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

Search documents
心理学|"一屁过江来"的当代版——你的情绪为什么总被别人触发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28 01:03
(原标题:心理学|"一屁过江来"的当代版——你的情绪为什么总被别人触发)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评价如潮的时代,我们的情绪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被外界所左右。 一条朋友圈的点赞数、同事的一个眼神、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常常 能掀起我们内心的波澜。然而,总有一些人拥有令人羡慕的情绪稳定性——他们的快乐并非源于外界的 顺遂,而是源自内心的自由,这种自由让他们难以被外界轻易扰动。 这种自由并非与世隔绝的冷漠,而是一种"八风吹不动"的内在定力,一种不被外界随意搅动的心境。这 种心理状态在古代被智者所追求,而在当代,它已成为心理健康的重要课题。 中国古代文人对这种心境有着深刻的体悟与实践。苏轼与佛印的故事流传千年,堪称经典。 苏轼自以为参透禅机,写下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满心 以为这首诗能赢得佛印禅师的赞赏,便迫不及待地派书僮过江送去。谁知佛印看后,只是微微一笑,略 一沉吟,便在诗上批了"放屁"两个字,让书僮带回。苏轼打开一看,顿时怒火中烧,立刻备船过江,找 佛印理论。可当他赶到金山寺时,却发现禅堂紧闭,门上贴着一张纸条:"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 江 ...
心理学|一个人的恐惧在哪里,他的人格就在哪里,如何深度了解一个人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26 00:41
(原标题:心理学|一个人的恐惧在哪里,他的人格就在哪里,如何深度了解一个人) 在心理咨询室柔和的灯光下,我常常让来访者做一个简单的练习:"闭上眼睛,告诉我你内心最深的恐 惧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往往能打开一扇通往人格核心的大门。恐惧如同心灵的X光片,清 晰地映照出我们最脆弱、最真实的自我。一个人的恐惧在哪里,他的人格就在哪里——这句看似简单的 话,实则揭示了人格心理学的一个深刻真理:恐惧不是需要克服的弱点,而是理解自我的关键密码。 恐惧与人格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心理联系。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我们的核心恐惧往往形成于童年早期, 特别是与主要抚养者的互动过程中。当一个孩子的基本需求——安全感、归属感、自主性——反复受挫 时,特定的恐惧模式就会内化为人格结构的一部分。例如,一个经常被父母忽视的孩子可能发展出对被 抛弃的深层恐惧,这种恐惧会逐渐固化为依赖型或回避型的人格特质。精神分析大师荣格曾指出:"一 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而恐惧,正是这些性格形成的原 始材料。 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识别出几种与特定人格特质相关的核心恐惧模式。回避型人格往往对被拒绝和负面 评价有着极度的恐惧 ...
高考志愿填报心理学:90%考生踩坑的3大心理陷阱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14 01:03
(原标题:高考志愿填报心理学:90%考生踩坑的3大心理陷阱) 对"最好"的执着追求,让许多学生陷入了不切实际的比较陷阱。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天坑专业""热门专 业"的两极化展示,制造出一种"志愿填报决定人生"的虚假共识。但问题在于,志愿填报根本没有统一 答案。一个在二本普通院校如鱼得水的学生,可能在更高的学府遭遇严重的适应障碍;一个热爱小众专 业的灵魂,在热门领域可能寸步难行。发展心理学强调"最近发展区"概念——选择略高于当前水平但通 过努力可达到的目标,才是最利于成长的选择。过度关注他人的选择路径,只会让我们迷失在自己的坐 标系中。很多事业发展顺利的人,就业后也经过了多次调岗换专业的过程,纸上谈兵终究缺少了真实工 作体验带来的反馈。 二、志愿填报的社会乱象 高考结束的铃声响起,迎考的孩子家长们松了一口气。然而,接下来还有一个心理考量才刚刚开始。当 我们把目光从试卷转向志愿表时,一场关于自我认知、家庭期待与未来想象的复杂心理剧就此上演。 一、志愿填报中的心理陷阱 在志愿填报的十字路口,许多学生家庭会陷入一种"决策瘫痪"的状态。面对上百个专业、上千所院校的 组合,信息过载让大脑陷入短路。心理学上称之为"选择过载效 ...
