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监管
Search documents
公司快评|*ST苏吴退市 千万元罚单警示市场:财务造假必遭严惩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1-26 04:56
然而,*ST苏吴的退市并非终点,而是资本市场持续净化的起点。在公告停牌前,*ST苏吴股价曾达 成"五连板",这一现象反映出部分投资者对市场风险的忽视和对违规公司的盲目追捧。这提醒我们,投 资者在参与市场交易时,必须更加谨慎,充分了解公司的基本面和合规情况,避免因盲目跟风而遭受损 失。同时,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 击力度,以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制度的护栏和惩戒的利剑。*ST苏吴事件再次说明,*ST苏吴的退市,是资 本市场"清毒"行动的一个缩影。只有让造假者"倾家荡产、身败名裂",才能真正筑牢信息披露这道防火 墙。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业绩固然重要,但守法经营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希望*ST苏吴的案例能 够成为一面镜子,警示其他上市公司坚守合规底线,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1月25日,*ST苏吴(SH600200,股价:1.24元,市值:8.82亿元)公告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 决定书》,因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等 多项违法行为 ...
年内138家A股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信披违规占比近半
Sou Hu Cai Jing· 2025-11-25 10:07
2025年以来,证券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从严从重从快打击上市公司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以维护市场"三公"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1月初,多份立案告知书或处罚公告密集发布。11月6日至7日,八一钢铁、洲际油气、上海洗霸、*ST长药4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 公告。从被立案的原因来看,八一钢铁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洲际油气涉嫌违规减持,上海洗霸涉嫌短线交易,*ST长药涉嫌财务造假。 拉长周期来看,从今年年初至11月24日,共有138家A股公司或公司相关方被立案调查。其中不乏新希望(000876.SZ)、神州数码(000034.SZ)、居然智 家(000785.SZ)等知名企业。 iFinD数据显示,11月以来,15家上市公司或公司相关方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截至11月24日,年内共有138家A股公司或公司相关方被立案调查。其中, 68家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占比达到49.28%。 11月以来,A股已有15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这一数量较10月的7家、9月的12家有明显增加的势头,显示出监管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持续 加大。 | 44.85 | 名称 | 调查人 | 被调查人 ...
上海洗霸高管被立案调查,A股监管利剑高悬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11-19 06:41
梅花生物案则揭示了控股股东通过违法违规手段维持股价、转嫁风险的操纵行为。ST长药案反映的是 一些上市公司通过财务数据造假欺骗市场的沉疴痼疾,破坏了市场信任基础。 在被立案调查这件事上,潘阳阳和索威"并不孤独"。据了解,证监会上周(11月3日-7日)发出4份立案 调查通知书, *ST长药(300391)、八一钢铁(600581)控股股东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洲际油气 (600759)股东海口东铎商务服务合伙企业也都在同一时间段被立案调查。与此同时,梅花生物公告 称,控股股东孟庆山因证券操纵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值得一提的是,11月7日,*ST长药(300391)发布公告称, 由于涉嫌账务造假,若后续经证监会行政 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修订)》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上海洗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被立案调查,梅花生物控股股东孟庆山被判刑,ST长药因财务造假被立 案调查——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却传递出一个无比清晰的信号: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正在全面加强, 从董事高管到控股股东,监管铁拳以雷霆之势砸向每一个阴暗角落,而违法违规的成本 ...
多家上市公司被立案 多涉信披违规
Jin Rong Shi Bao· 2025-11-19 01:38
多份立案或被处罚公告密集发布 11月份,多家上市公司被立案。 证券监管"长牙带刺"不是一句空话。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严监严 管。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11月以来,7家公司或公司相关方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截至11月17日, 年内共有85家A股公司或公司相关方被立案调查,其中,52家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规。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还有个别高管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或被逮捕。 11月17日晚,湖南科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创信息")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1月17 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 查。 科创信息表示,目前,公司各项经营活动和业务均正常开展。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 证监会的各项工作,并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 义务。 科创信息公告未披露违法违规的具体细节,但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科创信息曾发布《关于公 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对2022年三季度至2024年三季度等多份财务报表进行数据更正。 10天前,多份立案告知书或被处罚公告密集发布。1 ...
吴清明确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六大路径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11-15 13:17
面向下一阶段的资本市场建设,吴清在文章中明确了六方面任务举措:一是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二是推动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 公司;三是营造更具吸引力的"长钱长投"制度环境;四是着力提升资本市场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五是稳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六是共同营 造规范、包容、有活力的资本市场生态。 近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了题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署名文章。 ...
A股监管开启闪电模式,从立案到结案最快43天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11-15 03:07
这张罚单只是监管提速的一个缩影。近期多个行政处罚案例的处理周期显著缩短,其中白银有色从披露 立案信息到收决定书仅用43天,富煌钢构从立案告知到收事先告知书仅间隔1个月零12天,*ST金泰、 ST美晨等案件处理周期也大幅压缩,"监管快车道"正在全面贯通。 更值得关注的是,监管部门通过优化执法流程、创新监管手段,实现了执法效能的整体提升。在保持处 罚力度的同时,大幅缩短案件处理周期,既及时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也为投资者维权争取了宝贵时 间,推动资本市场朝着更加规范、透明的方向发展。 记者丨崔文静 实习生张长荣 编辑丨包芳鸣 视频丨许婷婷 资本市场监管执法正跑出"加速度"。近日,ST东尼(东尼电子,603595)及相关负责人因信披违法被 处以1570万元罚款,而从立案调查到最终处罚落地,全程用时不到7个月,充分展现了监管部门"早发 现、快惩处、严纠正"的执法新效率。 监管罚单"火速"落地!ST东尼信披违法被重罚 一纸罚单再次印证监管"长牙带刺"的节奏正在加快。 11月12日,ST东尼公告收到浙江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从立案调查到最终结案整体用时 不到7个月,再现"早发现、快惩处、严纠正"的监管新常态。 该 ...
