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团化办学
icon
Search documents
济宁: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Qi Lu Wan Bao· 2025-07-02 21:52
济宁市紧紧围绕"技能强市"战略目标,在全省率先组建技工教育集团,整合188家重点企业、20所技工院校 以及9家培训机构的优质资源,构建起"校企合作、校地协同、校校联合"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成功打造出 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技工教育"济宁模式"。集团入选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技工教育联盟(集团)、省 级重点技工教育集团(联盟),创新经验与典型做法被人社部、省人社厅宣传推广,全国"技工院校校企合作 集团化办学"现场会在济宁市成功召开。近日,济宁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被山东省政府批复升格为济宁市 工程技师学院,标志着济宁市构建的"一核三强、辐射全域"技工教育发展布局加速成型,将为深化产教融 合、破解重点产业技能人才供需矛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推动集团化特色办学,每个院校重点打造2-3个特色专业,打造起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的品牌专业群。突出 全链条培育,分层次联合开展初中起点"3+2"高级技工或"3+3"预备技师培养,有效破解县级技工学校招生 难题,推动全市技工教育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2024年,全市技工院校招生规模达1.3万人,较集团成立前增 长73.3%。目前,全市技工院校已达29所,在校生3万人, ...
余杭:良渚街道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
Hang Zhou Ri Bao· 2025-06-04 02:35
"在良渚,打造'优质均衡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从来不是一个口号。"良渚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我 们期待通过本次三方合作,能为良渚教育事业再添一块'金字招牌',为良渚培养一代又一代可靠建设者 与接班人厚植根基。" 近年来,良渚街道始终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坚持"重教育就是重民生、办教育就是 顺民心、抓教育就是抓未来",持续拓展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5年,良渚街道预计在教育事业上投入财政资金约3.3亿元,将持续打好学校新建、扩建、扩班及普 惠学校治理的"组合拳",打造出具有前瞻性、示范性、高品质的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努力实现良渚老 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的现实愿望。 5月30日,余杭区教育局、良渚街道办事处与浙江良径研究院合作办学签约仪式在杭行路小学谢村 校区举行。此次签约仪式宣布将杭行路小学正式纳入"杭州市余杭区未来教育集团"(以下简称"未来教 育集团")。这标志着,良渚街道在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活动现场,杭行路小学校长盛雪飞介绍,未来,杭行路小学将以"未来教育集团"共同体为依托,深 入践行"资源共享、学校共治、师资共培、文化 ...
海南印发中小学薄弱学校提升行动方案
Hai Nan Ri Bao· 2025-05-14 02:14
《方案》提出,我省将大力推动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实施集团化管理,实现全省薄弱学 校100%纳入集团化办学。2025年计划投入资金约3.7亿元用于中小学智慧教育基础环境建设,确保不少 于75%的资金分配向农村地区倾斜、计划改善707所乡镇学校的数字教育基础环境。从今年开始,列入 薄弱校补短提升、培优创建行动的学校,每三年为一轮,实行动态管理。 此外,我省还将加强薄弱学校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比例达到 70%以上,初高中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优先安排、调配优秀教师、师范毕业生到薄弱学校任教,重点 配强小学一、二年级和初、高中一年级的师资力量。实施基层学校教师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机 制,对长期在基层薄弱学校从教的教师在职称评聘上给予倾斜。 在课改教研方面,深度挖掘海南独特的自然生态、历史积淀、民族文化及人文精神,积极开发具有 地域辨识度的校本课程,形成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充分运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 平台,指导薄弱学校立足校情构建"启智激趣、协同共进"的课堂教学模式。省教培院会同海南师范大 学、琼台师范学院成立民族地区研训工作组,每个民族地区安排1—2名教研 ...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西宁教育改革促均衡发展
Xin Hua She· 2025-05-05 07:55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大华镇池汉村的池汉学校,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农村小学。过去,学校因教学能力、办学条件薄弱等多重原因,常 年"垫底",生源流失严重,曾一度面临要撤并整合的境地。如今,不仅教学硬件设施不输县城学校,各科成绩也名列前茅。 "池汉学校教学教研多年没有起色,家长不满意,老师没动力。每年都有家长申请转学。"湟源县教育局局长王燕珍说,办好家门口的学校是乡 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之一,如何提升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率,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课题。 2023年,西宁市启动区域内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先进办学理念辐射、骨干教师柔性流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设施设备场地共用、 文化生成融合等策略,促进各县区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 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重要战略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西宁市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以公益普惠和优质均衡 为基本方向,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才能促进发展,学前教育联盟发挥了重要作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文苑幼儿园园长库凤玲说,2024年该园加入西宁市 第三学前教育联盟,与10余所幼儿园共同开展教学教研和校园文化 ...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迎来新成员,三所民办校正式加入
Xin Jing Bao· 2025-04-30 04:41
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学校创建于2020年,一址三校,包括清华附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北京市海淀区稻香 湖学校和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幼儿园,是一所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国际国内双轨教育的学校。学校官 网资料显示,该校分设国内升学的英才素质学部、面向外籍学生的国际学部和面向国际升学方向的双语 学部。除此之外,它还针对特殊的艺术和科学人才,开设了音乐创新人才培养项目(MIP)、艺术创新人 才培养项目(ADP)、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SIP)和PEP"π"班体育人才培养项目(PEP)等特色项目方向。 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4月29日,北京市海淀区启慧未来学校、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北京市海淀 区稻香湖学校三所民办校正式以联盟方式,加入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三所民办校加入一零一中教育 集团后,其办学性质和人财物管理机制保持不变。这是海淀区教育两委推进民办学校加入公办教育集团 的又一重大举措,将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课程体系创新、教研机制优化、人才培养贯 通等深度协作,推动公办民办教育协同创新,让教育资源要素在集团内顺畅、有序流动,为建设海淀集 团化办学育人新载体注入新动能。 记者了解到,三所民办校中,北京市海淀区 ...
海淀发布义务教育入学政策,今年该区中小学在校生规模将达35万
Xin Jing Bao· 2025-04-27 08:30
4月27日,北京市海淀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正式发布。记者从海淀区教委获悉,今年海淀区小学入 学人数相比去年略有减少,2025年海淀小学入学预计3.1万人,比去年减少约3000人;初中入学预计3.15 万人,与去年入学人数基本持平。 今年义务教育入学工作,海淀区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入学条件和方式基本不变,保持政策稳定性、连 续性。同时,继续坚持免试就近的原则,小学入学以登记入学为主、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方 式,小升初按志愿派位方式入学。 中学学位压力持续增大,将通过多种方式挖掘学位 近年来,海淀区中小学在校生规模持续扩大,今年将达到35万人以上,预计"十五五"期间一直保持34万 人以上高位运行,随着生源波峰持续向中学推进,中学学位压力将持续增大。 为缓解学位紧张问题,海淀区调动各方力量,加快推进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2024年完成新建改扩建及 改造项目12项,完工建筑面积16.55万平方米,新增中小学学位8000余个。 海淀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海淀区在小学学位供给上相对平稳,但个别片区略有紧张,呈现 出"大平稳小紧张"的特点;初中学位供给则整体上都紧张,从初三毕业生人数和预计初中入学人数来 看,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