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杠杆

Search documents
从永坤黄金到住范儿,揭秘爆雷新套路
吴晓波频道· 2025-06-26 16:47
点击上图▲立即收听 " 这 些爆雷企业所在的产业共性是:野蛮生长,快速迭代,做局自毁,但又生生不息。 "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在江浙沪拥有 23 家黄金门店、 11 家珠宝门店的永坤黄金 " 十年磨一骗 " ,打着 " 年化 9% 保本保收益 " 的金字招牌,在 5 月被发现无法兑 付,涉案人数多达 1 万人,涉案金额高达 40 亿元。 网络上, " 拿什么还我全家族近十年两千万 "" 一百多万血本无归 " 的帖子接连涌现, 62 岁的陈阿姨就是其中一位受害者。 十年前,她在家附近的门店买过金饰, " 服务好、门店多、看起来很正规 " 。后来她又听朋友说,永坤有黄金委托保管业务,年化收益 5% — 9% ,还承诺 " 保底回购、价格下跌补差额并赔违约金 " 。 这种 " 有钱自己赚,风险别人担 " 的好事让陈阿姨有些怀疑,但一打听,发现身边不少人都在买, " 存银行利息太低了,股票又风险太大,我觉 得永坤黄金这么多年一直在营业,线下还有那么多店,应该靠谱 " 。 于是,陈阿姨先是投了十万,这些年又慢慢加码,三年前家里拆迁,政府赔了一笔钱,她咬咬牙,把这笔 " 养老钱 " 也投了进去。 直 ...
MSTR打开”潘多拉魔盒“,全球已有超百家上市公司”囤币“,数量超80万枚,金额近900亿美元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5-28 09:59
比特币价格飙涨,全球许多企业都想学MSTR,靠屯币暴富。 5月28日周三,BitcoinTreasuries.net数据显示,全球持币上市公司从4月初的89家激增至113家,这些公司 共计持有超80万枚比特币,市值约880亿美元。 "只要这种氛围继续,投资人就会回来入场,想提前押中下一个MSTR。" 借壳上市买币,股价直接起飞,最高暴涨12倍 这套玩法的鼻祖,是软件公司MSTR。 自2020年起,该公司把公司资金直接投入比特币,相当于变身"比特币金库"。之后靠发债、增发股票等 方式持续融资买币,如今该公司已持有58万枚比特币(市值超640亿美元),而公司市值更突破1000亿 美元,甚至超过持币总值。 很多人开始意识到,市场愿意为"屯币概念"买单。于是,各路玩家开始复制这条路,试图成为"下一个 MSTR"。 自4月初以来,比特币大涨50%,一度突破11.1万美元的新高。币价一冲,加密圈立马活了。媒体指 出,一批由特朗普家族、币圈老将、华尔街资本操盘的空壳公司,正扎堆发股、发债融资,筹集巨资购 入比特币,试图复制MicroStrategy(现Strategy)那套暴涨路径。 而且,这轮热潮叠加多重利好,贸易紧张局 ...
美债风云突变,中国减持189亿美元遭英国超越!全球持仓额破9万亿
Sou Hu Cai Jing· 2025-05-18 02:38
2025年3月31日,美国财政部发布了最新的TIC报告,披露了各国和地区持有美债的变化。根据这一报告,中国在美债市场的持仓额被英国超越,成为一个 颇具关注的话题。 回到英国与中国的美债持仓排名变化,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美债持有国,这一变化并不出人意料。英国不仅是美国最亲密的战略盟友,而且近年来已经开始 大量增持美债。从2021年4月英国仅持有4317亿美元美债,到2025年3月已经增至7793亿美元,净增了3476亿美元,增长幅度高达80%。与之相对的是,中国 在这些年持续减持美债,其持仓额从最高峰时的1.3万亿美元下降至目前的约7650亿美元,几乎"腰斩"。 相比之下,中国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选择逐步减持美债。这一决定背后有多个因素。一方面,中国希望分散外汇储备资产的配置。作为全球最大的外 汇储备国之一,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达到3.2万亿美元,如何管理这笔财富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过去,中国将大量外汇储备投向美债,曾一度成为美债最 大持有国之一,但随着美国信用的不断下降,中国开始逐步调整储备结构,黄金、欧债等成为了重要替代品。自2022年11月以来,中国央行开始大量增持黄 金,到2025年4月,累计增持量已达 ...
金融支持撬动服务消费潜力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4-28 16:53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是我国在复杂经济形势下的主动作为,其施策核心 是通过金融杠杆撬动服务消费潜力,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多重目标。政策实施需把握"精准 滴灌"与"系统协同"原则,做好以下"三个统筹"。 一是统筹好工具创新与政策协同。合理确定服务消费再贷款的额度、利率。参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案 例,我国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央行会以1.75%利率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资金,叠加财政贴息,相 关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可降至2%~3%,形成"低成本资金—服务供给扩容—消费需求释放"的传导链条。 同时,需要配合政府债券的发放,科学决策主要再贷款的施策领域。结合目前我国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的 发行领域,服务消费领域的再贷款,可以考虑重点投向养老社区、文旅设施、体育赛事等"两新"领域。 以金融杠杆撬动服务消费复苏,既有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引擎动能的重要意义,也有全方位扩大国内 需求的现实必要性。 首先,服务消费的提升与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必然趋势,服务消费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国际经验表明,当 人均GDP达1.5万美元后,服务消费占比将显著提升。2024年,我国人均GDP为1.38万美元,服务消费将 进入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