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等
icon
Search documents
科技企业领衔 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再升温
A股科技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是全球化与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企业需以"长期主义"平衡短期收益与战略 价值,通过精细化运营规避风险,将港股平台转化为全球化资源配置的跳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实习生 宋晨曦 A股企业赴港二次上市热潮持续攀升。 近期,又有多家科技企业发布公告,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或正筹划港股上市事 宜。仅本周,即有中微半导、利欧股份(002131)、胜宏科技(300476)、协创数据(300857)、军信 股份(301109)等发布涉港股上市相关公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 截至7月23日,合计有247家企业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 申请,其中含A股上市公司42家以及5家A股上市公司的子公司。 "A股龙头企业港股上市热潮,其战略动机不仅限于融资渠道拓展,本质上是政策松绑、企业全球化与 全球资本再配置三重宏观力量共振的结果,也隐含着金融安全与全球竞争力的双重考量。"安永大中华 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受访指出。 另一端口则体现在针对特定类型企业的政策上。张昕认为,"港交所通过推出18C、18A相关规则,以及 引入密交招股书'科企专线'等几种'绿色通道',降 ...
财经深一度|总体业绩显韧性、技术创新势头强——上市公司年报、一季报亮点盘点
Sou Hu Cai Jing· 2025-05-08 13:07
目前,沪深51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总体看,去年以来,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持续显效,新质生产 力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上市公司业绩显现不少亮点。 总体业绩韧性显现 部分行业表现亮眼 从2024年年报看,74%的沪深上市公司实现盈利,48%的公司盈利正增长。从一季报看,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1.5万亿元,同比增长3.6%,较年 报上升5.9个百分点。 将上市公司业绩放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来看,2024年,沪深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相当于GDP的56%,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相当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 54.9%,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去年以来,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举措发力显效,多个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亮眼。 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以旧换新""国补"等政策激发居民部分耐用品消费需求。2024年,家用电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1%、11.1%, 较三季报提升1.7和1.5个百分点。 同时,社会出行、客运货运日益活跃。2024年,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1.5%,较2024年三季报提升4.7个百分点;机场、航空公司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