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Search documents
校馆弦歌 | 于时光深处,见创新基因
Yang Guang Wang· 2025-10-07 06:47
央广网合肥10月5日消息(记者 鲍玉婵 刘畅司晨)从"两弹一星"的使命初心,到南迁合肥的二次创业,再到引领 世界的科技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史馆记录的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奋斗史,更是一代代科学家"科教报国"的 初心与实践。在这里,科学精神不再是概念,而是可触摸、可感知的力量。 中国科大的诞生,源于一个时代的呼唤。上世纪50年代,为支撑"两弹一星"事业,钱学森、郭永怀等一批科学家 倡议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一所新型大学。1958年,中国科大应运而生,"科教报国"成为其最鲜亮的底色。 这份使命,也凝结在一枚沉甸甸的功勋奖章上。 1999年,国家授予23位科技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其中,有11位都曾在中国科大执教或工作。中国科大校 史馆内,著名科学家、革命烈士、中国科大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郭永怀的奖章尤为珍贵。 如果说中国科大校史的前半部写满了创业历程,那么它的现代篇章则闪耀着前沿探索的智慧光芒。 "这枚奖章是郭永怀夫人李佩所捐赠的,由纯黄金打造,是首枚捐赠出来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国科大校史 馆工作人员王茂华介绍。 近年来,中国科大凭借层出不穷的亮眼科技成果屡屡吸引世界目光,相关成果数次入选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
运动还能遗传?南京大学张辰宇/陈熹等揭开运动能力的遗传密码:父亲爱运动,竟能促进孩子的耐力和代谢健康
生物世界· 2025-10-07 04:30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长期以来, 运动 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个体行为 —— 它可以增强体能、改善代谢状态、预防慢性疾病,但 其影响也被普遍认为止步于个体本身。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父母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运动习惯, 可能会以 " 非 DNA " 的方式影响下一代的健康特征。这意味着,运动的益处不仅属于自己,也可能 " 写 入 " 后代的生命脚本之中。 在人类进化的漫长历程中,卓越的耐力和高效的能量利用能力曾是生存的关键;而在现代社会,久坐与缺 乏运动却成为常态。尽管运动被广泛认为有益于个体代谢健康,但运动如何将这些有益效应 进行 " 跨代传 递 " ,其分子基础一直是运动生物学与表观遗传学交叉研究的前沿难题。传统遗传学观点认为,遗传信息 的传递完全依赖 DNA 序列。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精子中存在大量功能性的小 RNA 分子 ,尤其是 microRNA (miRNA) ,它们在受精后能够参与早期胚胎的基因调控过程。这一发现为 " 生活方式可以遗 传 " 的假说提供了新的可能。 2025 年 10 月 6 日,南京大学 张辰宇 、 陈熹 、 陈迪俊 团队联合南京医科大学 张涛 ,在 Cell 子刊 ...
“新武汉人”在新家中秋团圆:要和这座蓬勃的城市共同奋斗
Chang Jiang Ri Bao· 2025-10-06 01:23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Wuhan as a vibrant city with potential, particularly in the health industry, which aligns with the research interests of the family involved [5]. Group 1: Family's Experience in Wuhan - The family experienced their first reunion festival in Wuhan, feeling the city's youthful energy during a parade [1]. - The family's initial connection to Wuhan was through a business trip, where they were impressed by the city's modern transportation and attractions [1]. - The children expressed a desire to live in Wuhan, influencing the family's decision to relocate [1]. Group 2: 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Wuhan - Wuhan is recognized for its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health industry, which is a key area of interest for the family [5]. - The family members found suitable research positions at Wuhan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focusing on the integration of food and health [5]. - The academic environment and research platforms in Wuhan were significant factors in the family's decision to move [5].
