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技术

Search documents
从零公里起步到全面领跑 中国高铁凭借诸多优势与技术“圈粉”
Yang Shi Wang· 2025-07-10 07:29
过去3天,7万多名观众走进展厅,虽然这里汇聚了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国际品牌,但最受关注的还是中国企业的展台。因为就在展 览开始前,全球最快高铁CR450跑出了最新的试验速度。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主任设计师陈曦介绍,CR450AF动车组,目前最高试验速度达到了450公里每小时,其安全性能保证 从400公里到0公里的制动距离与目前CR400AF保持一致。 央视网消息:为期3天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7月10日落幕。本届展览全球500余家企业带来了行业领先的技术和 展品。据了解,中国高铁技术全球领跑的优势在持续扩大。 3天的展期,4万平米的展览面积,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铁路企业汇聚,展示了世界铁路技术的最新成果,也让中国高铁再次冲上了热 搜。 不仅是速度上的单项冠军,中国高铁目前已经形成了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应用场景最丰富的诸多优势。 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总经理高红兵介绍,它利用刀盘与岩石的摩擦产生震动信号,实时采集隧道前方100米不良地质信息,包括断 层、涌水,及时纠正各项参数,使施工更加智能高效。 就在本届展览期间,时速300公里的复兴号货运动车组列车也正在加紧研制。世界最大功率 ...
中国高铁十五载重塑全球版图,技术出海迎来新机遇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7-10 00:1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高江虹 北京报道 7月9日,从早到晚,位于北京北五环的国家铁道试验中心人流就没断过,站场七八条轨道上排列着30多 种机车、货车、大养机械、磁悬浮列车、工程机械等引起了众多参会者的浓厚兴趣,纷纷打卡拍照,围 着讲解人员问个不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我国正在运行的最高时速高铁动车组CR400列车当天也在实验中心开放实 车试乘,来自各国的众多参会者兴奋地上车体验,啧啧称赞。 这是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的实地考察环节,从会议现场了解的高铁最新技术,立即能在实验中心 看到正在验证的成品,包括轮轨关系实验、弓网关系实验等六个高精尖实验室。中国高铁以前所未有的 开放态度向各国铁路交通领域同行做了充分展示。这是继2010年后,中国再次举办这一全球铁路领域顶 级盛会。 在国家铁路实验中心的室外实车展示区,CR450AF/BF复兴号动车组无疑是全场最耀眼的"明星",围着 它们拍摄的人流络绎不绝。作为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其采用8辆编组,最高运营时速达到400公里,相较 现在在使用的最新车型,可以实现阻力降低22%,牵引效率提升4%,整体减重10%,能耗降低20%。 "可以说CR450有四个代际特征, ...
“我喜欢Whoosh!”——雅万高铁驶入千万乘客生活
Xin Hua Wang· 2025-06-26 09:12
新华社记者李富玉 冯钰林 "我感到无比自豪和激动,能参与东南亚第一条高铁的运营,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在印度尼西 亚雅加达哈利姆车站,副站长苏利亚尔蒂望着呼啸而过的高速列车,眼中闪烁着由衷的喜悦。 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雅万高铁")在印尼被命名为"Whoosh",是"省时、高效、先进"的印 尼语单词首字母缩写,也是列车高速驶过时的拟声词。自2023年10月正式开通运营以来,由中国和印尼 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客流呈现强劲增长态势,运输安全平稳有序,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截至2025年 6月25日,雅万高铁累计开行旅客列车29778列,发送旅客超1000万人次,动车组列车安全运行超463万 公里,成为印尼民众出行的重要选择。 "我们一开始没有想到人们的热情会这么高。"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企业传播经理埃米尔·蒙蒂 说,"事实证明,这条高铁确实改善了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交通,也为两地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 利。" 在埃米尔看来,雅万高铁不仅是印尼迈入现代化轨道交通时代的重要标志,更是印尼和中国合作的典 范。"这不是简单的设备引进,而是一项系统能力建设。我们通过合资方式,不仅引进了中国高铁技 术,更在运 ...
