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丰田bZ3
icon
Search documents
消失的门把手:创新,还是为了不同而不同?
晚点Auto· 2025-05-16 14:27
一项产品创新,为何成了监管对象? 文 丨 赵宇 编辑 丨 龚方毅 隐藏式汽车门把手最初是为了塑造极致的车身线条,同时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这种设计早年专属于 赛车或者豪华车,比如梅赛德斯-奔驰 300SL 赛车版等。在机械技术尚不成熟的年代,高昂的制造成 本,注定了它只是少数追求极致美学与新颖设计消费者的选择。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LatePost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LatePost . 晚一点,好一点 5 月 8 日,工信部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稿,指出隐藏式门把手存 在强度不足、控制逻辑风险、识别困难、断电失效等问题,可能影响事故救援与逃生。拟出台的新标 准将强化事故场景下的汽车门把手安全逻辑,要求增加断电保护等冗余设计、规范识别标志、提高结 构强度,确保事故中门把手的可靠性。 最近两周,我们联系了数位头部车企工程师和供应商人士,与他们共同探讨汽车门把手行业当前面临 的挑战、潜在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重新评估它带来了什么,又牺牲了什么。 对改善风阻效果极其有限,但能让车看起来更酷 隐藏式门把手最常被强调的价值,是降低整车风阻系数,从而提升续航。但据一汽-大众工程师张超的 说法, ...
“消失” 的汽车门把手
晚点LatePost· 2025-05-16 13:33
1970 年代前后,技术的成熟、成本的降低,或许还有关键专利的到期,隐藏式门把手开始出现在更多 主流车型上,菲亚特 850 Spider 就是个例子。厂商希望通过它营造更高端或者先进的品牌形象,从而 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特斯拉毫无疑问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最重要的推动角色。2012 年上市的 Model S 是全球首款采用隐 藏式门把手设计的电动车,在提高产品科技感的同时,也有减小风阻、增加续航、提升车辆整体性能 的考量。 创新,还是为了不同而不同? 文 丨 赵宇 编辑 丨 龚方毅 隐藏式汽车门把手最初是为了塑造极致的车身线条,同时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这种设计早年专属于 赛车或者豪华车,比如梅赛德斯-奔驰 300SL 赛车版等。在机械技术尚不成熟的年代,高昂的制造成 本,注定了它只是少数追求极致美学与新颖设计消费者的选择。 Model S 因为更全面的产品力大获成功,很多设计也逐渐被固化为电动车的身份标签,隐藏式门把手 便是其中之一。一位汽车一级供应商高管告诉我们:"现在不用隐藏式门把手的电动车,反倒显得另 类。" 比风阻效果更确定的,是这项设计所带来的工程复杂度、系统风险和成本。 传统汽车门把手通过一套机械 ...
你的车门安全吗?工信部出手破解隐藏式车门把手隐患
Bei Ke Cai Jing· 2025-05-09 11:42
断电失效、夹手致伤……被车企广泛应用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在使用中暴露出来诸多问题,让工信部开始出手规范。 5月8日-6月7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国标拟增加机械或断电保护等安全冗 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开启,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要有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等。 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美观、科技感强等优势,近年来不少新能源车企广泛应用,但不仅面临"车门不好开"争议,安全性引发的事故也成为关注焦 点。在汽车业内看来,国标将填补对汽车车门把手规范不足的空白,未来其设计有望从追求科技感转向安全优先。 车门把手风险影响多起事故救援 工信部官网截图。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提到,市场上的车门把手产品呈现出工作原理、形式多样化趋势,在市场应用过程中暴露出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 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夹手等问题。 这些问题还带来了潜在的逃生与救援风险,比如在碰撞、起火等事故中,造成断电现象,使电动式外门把手、电动式车门内把手失效,增大救援及 逃生阻碍;无明显、统一标志,增加紧急情况下的操作难度。 2024年4月26 ...