“欧中合作具有广阔空间”
Ren Min Ri Bao· 2025-10-05 21:52
"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在同济大学,我曾参与接待来自欧洲的考察团体。无论是在中国广泛布 局的德国工业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法国药企,还是来自荷兰以及北欧国家的企业,都想与中国合作, 都想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费可迪说,"我相信欧中合作具有广阔空间。" 费可迪表示,欧中双学位项目、联合科研合作以及创业孵化、技术对接等,都为双方合作创造了重要基 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帮助欧中学生拥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成为未来欧中合作的坚实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6日 03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在中国期间,我几乎跑遍了各省份的顶尖大学,促交流、谈合作。中国的发展变化太快了。欧洲需要 更好地了解中国,才能真正实现共赢。"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驻华代表费可迪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 表示,"欧中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携手推动科技、教育、产业等领域合作升级。" 费可迪是西班牙知名经济学家、工程学教授,自2014年赴中国上海工作,在华从事教学工作已超过10 年,曾担任同济大学中西学院外方院长。费可迪说,同济大学见证了欧中合作不断深入。法国、意大 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相关部门都与中国顶尖学府建立了深 ...
“欧中合作具有广阔空间”——访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驻华代表费可迪
Ren Min Ri Bao· 2025-10-05 21:38
针对现实需求的技术研发,为中欧高等教育合作打开了更广阔的思路。费可迪和众多中欧同事共同努 力,促成同济创业谷项目顺利启动,帮助中国国内外创业项目孵化。费可迪介绍,同济大学一名工程专 业的西班牙留学生受到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启发,通过同济创业谷建立了与新能源汽车电机相 关的初创企业,受到西班牙即时用车软件公司Cabify的青睐。项目不仅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也实现了 技术、商业模式和市场运营的多重突破。"这样的经历为年轻人打开了国际视野,展现了跨国合作在培 育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的巨大潜力。"费可迪说。 "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在同济大学,我曾参与接待来自欧洲的考察团体。无论是在中国广泛布 局的德国工业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法国药企,还是来自荷兰以及北欧国家的企业,都想与中国合作, 都想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费可迪说,"我相信欧中合作具有广阔空间。" 费可迪认为,现在欧中科研合作更加务实、更接地气、层次更深。几年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 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与西班牙植物生物技术和基因组中心联合建立"植 物和环境互作联合中心",围绕基因改良技术,探索可持续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问 ...
习近平与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的故事
Yang Shi Wang· 2025-10-05 12:28
天天学习近日,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 经过不懈努力,团队自主研发的"海上风电复合筒型基础一体化安装"原始创新技术问世。这项技术的造价仅为同类风电安装船的45%,不仅填补了我国海上 风电领域的技术空白,还引领了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技术创新方向。 目前,该技术已在江苏大丰海上风电场得到批量化应用,被多家主流媒体评价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海上风电安装技术",为兴学强国之梦书写了崭新的篇章。 1895年,甲午战败、民族危殆,"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以设立学堂为先"的倡议在渤海之滨、海河之畔落地生根。当年10月2日,天津大 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诞生,成为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自诞生之日起,这所学府的血脉基因里就根植着"兴学强国"的家国情怀。 在此后一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天津大学肩负国之渴望、民之所盼。它开创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这里走出了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大学本科生,招收 了我国第一批工科研究生,推动了我国近代工业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习近平对这所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辉煌成就的高校始终关注。在他看来,"能够在天津 ...
校馆弦歌丨千年文物汇聚浙大艺博馆 青春力量接续文化传承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10-04 12:57
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南角,一座灰红砖墙相间、兼具现代感与历史气息的建筑静静伫立——这就是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浙大 艺博馆自诞生之初便承载着"以物见史"的使命,从史前文明到近现代艺术,跨越千年的文物在此汇聚,诉说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更点燃了无数青少年心中的 文化火种。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浙大艺博馆。 这个假期,浙大艺博馆迎来一批又一批年轻的面孔。从良渚玉璧的神秘纹路,到颜真卿《西亭记》碑的苍劲笔触,从秦汉瓦当的云气流转,到南宋官窑的青 釉凝脂——每一件文物,都在无声中唤醒人们对历史的敬畏与共鸣。 杭州市省府路小学学生杨思晨:我可以学习一下古人们画画的方法,比如留白,我们一般都是直接用白色颜料涂上去的,但是古人们又运用了留白的方法, 有特别的艺术感。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学生许辰鱼:直观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岁月当中所蕴含的文化力量。 艺博馆不仅免费向公众敞开大门,更以"一个展览即一门课"的理念,打造没有围墙的大学。《造物之美》常设展打破传统历史叙事,以材料、形制、颜色为 线索,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工艺技术和审美变迁,构建起理解文明的多元视角。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硕士研 ...
