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

Search documents
这一代青少年,真的是被手机毁了吗?
Hu Xiu· 2025-07-02 01:50
2021年,一位名叫Elaniv的女孩在16岁生日前因服药过量去世。她的父亲是一位医生,母亲是治疗师, 家庭看起来稳定而有爱。 最后,青春期被揭示为"进化设计中的冒险和多样化时期……多样性和探索对于在不可预测的世界中生 存至关重要。" 因此,青春期成为个人成长的关键时刻,却又拒绝或接受社会规范和成人的期望。 一、谁是毁掉青少年的"元凶"? 现在,每一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身份:幼儿、青少年、青春期少年、年轻人。每一代人都改写了成长的 代码:婴儿潮一代、千禧一代、X、Y、Z、Alpha。 为什么会这场悲剧?记者Matt Richtel采访了女孩的父亲,这段痛苦对话成为他书写《How We Grow Up》的起点。 这不是一场家庭悲剧的个案,而是一代青少年正在面对的困境,一个父亲、也是一位记者,想要追问的 核心问题是:这个时代的青少年为什么越来越不快乐? 在这种混合体中,"青春期"尤其是一个独特的类别——一个不受时间顺序限制、而是受感性限制的时 期。青少年是反叛者:不,我不会。青少年是质疑者:我是谁?青少年是责备者:这都是你的错。 我们看到拿破仑阅读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的片段,实际上,拿破仑是青少年发展停滞的典型 ...
青春期痤疮夏季易加重 专家支招解决“成长的烦恼”
Xin Hua Wang· 2025-06-30 12:16
专家表示,痤疮发病机制复杂,毛囊口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等细菌感染、内分泌失调、免疫因素、 心理压力、化学物质刺激及遗传基因等均与之相关。此外,烟酒嗜好、药物使用、化妆品选择不当等也 可能成为痤疮的诱发因素。 新华社天津6月30日电(记者张建新、栗雅婷)面部痤疮是不少青少年面临的"成长的烦恼"。夏季来 临,气候高温高湿,人体皮脂腺分泌会更加旺盛,导致痤疮皮疹易呈现加重趋势。专家表示,青春期痤 疮多因雄激素水平升高与皮脂分泌旺盛引起,轻度痤疮通过日常护理即可自愈,中重度痤疮建议及时治 疗。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医学激光美容中心主任医师李敬介绍,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 性皮肤病,偏爱"光顾"青少年群体。进入青春期,雄性激素水平上升,刺激毛囊皮脂腺大量分泌皮脂, 皮脂排出增多易堵塞毛孔,进而引发面部痤疮。 "像背部等皮脂腺发达、皮肤较厚的部位,也是痤疮高发区。此外,痤疮具有遗传倾向,若父母双方为 油性或混合性皮肤且曾患青春痘,子女患痤疮的几率会大幅增加。"李敬说。 对于青少年长痘初期干预,李敬建议,若仅出现零散粉刺(轻度痤疮),通过日常护理即可自愈。比 如,使用温和洗面奶清洁面部,避免刺激性护肤品与化 ...
新加坡媒体:抱着“臭臭”,并非青春期延长
Huan Qiu Shi Bao· 2025-06-16 23:06
"越长大,人就越自我,越难为情,玩玩具会显得又蠢又浪费时间,但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关注内心的 真实感受,"曾担任教师的梅瑞迪斯·辛克莱说。看电影、逛艺术展、做咖啡或是边听音乐边健身, 用"大人"的方法放松固然很好,但偶尔我们也可以抱抱随身带的"臭臭"。 研究焦虑、抑郁和复杂关系 的美国临床心理医师杰米·扎克曼提到,毛绒玩具能够缓解和安抚情绪:"相比于酒精和镇定剂,毛绒玩 具能够以温和无害的方式缓解压力。"同猫猫狗狗一样,"臭臭"也可以是倾诉的对象,随时随地,只要 你想。它们让难熬的日子变得柔软,出差的时候,酒店会因为它变得温暖,整个世界都变成明亮而毛茸 茸的样子。(作者丹妮丝·钟,华安译) 儿时的我,曾将枕头当作玩偶,赋予它人格,和它玩耍。随着时间推移,枕头会散发令人安心的气味, 那是从安眠和酸甜苦辣的回忆中生长出来的独特印记。相比于气味的记忆,如今的玩偶有着可爱的外 形、舒适的触感,以及由创作者和主人共同倾注的故事。 新加坡《海峡时报》 6 月 15 日文章,原题:一辈子都抱着你的 " 臭臭 " 也没关系 如果一个成年人抱着毛绒 玩具在工位敲键盘,很多人会嗤之以鼻,但他们可能只是需要来自玩偶的拥抱。有人担心, ...
