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A两地上市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金 | AH比较系列(2):H+A新路径开启
中金点睛· 2025-06-15 23:38
点击小程序查看报告原文 "H+A"新路径开启 深港联动进一步深化,打通"H+A"上市通道。 伴随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力度不断提升,A to H两地双重 上市已更为便捷,年初以来部分A股公司加速赴港上市,两地市场协同效应进一步释放。近期,资本市 场互联互通相关制度再度优化,6月10日《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 见》发布[1],《意见》指出要推进金融、技术、数据等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允许在香港联合交 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进一步畅通深交所"H+A"上市 通道,我们预计未来更多粤港澳大湾区优质企业有望实现两地上市。 哪些企业有望率先登场?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覆盖范围较广,新经济行业占比较高。 以企业注册地统计,当前港交所上市的大湾 区企业共计249家,其中仅27家实现H+A两地双重上市;若以企业办公地统计则有1571家大湾区企业。 从行业分布来看,约半数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分布于新经济行业。合并注册地及办公地企业统计,1593家 大湾区企业中,消费类行业(非必需性消费+必需性消费)占比32%,资讯科技业和医疗保健业合计占 比14%,其中不乏科技、新能 ...
重大利好!“H+A”打通深港市场,大湾区硬科技企业迎发展新机
Sou Hu Wang· 2025-06-11 07:47
6月10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明确提出,允 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为大湾区优质企业 打开"H+A"两地上市新通道。 《意见》的出台,实质性地打通了"H+A"两地上市通道。一方面,A股市场对优质科技企业的估值普遍更 具吸引力,有望显著改善部分港股因流动性不足导致的估值折价;另一方面,回归深交所可进一步贴近内地 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对AI、智能驾驶等前沿赛道的优质标的,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和投资热情,将显著提升资 本活水。 以宁德时代为例,其在港交所创下的410亿港元的年度最大IPO,充分展现了香港市场对内地科技企业的融 资价值。而深圳作为科技创新"排头兵",孕育了一大批硬科技企业,此次新政,则为企业提供了更丰富的资 本市场选择。 消息面上,6月10日国证国际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佑驾创新是中国少数能够实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全栈 自研的公司之一,其优秀的产品梯队和客户矩阵有望在未来展现出极强的业绩弹性,给予"买入"评级。并 综合PS与DCF估值,给予目标价31.4港元,较当前股价有20%上升空间。截至发稿,佑驾创新 ...
在港上市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获允许在深上市,智驾、机器人等科技标的有望受益
IPO早知道· 2025-06-11 02:38
具体还需等待进一步细则的发布。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中办、国办 于 6月10日 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 扩大开放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 。其中提到,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 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事实上, 在过去一段时间尤其是今年以来,数十家在 A 股上市的企业或已完成 " A+H "两地上 市、或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或已公告赴港上市的计划;而随着前述《意见》的出台以及后续细则 的颁布,两地的上市通道或将进一步打通," H + A "或也将变得更加普遍。 当然, " H + A "过去也并非没有先例,但大都是中芯国际、中国移动等绝对龙头的企业;而更早 之前, 已在港股上市的中国公司 鉴于 注册地大多在境外 且 采用红筹架构, 因此 这些企业要想 "回A" 大都要 先完成私有化 后再启动 A股上市 流程。 另据「 IPO早知道」了解,亦有多家 粤港澳大湾区 的智能驾驶、机器人企业计划今年乃至 6月30 日以前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而一旦前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