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金造假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新骗局曝光!深圳水贝镀金饰品伪装真金,5359公斤黄金杀猪盘暴雷
Sou Hu Cai Jing· 2025-06-10 09:31
文|LL 编辑|阅微札记 前言 古往今来,黄金不仅是财富与价值的象征,更在经济的浪潮中扮演着避险港湾与投资热门的关键角色。 特别是今年黄金的价格就像是脱缰的野马,一路狂飙,不断攀升至4位数的高价,也让想入手黄金的朋友 们望而止步。 深圳水贝,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黄金珠宝集散地,本应是黄金行业规范发展的标杆,如今却成为了不法 商家欺诈消费者的温床,其中镀金饰品以假乱真等问题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与此同时,永坤黄金这一知名黄金机构的暴雷事件,更是在市场中掀起了不小的风波,让众多投资者血 本无归,也给整个黄金市场的信誉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3.15打假黄金 深圳水贝,素有"黄金界的华强北"之美誉,在国内黄金珠宝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 这里汇聚了无数的黄金珠宝商家,每年的黄金成交率高达50%以上,是国内最大的黄金珠宝集散地。 相较于品牌专柜门店,水贝的黄金有着显著的价格优势。 由于大多是白牌黄金,无需承担高昂的营销费用、店租以及人工成本,水贝的金价以国际大盘为基础, 工费也比品牌专柜店便宜不少。 就以周大福为例,一克黄金的工费可能就要100元/克,有些甚至更贵,不过在水贝 ...
空心填注、合金冒充、掺假黄金……造假花样多,买卖黄金要留心
Guang Zhou Ri Bao· 2025-05-15 15:39
近日,一则关于某国有大行销售的金条存在"杂质"的传闻引发市场关注,后该行声明辟谣称,经第三方 权威机构检测,涉事金条产品金含量为99.99%,疑似杂质实为外部附着物,检测结论已获客户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频发且不易被发现的还有一种造假方式,被行业人士称为"掺假黄金"。"这种情况 一般是往黄金里面掺铼或者钨等密度与黄金接近的金属,无论肉眼还是常规检测都难以识别,需要用光 谱仪等专业仪器检测。"曹燕萍表示。 投资提醒:警惕低价促销选择正规渠道 行业人士提醒,在流程方面,消费者买黄金要选择正规渠道,例如银行、具备资质的金店等。尤其警惕 低价促销,天上不会掉馅饼更不会掉黄金。此外,曹燕萍还提醒,消费者购买时要注意检查标识与包 装,真黄金必有清晰钢印(如"Au999")并附带完整质检证书,"还需要保留购买凭证,妥善保管好发 票、收据等,如果线上购买则还需要全程录像拆封与检测过程以备维权。" 如何辨别真假黄金? | | | | 辨别真假黄金常见方法 | | | --- | --- | --- | --- | --- | | 造假类型 | | 常见手段 | | 辨别方法 1 | | 结构造假 | ... | 空心填注 ...
假黄金 真平账?
Sou Hu Cai Jing· 2025-05-10 15:27
先问两个问题:为什么银行卖给你金条,不让你拆塑封,拆了塑封银行就不回收了?为什么你在一家银 行买的黄金,另外一家银行就不回收呢? 假黄金这事儿,其实很敏感。 担心造假露馅?担心黄金被掉包?其实都不是,了解真相后你会非常难以置信。 几年前我就一直建议大家买黄金,而且是买实物黄金,价格上涨只是一个因素,其他因素就提了一 嘴,"趁现在还能买",但是没敢多说。 之前假黄金的新闻没有权威媒体报道,这事儿不能说。现在多家权威媒体都报道了,可以说了。 现在银行的回应是,正在调查,后续会给出官方公告。 所以,问题出在哪个环节,现在大家只能自己去猜。 只能说,现在银行在黄金的流转、入库、储备等等方面,风控是非常严苛的,各个环节都会质检。 正常的情况下,某个个人想要掉包,造假金条编号,以及流转单号,是极其困难的。 其实,我们这边假黄金的事情,爆出太多了。 2016年,某矿业企业用自制的假黄金,向金融机构质押骗贷,涉案金额超过百亿元。 2020年,某黄金首饰制造商,用80多吨假黄金,从金融机构骗取200亿资金。 这种事情屡见不鲜,都是最后纸包不住火了,他们还不上钱了,债主们要把抵押的黄金卖掉,然后发现 黄金是假的。 一个网友称在某 ...
黄金造假触目惊心:万元首饰成本仅几十元,大品牌也难逃造假漩涡
Sou Hu Cai Jing· 2025-05-06 05:50
黄金的造假手段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掺水",而是形成了一条科技感十足的产业链。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造假手段: 1. 电镀造假:通过在铜、铝表面镀上一层0.01毫米的金膜,这一工艺成本低至几十元,却能以万元的价格卖出。 2. 密度伪装:利用钨金属(密度19.3g/cm3)作为内芯,与真金的密度(19.32g/cm3)几乎无差,甚至连一些高端检测仪器也难以识别。 3. 证书伪造:消费者只需花费11.64元就能在线购买到"权威证书",商家甚至不需要寄送样品,直接通过PS制作虚假的检测报告。 导语 2025年3月,河南的陈女士因为购买的周大福金镯竟然是镀铜的消息一度引发热议。这一事件揭示了黄金市场日益严峻的造假问题——随着 黄金价格突破650元/克,黄金已经成为造假猖獗的重灾区。从街头的珠宝小店到电商直播间,从"金包银"到高仿品牌货,一条黑色产业链 悄然滋生,消费者的信任正被吞噬。本文将深入揭示黄金造假背后的黑幕,并为消费者提供守护自己血汗钱的有效方法。 一、触目惊心的造假手段:从"金包银"到"以假乱真" 4. 场景造假:在深圳水贝的地下工厂中,仿制各种品牌的钢印、包装盒,甚至一套周大福的包装盒成本不过300元。 今年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