斤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7-12 09:34
稻浪翻滚迎丰 收!惠城区水稻 示范片亩产538 公斤_南方+_南 方plus 七月上旬的南粤 大地,热浪裹挟 着丰收的气息奔 涌。田间地头, 不同作物的采收 画卷次第展开, 共同谱写着现代 农业的蓬勃乐 章。 7月9日,由惠城 区农业农村和水 利局组织有关专 家组成水稻测产 验收组,对惠州 市惠城区横沥镇 水稻种植示范片 进行实割测产验 收。该示范片采 用统防统治和水 稻"三控"施肥技 术,取得良好效 果,现场实割湿 谷亩产538公 斤,产量稳中有 升,示范效果显 著。 惠城区农业农村 和水利局高级农 艺师朱小丽介 绍,此次测产的 示范地位于横沥 镇洋圳村、大利 村,总种植面积 约2000亩,品种 主要为南晶香 占、华航香银 针、青香优19 香。 据初步统计,惠 城区2025年春播 粮食8.9083万亩 (比2024年新增 0.015万亩), 其中早稻种植面 积7.0033万亩。 通过推广良种良 法、统防统治和 硅肥一喷多促等 措施,保障稳产 增产,为粮食安 全生产打下坚实 基础。 在农业农村部门 的推广下,当地 水稻种植户对优 良品种水稻接受 度不断提 升。"优良品种 水稻亩产高、收 购单价高,农民 的收益 ...
山东今年夏粮单产水平、总产增量均为全国第一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7-10 23:54
根据国家统计局7月10日公布的2025年夏粮生产数据,山东夏粮播种面积6044.4万亩、居全国第二、占全国15.2%,同比增加8.1 万亩;单产达452.8公斤/亩、居全国第一、是全国的1.2倍,同比增加2.7公斤;总产达547.4亿斤、居全国第二、占全国18.3%, 同比增加4.1亿斤、增量全国第一。 在提单产的过程中,山东按照不同作物,胶东、鲁中、鲁西北、鲁西南、滨海盐碱等不同地区、6个省级引领区以及中低产区生 产实际,量身定制单产提升的集成增产方案。同时,山东持续实施"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各级1.8万名农技人员 常态化开展巡回指导、举办"田间课堂",落实大培训、大调研、大帮包、大拉练、大竞赛"五步走"超常规增粮举措,提升关键 增产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 多部门协同配合,形成政策叠加合力。农业农村部门会同水利、黄河河务、气象、交通等部门,建立农业防灾减灾应急联动机 制,对粮食生产实施全周期精准监测预警。针对春旱影响,累计春灌引水39.3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6%,加力人工影响天气作 业和遥感监测技术推广应用,开展增雨防雹作业576轮次、增加降水约2.27亿吨,有效保障小麦关键生长时期用水需求 ...
“良种+良技”,东营企业助力疏勒盐碱地小麦单产破679公斤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6-25 10:13
6月24日,东营市援疆指挥工作指挥部和疏勒县共同邀请农业专家,对"疏勒县耐碱节水小麦单产提升示范项目"进行田间现场实收测产, 在测产现场专家组经过细致检查、实收、测量、称重、去杂、测水等全程环节把关,统计折算后平均亩产679.05公斤,比当地主栽品种 实收亩增产51.69公斤。 为确保小麦产量,技术人员确立了"以种适地""以地适种"为核心的疏勒盐碱地小麦种植方案。其中,围绕"以种适地",选择二系杂交小 麦新品种京麦189,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成穗率高、耐盐碱、耐旱节水、大穗大粒、秆高茎粗,麦草双丰收。在"良种"的基础之上,技 术人员还着力改良提升小麦生长的肥、水、土条件,均衡配方施肥,采用增施有机肥、深翻整平、干播湿出、精量导航播种、种肥分离 同播、肥水精确定时带肥滴灌、无人机适时绿色飞防等措施。 示范田里,京麦189小麦品种植株健壮,籽粒饱满。经6月24日现场抽取5.41亩小麦实收测产,示范田千粒重达到45克以上,盐碱地适生 性表现突出,对比参照当地主栽品种产量增产效果明显,赢得测产专家组的一致认可。 据介绍,疏勒县耐碱节水小麦单产提升示范项目示范田位于塔孜洪乡17村,面积为50亩,由东营市一邦农业科技开发 ...
良种良机良法为夏粮丰收提供“硬支撑” 农业现代化图景有“智”更有“质”
Yang Shi Wang· 2025-06-23 03:46
央视网消息: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消息,从5月15日西南麦区开镰收获,到5月26日"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目前,西南、黄淮海 等重点麦区收获均已圆满收官。而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麦收还将持续到入秋之后。 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当地的16万亩冬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期,麦收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在西峰区各乡镇田间地头,金色麦穗颗粒饱满,安装了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大型收割机穿梭忙碌,麦秆被快速切断卷入,脱粒、筛 选、装车一气呵成。今年,庆阳市西峰区夏收机收率达99%以上,预计6月底将全面完成小麦收获工作。 今年,西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16万亩。收获现场,农技人员也在同步开展小麦试验田的去杂株、测产、取样工作,记录不同品种麦穗形态 和长势,收集保存育种所需的亲本材料,为来年育种和粮食生产打下基础。 新疆昆玉:4万多亩沙漠小麦开镰收割 眼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昆玉市,4万多亩沙漠小麦陆续成熟开镰收割。当地探索"良种+良法"的沙漠农业种植体系,助力小麦 增收。 在新疆昆玉市玉泉镇一处两千多亩的麦田里,几台大型收割机正抓紧晴好天气进行抢收作业。 小麦种植户李国江称:"每天收割800亩,预计3天收完,亩产700公斤,今年 ...