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引发热烈反响
Yang Guang Wang· 2025-10-04 09:01
Core Viewpoint - The letter from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to Tianjin Universit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focusing on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and enhancing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self-reliance to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edu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nation, as well as to advanc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1][2]. Group 1: Educational and Research Focus - Tianjin University is encouraged to deep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reforms, strengthen basic research, and improve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to better serv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1][2]. - The university aims to cultivate outstanding talents with a sense of national responsibility, global vision,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1][2]. Group 2: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 The focus will be on key core technologies, leveraging Tianjin University's disciplinary advantages to enhance origi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particularly in fields lik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ynthetic biology [2]. - The university's effort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echnologies that support national modernization [3]. Group 3: Institutional Commitment -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cluding Tianjin University, are expected to engage more deeply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fostering a generation of talents that can contribute to the nation's goals [2][3]. - The commitment to integra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t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highlighted as essential for national progress [2].
每个学生150元“过节费”:一场有关尊重的教育实践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10-02 12:21
而150元的校园卡补贴则将选择权交到了学生手中,校园卡充值虽然比不上现金自由灵活,但一般 而言可以用于校内的大多数商铺,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自由决定这份心意的最终形态。可以是在校内超 市自购月饼,可以为家人朋友买一份小礼物,也可以用于补贴日常伙食和生活开支。即便高校仅仅发放 了校园卡补贴而没有月饼,也不会减弱过节的仪式感。相反,背后透露出学校是将学生当作独立、成熟 的个体来尊重和信赖,这本就是高等教育中育人理念的一种细节体现。 关键时间节点里给出恰到好处的惊喜和将选择权交给学生的尊重,比一次次言语说教的效果来得更 加直接和深远。因为它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平视的体贴,这种经历本身就是一种有关尊重和信任的教 育实践。 安徽师大这150元补贴之所以引发热烈反响,很大程度上源于这是一次"意外惊喜"。有学生表示, 学校此前并未通知学生要发补贴,突然收到钱时,感觉自己被学校狠狠宠到了。相比起提前预告、大张 旗鼓发放的补贴,安徽师大的低调做法则显得更加直接、纯粹,其带来的触动远胜于任何一种精心策划 的仪式。这样"无声"的关怀不带有形式主义的故作姿态,更像是家人提前准备的一份心意,不求掌声和 感激。 【责任编辑:杨鑫宇】 高校 ...
活水润泽 文明赓续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10-02 03:54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润华夏,泽被万物。在中华农耕文明的起源发展中,"灌溉"这两个字具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河海大学校园里,伫立着著名水利专家、两院院士严恺的铜像。(中国经济网 邓浩/摄) 包括陈丹、代小平、李金刚等多位教授、副教授在内的陈菁教授团队,依托农业水利、水利史、水文 化、水生态、水环境等多学科背景,综合试验、遥感、田野调查、文献考证等方法,数年如一日,克服重 重现实困难,为多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提供了专业系统的技术支撑。他们用专业智慧解码中华文明的 深厚底蕴,展现出中国水利的青春力量。 110年前,爱国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京创办中国第一所水利高等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80多年 前,欧洲留学的青年严恺毅然回到全民族抗战的祖国,在云南从事灌溉工程建设;70多年前,他受命组建 了新中国第一所水利高等学校——华东水利学院。这两所学校正是河海大学的前身。从张謇到严恺,再到 今天的河海人,跨越时空的爱国情怀凝结成"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河海大学校训 精神。 江河湖海生生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长河中,青年们总是以不同的身份和使命,践行着家国 承诺。今天,站在祖国大地上,与时代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