中国高铁的“超级大脑”,太厉害了,世界都震惊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1 22:23
CR450科技创新工程更是将中国高铁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度。CR450动车组试验速度可达450公里/小时, 运营速度可达400公里/小时。它首创采用永磁牵引电机,转换效率较CR400异步牵引电机提升3%以上; 通过优化设计,实现整车运行阻力降低22%;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镁合金等新型材料,应用拓扑优化 技术,整车较以往减重10%以上。同时,CR450动车组还配有智能监测、智能诊断系统,全列4000多个 监测点实时收集轴温、压力等数据,做到自感知、自诊断、自决策;创新采用时间敏感网传输信号,实 时传输性能提升10倍,使列车各系统间的信息交互更及时、控制精准度更高。 规模庞大:构建高效交通网络 截至2024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8万公里,超过全球总里程的三分之二,覆盖全国96%的 50万人口以上城市。"八纵八横"高铁网越织越密,连接了城市与城市、区域与区域,极大地缩短了时空 距离,促进了人员、物资和信息的快速流动。 庞大的高铁网络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它带动了沿线城市的产业发展 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例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凭借便捷的高铁交 通,实现了 ...
一路飞驰一路歌——高铁领域代表共话奋斗故事
Xin Hua Wang· 2025-06-20 00:23
姜琳、樊曦、李沛原 为高速列车打造"动力心脏",给多种车型提供"试飞"经验,破解关键技术难题,为重点旅客贴心服务……中国高铁的飞驰,离不开铁路人夜以继 日的护航。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19日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5名高铁领域从业者代表围绕"新征程上的高铁先锋力量"分享心得体 会,讲述个人故事。 "开最快的火车、当最好的司机!"回想起多年前立下的志愿,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机务段动车组司机孔祥配依然语气坚定。经过不 懈努力,2007年,孔祥配取得高铁驾照,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动车组司机之一,2017年更是成为"复兴号"动车组首发值乘组司机。 "中国高铁最显著的变化和发展,还是路网和速度。我所在的齐鲁大地,高铁通车里程已超过3000公里。"孔祥配说,"我全程参与了山东省内14条 高铁的联调联试工作,为一条条新线开通保驾护航。我还把这些年总结的高铁驾驶经验编著成册,牵头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帮助年轻司机提 高操作技能。" "高铁要想跑得快、跑得好,关键在于动力和控制。"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冯江华介绍,在长达30多年的技术攻关过程中,自己和团 队潜心钻研,开展了上万次的试验研 ...
持续擦亮中国高铁“金名片”(权威发布)
Ren Min Ri Bao· 2025-06-19 21:51
中国高铁,复兴道路上的亮丽名片。截至2024年底,我国高铁里程达4.8万公里,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 路运营里程最长、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6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 外记者见面会,邀请中国高铁领域5位从业者代表围绕"新征程上的高铁先锋力量"与中外记者交流。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冯江华,30多年潜心攻关,他和团队开展了上万次试验研究,推动我 国轨道交通关键技术不断迭代升级。 去年底,CR450动车组样车正式下线,创新应用了冯江华和团队研制的高铁永磁牵引动力技术。"与现 有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相比,CR450动车组样车牵引功率提升20%,重量反而下降20%,巩固了我国高 铁技术持续领跑的优势。"冯江华说。 见面会现场,马小利带来了他制作的一个小工具,用来给工字钢腹板割孔。"只要把枪头插在这个孔 里,以它为中心点进行割孔,就能割得又圆又快。"马小利说。 初中毕业后,马小利在建筑工地学会电气焊、机械加工等手艺,先后参与了国内多条重点铁路项目建 设。"我非常庆幸,赶上了好时代,让我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马小利说。 孔祥配是国铁济南局济南机务段的一名动车组司机,是复兴号 ...