芒种时节的成都平原 听新老农人聊种粮经
Si Chuan Ri Bao· 2025-06-06 01:12
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的良田。 "秧子长得不错。"芒种时节,蹲在田坎边查看秧苗返青情况的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 主任李雪平充满了信心。年初,永丰村报名参加了今年"天府粮仓·百县千片"高产竞赛,目标是稻谷亩产850公 斤。同一天,成都崇州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返乡种田的"95后"王仕钦坐在自家院子里,用无人机 查看秧苗长势。这个曾在德国留学5年的年轻人,今年的目标,是自己经营的1500亩水稻亩产至少800公斤。 芒种之后,蜀乡大地上的"老把式"与"新农人",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助力天府粮仓多产粮、产好粮。 守住"耕"基 复垦复耕措施不断加码,力争把全省所有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 与王仕钦一起盯着无人机传回画面的,还有崇州市和郫都区的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后者的任务,是查看 王仕钦去年接手的350亩复垦耕地的农作物生长情况。 谷非地不生。崇州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拓展种粮空间,崇州市在2023年通过"政府补贴+新型经营主 体参与"的方式,把350亩低产低效园地和经果林改造成了耕地,并流转给全程参与复垦的王仕钦。 这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永丰村。李雪平介绍,2022年以来,通过腾退低 ...
内蒙古点亮绿色好物地图 蒙草生态创新草种科技助力产业振兴
Quan Jing Wang· 2025-05-31 04:23
5月30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大型全媒体直播带货节目"内蒙古好物蒙草童梦专场"开播,聚焦云朵下的种子魔方,展现草种科 技创新产品如何"沃草原、绿大漠、秀山川、美家园",全网曝光量突破3000万。 利用规范化精细管理及规模化种植技术体系,结合自研机械精准应用于28万亩良种繁育、饲草基地的种植、管理、收割、利用,助力提升国产草品种培育和 草种生产供给能力。 牧民栽种华北驼绒藜修复草场成效明显 全国布局28万亩良种繁育及饲草基地提供中国良种 内蒙古的绿色好物备受青睐,蒙草生态依托草种科技形成的创新产品体系覆盖生态治理、草种生产、经济生活各个领域,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可持续 发展。 内蒙古"绿"能澎湃,草种"芯片"绘就生态新图景 创新产品亮相活动现场 从大规模的草原修复、防沙治沙、矿山治理,再到身边的城市、园林美化,优质草种不仅是物质基础,更是核心"芯片",一粒小种子,关乎大世界。蒙草生 态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收存各类种质资源2300余种、6.5万份,标本17万余份,土壤165万份。培育出的优质乡土草种兼具品质和数量优 势,为饲草生产和生态修复提供中国良种。 目前,蒙草生态已 ...
“良种+良机+良法”助力增产增收 希望的田野上绘就如画“丰”景
Yang Shi Wang· 2025-05-13 06:58
这样一台播种机可以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种、覆土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能达到播深一致、株距均匀的播种效果,保证后期 的大豆出苗率在98%以上,为单产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除了精良的农机装备,在现场还看到来自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对播种质量进行检查和记录。今年农业生产中,北安市与东北农业大学、黑 龙江省农科院等农业科研院所展开合作,农业专家们会在选种、春耕、夏管、秋收等关键环节来到田间地头,对农民和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 并根据当地实际的土壤、气候条件给出针对性专业指导意见,全流程地帮助农民科学种田。 除了机械化耕作、科学的种植方式,种子也是农作物单产提升的重要一环。北安市不仅是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级区域性大豆 良种繁育基地,这1000多亩正在播种大豆的土地,今秋结出的果实就是明年春耕中使用的种子。目前,当地有18家具有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体系的种子企业,年育种面积在130万亩以上,拥有知识产权大豆品种98个。 在黑河北安市东胜乡东胜村,记者身后是一片1000亩的高标准农田地块,现场有4台精量播种机正在进行大豆的播种作业,值得一提的 是,这款播种机是由北安当地的农机生产企业研发制造的。 这款播种机是采 ...
内蒙古一季度大小畜产仔三千余万头只春来草原接羔忙 肉类保供稳粮仓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4-27 02:25
"我们养了367只羊,已经接了296只羔。去年秋天,除了自己家草场上打的草,我们还储备了20吨 青贮玉米,提前准备好羊的口粮。"娜日苏说。 娜日苏告诉记者,她家这些年养殖方式改变了很多。不仅持续更新养殖品种,把养的羊逐渐换成了 生长发育快、产羔率高、出栏率高的肉羊新品种杜蒙羊,还学习先进养殖技术,实现少养精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2024年,内蒙古牛羊肉、牛奶 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乳肉薯绒等7条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7000亿元。2025年,内蒙古将继续推进畜牧良 种补贴、基础母牛扩群提质等措施,抓好畜牧业生产中接羔保育这个关键环节,为存出栏稳定增长提供 有力保障,持续提升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 暖意渐浓,但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草原的清晨仍裹挟着寒意。天刚微微亮,红格尔苏木白音花嘎查 牧民娜日苏就已经忙碌起来。她穿梭在羊圈之间,仔细观察着每一只母羊的状态,随时准备迎接新生命 的到来。 从传统饲养到科学饲养,保障接羔保育高效高产 尝到了科学养殖的甜头,韩志敏对养羊更有信心了:"服务队不仅帮助我们改善养殖环境,还教我 们科学调整饲料配比,羔羊的成活率也明显提高了。" 由自由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