平常心:高考这场修行中的定海神针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10 07:13
"平常心"也是一种情绪调节的艺术。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人在压力状态下,负责理性思考的大脑前额叶 皮层功能会受到负责情绪反应的边缘系统的抑制。而保持平常心的关键,恰恰在于激活前额叶的调控功 能。 可以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正念呼吸等具体行为,帮助自己在高强度备考期间维持神经系统的平 衡。这些看似简单的"平常"行为,实际上是经过科学验证的特别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正常状态就是健康状态。"在备考和考试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平常的生活方式,不追求完美发挥也不因 为失误陷入自我否定,这恰恰是最有利于发挥正常水平的心理状态。 (原标题:平常心:高考这场修行中的定海神针) 每年六月,"金榜题名"与"鱼跃龙门"的祝福便如潮水般涌来,包围着每一位高考考生和家长。这些美好 却沉重的期许,像一层无形的枷锁,落在考生本已紧绷的神经上。在这场被整个社会集体注视的人生仪 式中,"平常心"三个字或许是最被低估,却最珍贵的心理资源。它不似励志口号那样振奋人心,却能在 喧嚣中为考生开辟一方宁静的精神栖息地。 "金榜题名"的意象源自科举时代,那时一个名字出现在黄纸上意味着阶层跃升与家族荣耀;"鱼跃龙 门"则源自神话传说,寓意瞬间蜕变与身份转换。这 ...
能够提高情商的4个简单问题
3 6 Ke· 2025-05-25 00:04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 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大多数人对情绪都有误解,这导致我们害怕有消极的情绪,比如担忧、恐惧、内疚、愤怒、痛 苦,等等。实际上,情绪只是一个"信使",想要告诉我们一些事实。高情商的人能够与自己的情绪和谐 共处,而本文这4个问题能帮助你练就高情商。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Photo by christian ferrer 情商是指反思和理解自己情感的能力。你对自己的情绪越清楚(比如情绪是什么,以及情绪是如何运作 的),就能越好地应对最困难和最痛苦的情绪。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都可以通过一些学习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情商。下面是四个简单的问题,你可以 在难过的时候问问自己。这些问题不仅能帮助你理解事情,让你在当下感觉更好,而且从长远来看,也 是提高情商的好方法。 1. 事实是什么? 当客户带着沮丧和困惑来到我的办公室时,有一个技巧总是能帮上忙:在他们变得心烦意乱之前,我会 让他们慢慢地、详细地描述自己的处境和环境。 当情绪上来时,我们倾向于掩盖自身处境和环境的重要事实细节,因为我们太沉迷于自己的感觉了。因 此,我们往往会忽 ...
如何减少内心压力,避免“凡事都往最坏处想”
3 6 Ke· 2025-05-12 00:06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 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你是否经常会担心最坏的事情即将发生?使用这些疗愈方法,可以让你更理性、更冷静地去思 考问题。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在一天早上,你正准备发动汽车,踏上一段漫长的旅途,却从收音机里听到这条道路交通繁忙的广播。 突然间,你惴惴不安地想到自己是不是会遭遇一场可怕的车祸。 在工作中,你正准备给同事们做一个演讲。当他们安静下来,你马上要开始发言的时候,你的脑海里突 然浮现出自己可能会忘记演讲词、手足无措或结结巴巴的样子,以及在那种情形下自己的感觉会有多糟 糕。 在这一周以来,你的另一半比往常更加沉默,越来越少地关注你,你开始想:我们的关系是不是出了什 么问题?我们的关系一定是要结束了吧……这简直是一场灾难……在这种情况下,和上述的其他几种情 况一样,消极的想法可能会同时伴随着身体上的感受出现,比如出汗、心跳加速、头重脚轻、头晕目 眩,或者感觉胃里有个坑。 这些情况有什么共同点呢?它们都说明了一种人们普遍存在的思考方式,我们可以叫它"总是在设想最 坏的情况"。以上只是几个最常见的例子,还有很多情况下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