“中国高铁名片”背后的先锋力量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6-19 15:3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佳佳 记者 宁迪)今日,在国新办举行 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5位中国高铁领域从业者代表围绕"新征程上的高铁先锋力 量"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中外记者 见面会现场。刘健/摄 目前,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无数铁路人为之奋斗,使中国 高铁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巨大飞跃。 "2002年,从我成为内燃机车学习司机时我就立下了志愿:要开最快的火车、当最好的司机!"经过不懈 努力,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机务段动车组司机孔祥配于2007年取得了高铁驾照,成为当时 全国最年轻的动车组司机之一,开启了高铁"驾驶员"生涯。2017年,他成为"复兴号"动车组首发值乘组 司机。在23年的工作生涯中,孔祥配安全行车7000余趟,安全走行400多万公里,运送旅客800多万人 次。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机务段 动车组司机孔祥配。徐想/摄 关于中国高铁最显著的变化和发展,孔祥配认为是路网和速度,"我所在的齐鲁大地,经过十多年的发 展,高铁通车里程已经超过3000公里,济南到青岛实现高铁公交化开行 ...
中国高铁成功的密码是什么?高铁先锋回应每经:是自主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是完整的产业链优势!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9 14:30
6月19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围绕"新征程上的高铁先锋力量"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高铁成功的密码是什么?在"高铁人"的印象 中,中国高铁又有哪些显著的变化?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机务段动车组司机孔祥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认为高铁最大的变化就是路网 和速度。 "我所在的齐鲁大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铁通车里程已经超过3000公里,济南到青岛实现高铁公交化开行,最短发车时 间间隔15分钟,最快只需要1小时21分钟就可以到达。山东省内高铁成环,坐着高铁畅游山东更加便捷。"他说。 中外记者见面会现场每经记者张蕊摄 中国高铁更高速、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 谈及中国高铁最显著的变化和发展,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北站"迎春花"服务队队长李元对《每日经济新闻》记 者表示,深圳北站刚开通时,日均发送旅客还不超过2万人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高铁网不断加密,开行的列车数量成倍增 长。现在单日旅客发送量已经突破35万人次,接近一座中等城市人口规模。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总工程师夏健是一名铁路设计者。 ...
中国高铁的成功密码是什么?铁路设计者这么说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9 11:37
6月19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围绕"新征程上的高铁先锋力量"与中外记 者见面交流。 冯江华认为,关于中国高铁的变化,从技术的角度可以用四个"更"来描述。一是更高速。从最早的时速 200公里跃升到350公里,再到前不久下线时速400公里的CR450AF动车组,中国高铁速度越来越快。二 是更高效。CR450AF采用了新一代高效永磁牵引系统,节能效果显著,与"复兴号"现有的异步牵引技术 相比,效率提升了4%。三是更智能。"复兴号"高铁融合运用了北斗导航、5G通信、智能驾驶等技术, 高铁变得更加"聪明"了。四是更安全。以CR450AF动车组为例,整列车装配了4000多个监测点,实时监 测列车的运行状态,还采用了超视距系统,让高铁具备了提前感知前方线路突发状况的能力,为旅客出 行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在高铁出行更加方便背后,是中国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中国中车(601766)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 公司总工程师冯江华介绍,在长达30多年的技术攻关过程中,自己和团队潜心钻研,开展了上万次的试 验研究,攻克了许多"卡脖子"技术,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推动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迭代升级。 "记得在全球领先 ...
揭秘“复兴号”动车组研发背后,中国科学家破解世界性难题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19 11:17
高铁要想跑得快、跑得好,关键在于动力和控制,也就是高铁的"心脏"和"大脑"。冯江华就是研究"心 脏"和"大脑"的人,在坚持不懈的科研攻关中,冯江华和团队攻克了无数技术难题,最终让中国高铁实 现了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跨越。 冯江华。 新征程上的奋斗者 南都讯 记者蒋小天 发自北京 中国的高铁,是中国的一张"金名片",三十多年来,创造了从无到有的奇 迹,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巨大飞跃。6月19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 会,中国中车集团的首席科学家冯江华回忆过去,展现了科研人员眼中的高铁发展之路。 科学家们以不服输的韧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最终突破了高韧性的高速牵引系统技术,打造 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趋于领先的牵引系统产品平台,使"复兴号"牵引动力、速度、加速度等关键指标 国际领先。这项技术不仅应用于"复兴号"列车,也装载于出口国外的大功率机车,通过了客户设计的极 严苛试验考核,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誉。2024年6月,"复兴号"高速列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 奖。 永磁牵引是新一代电力牵引的一种新模式,它绿色高效、功率密度大,是更高速列车的必然选择。早在 2003年,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