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制造

Search documents
江苏智力援疆留下“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Xin Hua Ri Bao· 2025-05-03 23:15
在伊犁河谷的田间地头、产业园区和校园医院,一批熟悉经济规律、掌握专业技能的当地干部人才 正挑起发展大梁。去年,江苏投入援疆资金8516万元,培训各类干部人才535批次5.9万人次,其中疆外 培训9600人次,助力边疆打造一支"懂经济、善治理、能带富"的高素质队伍。 产业一线成干部成长"磨刀石" 当前,江苏的工业园区、生产一线都成为伊犁干部们的"实践课堂"。 4月10日,在江苏大学举办的伊犁州科技青年骨干创新发展研讨班上,来自伊犁州科技、财政、卫 健等系统的学员们边专心听讲边认真记笔记,研发费用归集、技术合同判定、科技企业孵化与管理等课 题,让学员们大呼过瘾。在"小组团"援疆项目中,江苏大学与伊犁州林科院围绕西梅产业展开合作,在 种植技术、产品加工等环节取得显著进步。 当前,江苏援伊·淮安工作组已组织近千名连队"两委"赴淮安各区县考察学习,形成"学习+实践+致 富"的良性循环。在学习淮安市轮窑村村"两委"和党员以项目带领职工群众致富经验后,兵团七师131团 干部返乡创办合作社,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文创基地制作特色工艺品,仅3个月时间销售成品1200余 件;兵团七师130团借鉴金湖县新丰村金绿缘南果北种,大力发展果 ...
美国失业率和民众债务或双双飙升!美联储警告→
第一财经· 2025-04-25 02:24
2025.04. 25 本文字数:2334,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高筑关税壁垒正引发多重经济危机。美联储理事24日警告称,若特朗普政府 维持激进关税政策,企业裁员潮或致失业率飙升,不排除采取降息措施应对。与此同时,物价上涨令 美国民众债务压力加剧,花店等本土小微产业也遭受冲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24日呼吁各国尽快解决贸易争端,避免系统性风险蔓延。 美官员警告:高额关税或致失业率飙升 当地时间4月2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警告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引发的贸易 战可能很快会导致失业率上升。 据悉,因为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美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已面临风险。沃勒表示,若关 税维持现状,7月之前将不会对美国经济造成显著影响。如果特朗普政府恢复激进的关税水平,企业 可能会开始裁员,如果失业率大幅上升,他将支持降息。 沃勒强调,一旦劳动力市场出现严重恶化,他预计很快会有更多降息。 关税壁垒高筑 美民众承压 债务问题雪上加霜 目前,信用卡债务的激增让许多美国人陷入难以摆脱的财务困境。随着美国对全球发动关税战,物价 上涨将进一步加剧民众的偿债压力。 根据美国银率网今年4月发布的信 ...
中国拒收波音飞机后,印度火速接手,还对中国钢铁出手加征关税
Sou Hu Cai Jing· 2025-04-23 06:56
但印度这如意算盘打得太响,也得看看现实情况啊。印度虽然是全球第二大粗钢生产国,粗钢产能增长 到了 1.4 亿吨,可实际年产量只有 8500 万吨,产能利用率才 60%,而且已经连续两年成为成品钢净进 口国,进口量高达 950 万吨,其中中国就贡献了三分之一还多,超过 300 万吨。更关键的是,印度钢铁 行业技术和管理短板严重,炼钢所需的焦炭、特种合金等关键原料,四成还得依赖中国供应。就算加征 了关税,印度下游的汽车、机械制造商,因为印度目前的技术水平根本生产不出高端钢材,人家宁愿多 缴关税,也还是会选择中国产品。 从咱们中国的立场来看,印度这种行为真的挺让人无语的。要知道,就在半年前,中国企业还帮着印度 塔塔集团建设了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炼铁高炉呢,这座高炉直接把印度粗钢产能拉升了 500 万吨。咱们 中国在技术上支持印度,结果印度却在这个时候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这不是典型的 "过河拆桥" 嘛! 咱们中国商务部也明确表态了,坚决反对任何国家牺牲中国利益,和美国达成所谓的关税协议,要是真 出现这种情况,咱们肯定会反制到底。印度啊,在中美之间这么 "左右横跳",想两边讨好,最终可能 两边都不讨好,还会让自己陷入尴尬 ...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人工智能将重塑材料研发过程
机器人圈· 2025-04-22 10:27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可谓一日千里。"人工智能+"材料科学已成为重要的交叉学科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认 为,人工智能将重塑材料研发过程,材料会逆向生成;此外,场景创新已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的关键力量。谷歌、微软、Meta和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布局相同的技术路线:通过理论计算获取材料 科学数据,通过高通量计算生产海量此类数据,再将数据"反哺"给人工智能模型,借助模型推理未知材料的性 能。 数据是人工智能起飞的助推剂 数据是人工智能起飞的助推剂,数据的多少和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人工智能的预测水平。干勇提出,必须首先解决数 据够用与好用的问题,才能释放人工智能巨大潜力。高通量制备与表征是快速获得大量材料实验数据的关键技术, 实验数据尤为稀缺,应通过标准化建设,使数据适合人工智能的要求,即"AI ready"。 在"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的发展中,数据同样是重中之重。干勇强调,生产数据库,特别是建设具有行业支撑作用的 数据集,是一场无法规避的"硬仗",但这也会成为未来产业的一座"金山"。此外,要建立材料全生命周期综合研究 评价设施。基于多场环境全生命周期测试数据,研究材料失效机制和全寿命失效机理,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