专家:青春期孩子情绪多变,提示注意6个苗头
Ren Min Wang· 2025-05-20 09:20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乔业琼)今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 康(小满)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吴迪表示,青春期孩子情绪多变,如果出现下面这些"苗头",家长就要引起 重视,这个孩子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 她说,首先是情绪方面,比方说情绪长时间处于低落状态,无故哭泣,或者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 激惹、容易暴怒;二是行为改变,突然之间原来性格很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交流,不愿 走到家外去跟同学、学校参与活动;三是作息紊乱,昼夜颠倒,白天睡觉,晚上不睡;四是出现自伤行 为,如划手臂等;五是学习状态,原来是优等生,现在出现成绩大幅下降,对学习也失去兴趣,同时也 不愿意上学;六是生理现象,不明原因的头痛、胃痛、食欲不振或者暴饮暴食,也就是躯体化症状。 吴迪表示,出现这些"苗头"以后,可以进行如下心理干预: 第一是认知行为疗法,帮助青少年自我觉察,比如他产生"考砸了我的人生就完了"这样的念头时, 要让他学习自我觉察,是不是过度放大或灾难化思维,是不是有自我否定等消极思维模式;第二是通过 正念与情绪的调节,引导孩子缓解焦虑。比如说通过练习呼吸的冥想,来缓解心悸、手 ...
孩子矮是因为“晚长”?儿童长个最快的季节,先戳破五个长个谣言
Bei Ke Cai Jing· 2025-05-19 10:36
有研究表明,儿童生长速率在每年的3—5月比其他时间更快一些,为了能抓住这个"窗口期"帮孩子长 个,家长们也绞尽脑汁。"爸妈个子高孩子也不会矮""我家孩子矮是不是长得晚""我家孩子比同龄人矮 了半头,是不是得赶紧打生长激素补救一下?"……在医院的儿科内分泌门诊,相似的"身高焦虑记"几 乎每天都在上演。帮助孩子长高,家长们能做的也不少,今天我们请来了北京儿童医院的专家,帮助家 长理性看待孩子个头这件事,学会科学帮助儿童长高。 【解惑专家】 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医师 吴迪 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治医师 秦淼 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副主任医师 苏畅 谣言1: 爸妈高,孩子一定高? 真相:有种现象叫"回归均值" 医学上的确有"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的现象,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晚长",即由于儿童青春期发育晚于 同龄人,生长突增也晚。但实际上,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的总体发生率仅为2.0%-2.5%,而且通常父 母有一方存在非常明确的晚发育情况,比如妈妈15岁才来月经初潮,爸爸高中才蹿个儿等。而且这 类"晚长"的孩子,最终身高大多处于父母目标身高范围的下限,很少能超越父母目标身高。 因此,家长要注意, ...
信“心”心理问答|从“鸡飞狗跳”到“双向奔赴”:青春期孩子的沟通密码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5-04 01:28
(原标题:信"心"心理问答|从"鸡飞狗跳"到"双向奔赴":青春期孩子的沟通密码) 读者来信: 我是初一学生的家长,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我们的亲子关系出现了严重问题:他拒绝沟通、频繁顶 撞、沉迷网络游戏,甚至还多次因琐事与我发生激烈争吵,最长一次冷战持续了整整两周。我们尝试过 增加亲子活动、听从班主任建议 " 冷处理 " ,但收效不大。 孩子常因作业未完成摔书、指责我们 " 只会唠叨 " ,甚至摔门离家。上周他提出想参加篮球社团,我们只 是表示让他考虑考虑是不是会耽误作业时间,他就暴躁起来。 我们发现原来的沟通方式似乎已经完全失效。他曾因与朋友发生争执情绪好几天特别低落,我们试图安 慰时,他却冷冷回应 " 你们根本不理解我的心情! " 这让我们一下子感觉心理上挺难受的,不知道该怎么 跟他相处了。 希望得到一下建议或者方法。 —— 白桦林下 回复如下: 先给您宽宽心,因为青春期亲子冲突是很普遍的现象,接近一半的家长都会经历类似的阶段,所以不必 过于自责,允许亲子关系在这个时期存在"不完美",存在矛盾冲突。 结合信中描述的情况,我想从心理发展规律、沟通策略调整和具体行动方案等方面,为您提供一些建 议。 青春期孩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