A股监管开启闪电模式,从立案到结案最快43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5 03:01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accelerated enforcement efficiency of capital market regulation in China, exemplified by the swift punishment of ST Dongni for information disclosure violations, reflecting a new norm of "early detection, quick punishment, and strict correction" in regulatory practices [1][3][7]. Summary by Sections Regulatory Efficiency - The time taken from investigation to punishment for ST Dongni was less than 7 months, showcasing the rapid response of regulatory authorities [3][5]. - Other cases, such as Baiyin Nonferrous and Fuhuang Steel Structure, also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processing times, indicating a broader trend of enhanced regulatory efficiency [7][8]. Specific Case of ST Dongni - ST Dongni was fined a total of 15.7 million yuan for failing to timely disclose significant contract progress and for falsifying financial reports [3][4]. - The company signed a major contract worth 675 million yuan in January 2023 but failed to disclose the slow progress of contract fulfillment until January 2024, misleading investors for nearly a year [3][4]. Financial Manipulation - ST Dongni engaged in financial manipulation by misclassifying R&D expenses, failing to account for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and underreporting inventory impairment provisions, leading to inflated profits in their financial statements [4][8]. - The penalties included 7 million yuan for the company and 8.7 million yuan for six responsible individuals, emphasizing the regulatory focus on holding key individuals accountable [4][5]. Broader Regulatory Trends - The regulatory approach has shifted from post-event punishment to proactive prevention and real-time correction, indicating a more mature regulatory framework [8][9]. - Enhanced classification and differentiated handling of violations have improved the allocation of enforcement resources and increased deterrence against market misconduct [9]. Conclusion -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in regulatory efficiency and transparency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soli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market, ensuring a more orderly market ecosystem [9].
A股监管开启闪电模式!从立案到结案最快43天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11-14 14:17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这种监管效率的提升,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为投资者权益提供更及时保障,也推动资本市场形成更健康的发展生态。监管正在用实实在在的效率,重塑市 场秩序。 仅10月23日以来的20余天内,至少有8家上市公司的处罚周期压缩在10个月以内,监管效率明显提升。 这背后是执法流程的全面优化,调查、取证、审核各环节紧密衔接,形成了高效的"监管快车道"。 监管不仅追求速度,更注重精准打击。在ST东尼案中,监管部门早在2024年就提前介入,及时阻断违规行为。对于资金占用等严重问题,更是快速响应、 从严处理。 资本市场监管执法正跑出"加速度"。 近日,ST东尼因信披违法被重罚1570万元,从立案到处罚落地仅用7个月。 但这还不是最快的案例——白银有色全程只用了43天就完成从立案到处罚。富煌钢构更是仅用1个多月就收到事先告知书。 ...
A股监管“闪电速度”!1570万重罚背后,这些变化正改变市场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11-14 12:28
资本市场监管执法正跑出"加速度"。近日,ST东尼(东尼电子,603595)因信披违法被处以1570万元 罚款,而从立案调查到最终处罚落地,全程用时不到7个月,充分展现了监管部门"早发现、快惩处、严 纠正"的执法新效率。 这张罚单只是监管提速的一个缩影。近期多个行政处罚案例的处理周期显著缩短,其中白银有色从披露 立案信息到收决定书仅用43天,富煌钢构从立案告知到收事先告知书书仅间隔1个月零12天,*ST金 泰、ST美晨等案件处理周期也大幅压缩,"监管快车道"正在全面贯通。 更值得关注的是,监管部门通过优化执法流程、创新监管手段,实现了执法效能的整体提升。在保持处 罚力度的同时,大幅缩短案件处理周期,既及时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也为投资者维权争取了宝贵时 间,推动资本市场朝着更加规范、透明的方向发展。 该公司因重大合同进展披露不及时、定期报告虚假记载等行为,被处以合计1570万元罚款,成为2025年 信披违法案件中又一典型速裁案例。 根据决定书,ST东尼的违法事实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其在重大合同进展披露上"慢半拍"。 2023年1月,ST东尼子公司签下一笔价值6.75亿元、占比最近一期营收过半的重大订单,然 ...
“惩防治”并举 维护资本市场行稳致远
Zheng Quan Ri Bao· 2025-11-13 23:14
■ 吴晓璐 11月12日晚间,浙江东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东尼")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浙江证监局 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因重大合同进展披露不及时,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 载,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罚款金额合计1570万元。而在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时,公司股票简称已 经"戴帽"(实施ST)。 在严监管背景下,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信披违法行为查处效率提高,正在逐步从"事后惩戒"向"事前 预防"和"事中纠偏"转变,呈现出"惩防治"并举的监管思路。笔者认为,此次对ST东尼的处罚传递出三 重监管信号。 在此次行政处罚之前,去年,浙江证监局已分别就上述两项违法行为对公司采取行政监管措施,监管部 门现场检查核实验证,实现早发现,及时阻断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防止风险延续。但是,行政监管措 施并不能代替行政处罚,在进一步查清公司上述两项违法违规行为之后,监管部门对公司和6名相关责 任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ST东尼从被立案调查到对其正式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用时不到7个月,体现了监管部 门"从严、从重、从快"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进行打击。这种"长牙带刺"的严厉惩戒,不仅对违法违规 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